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瓷器——底足特征(高清 多图)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青花——底)
古陶瓷鉴赏有一句行话叫“举足轻重”,意思是说鉴定瓷器真伪和年代,看器物的底足十分关键,所谓举其足而知其轻重(比喻瓷器的真伪和年代)也。“看瓷不看底,断代没道理”说的意思也差不多。的确,瓷器的底足传递了许多不同时代瓷器制作的诸多信息(包括原料信息、泥料加工制备信息、器物成型信息、修坯整形信息、施釉信息、窑具使用信息、装烧信息、窑室火焰信息、出窑脱匣信息、后期修整信息……等等),还传递了瓷器的时间信息、流传信息(出土或传世)等等,瓷器底足也是赝品制作的“软肋”,可以“形似”,而“神似”极难。所以观察瓷器的底足对鉴定瓷器的真伪和年代意义重大。
元青花的底足具有一切古瓷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个性。即元青花本身的底部特征也非整齐划一。早些年也上手过国内部分元青花瓷,时间匆忙,也没有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反而不如后来陆续收集的图象资料看得真切。故对元青花底足的观察和领悟大多也是得自图象资料,再就是亲自在元代土层采集的瓷片中带底者。以下所论元青花瓷器的底足以至正型为主。所选图片资料均为国内外馆藏品中入藏时间早、有明确档案记录或明确出土地点者,近年入藏而无初始档案或明确出土地点者,虽国家级著名博物馆亦不予选用,以保证讨论材料的真实可靠性。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青花——底)
元青花瓷器的底足特征:
1、圈足之大小:大盘类为大圈足。罐类也是大圈足。小盘和大碗为小圈足。瓶类适中,与瓶身成适当比例。按器型排列圈足之大小依次为:大盘、大罐、瓶、小盘和大碗。前者圈足大于后者。
2、挖足之深浅:大瓶及玉壶春瓶为深圈足。中小瓶类为浅圈足。罐类都是浅圈足。大盘也是浅圈足。小盘反而有深圈足者。
3、足墙之宽窄:大瓶为窄墙。中小瓶类为宽足墙。罐类多为宽矮足墙。盘类为窄墙。
4、足端之形态:大瓶为扁平式泥鳅背(一般认为“泥鳅背”始于清代,这种见解看来不对了)。中小瓶类多为双面斜削(即“两面坡”),个别为单面斜削(即外墙向里斜削,内墙为直墙)。罐均为双面斜削,但坡面很小。小圈足的盘和大碗为平切足。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青花——底)
5、胎色:由于土沁的程度、清洗的程度及火石红的程度不同,胎色的“能见度”也有异。显然,不应该把土色、火石红呈色、铁锈斑、霉斑及其它附着物的颜色视为“胎色”。所谓胎色,应该指瓷器胎体的本色。有的瓷器露胎部分全部被窑红(火石红)覆盖,有的土沁满布而未经清理(或只略为清洗,土色仍在),这种情况下辨认“胎色”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无从辨认。辨认胎色最理想的状态是从器物的破缺处(哪怕很小的磕点)观察。其次为既无窑红又无土沁,呈“本来面目”者,这种状态的元青花不多。再其次为底部清理比较彻底者。国外收藏的元青花一般清理的较彻底,有时火石红也被磨去一些而见真正胎色(这种做法须有分寸);国内收藏者许多基本不做任何清理,如高安藏品,许多根本无从观察胎色。元青花的胎色有这样四种:莹白色(最好的一种胎色,有润泽感);灰白色(最普遍的一种。说它灰白,此指白中略带一点灰色调,不同于宋瓷的“灰白胎”);米白色(往往带有不明显的浅紫斑点);姜黄色(胎质细而稍松)。
6、胎质:大多已使用二元配方(瓷石+高岭土),已呈近代瓷特征。胎质坚致细腻,气孔率极低,基本不吸水,叩之声音浑厚响亮。部分为青白瓷和卵白瓷瓷胎。也有一些瓷胎不够致密,比较松软,可能与烧成温度有关。不少瓷胎表面有铁锈斑点。锈斑坚硬,不易去除,锈色极深,呈黑褐色。但也有基本不见锈斑者。说明元青花瓷的胎土含杂质(主要是铁分子物质)还比较多,但如果使用含铁分较高的垫具,也有可能在底足出现铁锈斑点。区别主要是观察锈斑是从胎体析出还是由外部粘连所致。如是后者,铁锈斑点一般都分布在足端(即与垫圈、垫饼的接触面),外底中心地带少有;如是前者,则分布比较没有规律,外底中心地带常可见之。还有一点对鉴别很有参考意义,即大的锈斑常呈现银面,有云母般的光泽。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青花——底)
7、旋纹:修坯时大多已经修去,不见旋纹。也有少数保留,多为疏间距旋纹,绝无明清时的密旋纹。起刀点如逗号,干脆利落,或带起一个小乳丁。旋纹方向为左旋。
8、窑红:大多不见窑红,但也有少数有之。多为浓重的橘红色,不见后世才有的“枇杷黄”。
9、砂底和釉底:绝大部分元青花瓷器为砂底,即底部露胎不上釉,但也有釉底的,如河北省博物馆藏元代青花狮子戏球纹八棱玉壶春瓶即是釉底(见图319)。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青花——底)
