《烟台诗词》第十二期“卷首语”欣赏
《烟台诗词》是烟台市诗词学会的会刊,与“山海诗韵”为姊妹刊物。本期微刊“山海诗韵”刊登第十二期《烟台诗词》杂志“卷首语”,欢迎鉴赏。
美是诗的第一要素
刘庆霖
现代绘画有一种思维理念,即美感思维。其主要追求一种唯美,进而在美的某一个层面上达到极至。其实,诗也一样,美是诗的第一要素。
首先,美感思维具有广泛的实用范围。这种唯美不关心写什么题材,用什么形式。它既可以用于小桥流水的闲适;也可以用于描写严酷的现实;还可以用于针砭时弊、怀古幽情等等。
我们来看苏曼殊的《有赠》:“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按说,飘泊之苦,失恋之痛,加之长期寺庙的孤寂生活,已经让苏曼殊心灰意冷,万念俱灭。但即使这样,苏曼殊这首诗依然写得极其唯美。“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虽然有些寒意,却像一幅踽踽独行的凄美画卷,不知不觉将你引入他的诗美之中,欲罢不能。苏曼殊还有一首极其唯美,甚至是有点凄美的诗:“来醉金茎露,胭脂画牡丹。落花深一尺,不用带蒲团。”(《柬法忍》)由此可见,美的感染力是无穷的,把诗写美才是登堂入室的第一步。
其次,美感思维的表现形式具有多重性。真是美,新是美,活是美,静是美,空是美,力是美,柔是美,雅是美,朴是美,善是美,爱是美,勤是美,等等。选择哪个类型的美是我们的自由。
在日本,艺术界崇尚一种“空寂与闲寂、清淡与纯真、幽玄”的审美理念。其实,这种审美理念在中国诗词中早有表现。例如: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就是“空寂与闲寂”;贾岛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隐者不遇》)就是“清淡与纯真”;孟浩然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就是“幽玄”。以上这三首诗,既无浮华之气,也无嘈杂之音,确实给人一种空旷、幽静、唯美的神韵,其质地就是空、静之美。
因此我认为,美是诗的第一要素。诗人在打造诗境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应该也是美。
◦ 附作者简介、照片若干及详细通联地址;
◦ 投稿邮件注明“山海诗韵投稿”字样;
◦ 投稿邮箱:ytscxh20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