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倾半壁”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与曾经的“清末民间第一豪宅”

本想在胡庆余堂药膳吃午饭,结果人多,错过。下午在西湖附近的高架桥下等红灯时,忽然看到了胡雪岩故居的指示牌。太好了,没去成胡庆余堂,却来到了它的创建者、清末“红顶商人”、”江南药王“胡雪岩的家。

一条狭长的小街,据说中间高,两边低,像个元宝的形状,所以叫元宝街。

清晚期同治年间,胡雪岩发家后,特意选在元宝街建造他的豪宅。

这个时节,江南的凌霄花如橙红的铃铛,攀援在一整面壁上。

胡雪岩故居的宅门低调到尘埃里,又偏又小的杭派石库门,泯然于街市上任何一家。可是十米的高墙与门上的铜环似乎透露了深藏于内的财富。

胡雪岩,祖籍安徽,年少时来到杭州。

从钱庄里的小学徒做起,勤勉擅为。因缘际会,力助左宗棠收复新疆有功,朝廷嘉奖他为布政使,相当于现在的副省长级别。赐红顶戴,穿黄马褂,紫禁城还可以骑马。

彼时,商人做到这个份上,风头一时无二。

于是,胡雪岩修建了这座豪宅,三百万两白银,历时三年。

宅第中随处可见这样的大水缸,寓意肥水不外流,二为防火。

因为毫不起眼的门与墙,包裹着的是“中国第一豪宅”:花梨、紫檀、银杏、整厅的金丝楠、八宝牙床、德律风(电话机)……

吸引我的是门上的把手,在其他地方没有见过。一双手中握着大圈,处处明示或暗示,“大权在握”。胡宅门中,处处如此。

“勉善成荣”的匾额中,有没有发现什么点?

这是同治皇帝御赐的,据说,为了勉励胡雪岩,同治特意在“善”字中间没写那两点,意思是世间可做的善事还有很多,告诉他善事一定要坚持做下去。

胡雪岩只在豪宅住了十年,就被革职抄家,郁郁而终,宅子也被后人贱卖。有人附会,正因为这个原因,没有善终。

二门上的砖雕门楼写着“修德延贤”,这是胡家的家训。重檐重雕,工艺精巧。

胡宅中的砖雕、石雕、木雕、灰雕无品不精,尤其是石灰堆出来的灰塑,是胡宅的另一个亮点。

灰塑就是在石灰中加入桐油、糯米、黏土,手工捏制成型,用糯米汁做胶水,堆成图案。置于白墙上,装饰庭院。因此,灰塑也叫堆塑。

胡宅中的堆塑都是些传统的民间故事,让人惊奇的是,它们全是一百多年前的原物。

高阳的《红顶商人》是我成长过程中最喜欢读的一套书。书中说胡雪岩妻妾成群,有十三房姨太。印象最深的是,他对夫人实行军事化的管理。上面这张图就是一部分姨太太住的“宿舍楼”,同样的格局和大小。

为了不引起醋意纠纷,他特意装了当时最先进的德律风(电话机),联系完全靠电话。

尽头是一幅“鸾凤和鸣”的砖雕,精美异常。

镂空雕是砖雕中最难的一种,这是当年的原物。

胡雪岩故居2001年才整修开放,之前做过学校、工厂和居民用房。当年很多砖雕都被覆盖起来,才得以保护下来。走廊的另一头,则是复制品。两厢对比,滋味不同。

故居中用了十余吨的铜构件,今天还可以从窗上的铜器上看到绿绣。

木雕上是瓶(平)生三戟(级),地面上是元宝满钵,门把是大拳在握,美好的祝愿并不能让胡雪岩的财富梦继续延续。

锁春堂、怡夏院、洗秋堂、融冬院,这些美好的院落,也只是陪伴了他十年而已。

1874年,和胡宅建设差不多时间,胡雪岩创建了胡庆余堂国药号,被称为“江南药王”。十年后,他的宅邸就让后人以不到30分之一的价格卖给了李鸿章的儿女亲家。

如今,走出了胡雪岩故居,还可以在胡庆余堂买一只秘制龟苓膏下下火。


欢迎与最好的阳光一道,

与花见 |  行记 |  物之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