10、釉斑:有一部分砂底元青花瓷器底部有釉斑。釉斑或多或少,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一般呈青白釉色。为什么会特地加上这些并不美观的釉斑呢?经观察,我发现这些釉斑的分布有一定规律:即经常分布在圈足内墙根和外底边沿的交接处,外底中心区域。这不就是经常会出现裂缝的地方吗?由于胎泥的问题(如熟化程度不够)、成型的问题(如拉坯不匀)、瓷坯干燥环境问题(查有关资料,元代尚没有“晾晒池”这种玩意),所以生坯在干燥过程中的坼裂现象当比较常见,这些釉斑即是用来填补瓷坯缝隙的。再观察釉斑呈圆形的很少,许多都是呈不规则长条状的,又可证实我的推测。另外这些釉斑都很厚,也能说明此道理。现代一些元青花仿品,也效仿釉斑,但因为作伪者不明元代人在器底加釉斑的用意,或者任意挥洒,在不可能产生坼裂的部位也乱点一通,毫无道理可言。或者分布整齐、具装饰意味,不知古人是在需要的地方(也就是有坼裂的地方)才加釉斑的,并没有装饰意图,哪有这样整齐的分布?
英国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藏元青花云龙纹象耳大瓶底部
日本东洋陶瓷美术馆藏元代青花牡丹纹梅瓶底部
江西高安市藏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底部
河北省博物馆藏元代青花海水龙纹八棱梅瓶底部
江西高安市藏元代青花云龙纹“御”字梅瓶底部
辽宁省博物馆藏元代青花开光松竹梅纹八棱罐底部
河北省博物馆藏元代青花狮子戏球纹八棱玉壶春瓶底部
日本东洋陶瓷美术馆藏元代青花莲池鱼藻纹罐底部
上海博物馆藏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纹罐底部
江西高安市藏元代青花云龙纹铺首盖罐底部
日本东洋陶瓷美术馆藏元代青花云龙牡丹纹双耳罐底部
河北省博物馆藏元代青花釉里红开光镂花罐底部
日本东洋陶瓷美术馆藏元代青花菊花牡丹纹盘底部
法国吉美博物馆藏元代青花麒麟牡丹纹菱口大盘底部
日本东洋陶瓷美术馆藏元代青花宝相花纹盘底部
日本东洋陶瓷美术馆藏元代青花牡丹纹盘底部
日本东洋陶瓷美术馆藏元代青花牡丹纹盘底部
江西高安市藏元代青花蕉叶纹出戟觚底部
江西九江市博物馆藏元代青花菊花纹连座炉底
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 元 高27.5厘米 英国Eskenazi Ltd收藏
青花缠枝菊花纹玉壶春瓶 元 高30.2厘米 口径8.2厘米 足径8.4厘米 英国大英博物馆藏
青花缠枝花卉纹镂空器座 元 高28.9厘米 口径23.5厘米 底径27.4厘米 英国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藏
青花缠枝牡丹纹器座 元 高16.5厘米 口径25.5厘米 底径23.8厘米 青海省博物馆藏
青花连池杂宝纹莲瓣形盘 元 高5.6厘米 口径29.6厘米 足径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青花缠枝牡丹瑞兽纹双耳罐 元 高50.5厘米 口径40.5厘米 足径19.5厘米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
青花凤首流扁执壶 元 高18.4厘米 口径4厘米 足径8.2厘米 1998年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芦草沟镇西宁庄村出土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藏
青花双凤纹匜 元 高4.1厘米 口径13.2厘米 底径8.4厘米 1987年甘肃省临洮县衙下乡寺洼村双上社出土 临洮县博物馆藏
青花串枝菊花纹执壶 元 高10.5厘米 口径2.4厘米 底径4.8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青花串枝菊花纹罐 元 高8.3厘米 口径5.7厘米 底径5.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青花云龙纹玉壶春瓶 元 高30厘米 口径8.8厘米 足径9.3厘米 1985年山东省青州市粮食中转库铁路西侧元代墓葬出土 青州市博物馆藏
青花“至正七年”铭双系盖罐 元 通高17.7厘米 口径9.2厘米 足径9厘米 1986年四川省雅安市文化路口窖藏出土 雅安市博物馆藏
青花莲池游鱼纹盘 元 高7.9厘米 口径45厘米 足径25.6厘米 1956年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青花八思巴文残钵 元 高8.6厘米 足径9.8厘米 1980年江西景德镇落马桥元代窖藏出土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