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发薪日上色彩照 抱着成捆的钞票毫不开心 万元大钞不值钱
1935年11月3日,国民政府颁布《财政改革币制令》,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法币改革。
法币改革后,白银收归国有,法币与白银完全脱钩,废除了中国千百年实施的银本位制。
所以从法币改革开始,物价便一直在温和的上涨。但到了1937年卢沟桥事变以后,随着大片的国土沦丧,国民政府原本控制下的关税、盐税、统税几乎完全失控,政府财政来源枯竭。
同时抗日战争和后方建设也需要政府大量货币,在没有增加税收来源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大量发行纸币,来满足军事、财政和经济的需要,从此法币踏上了一条通货膨胀的不归路。
到1945年法币的发行量已经高达5569亿元,比1937年的时候增加了360倍,物价则上涨了87000倍。
但这仅仅是开始,抗战胜利后和谈破裂,更大规模的恶性通膨随之而来,直接将法币的发行量和物价推到了天文数字。
到1948年8月,金圆券取代法币时,法币的发行量已经达到了663万亿,相当于1937年时的47万倍,物价更是上涨了3492万倍。
钞票的面值也从50、1000、2000迅速的增加,印刷法币的纸张也越来越大。
曾有人感叹手握万元大钞就如同废纸一张,但他万万没想到,要不了多久,手里拿着亿元钞票也同样不值钱。
1948年8月19日,当时一斤猪肉的价格为140万元,比起1936年的时候涨了500万倍。
当时邮寄一封信,就需要在信封上贴200枚票值万元的邮票。笔者收藏的民国时期的邮票中就有不少因为物价飞涨,在邮票上面临时加盖“改值十万元”。
因此当时每当发工资的时候,人们手里拿着成捆的法币甚至用麻袋来装,但并没有多少人面露喜色。因为这些钱到手上,如果不能以最快的速度用出去,过不上几天也许就又如同废纸一样。所以在当时交易中人们因为法币贬值太快,已经很难使用了。
请点一下右下角的“好看”,这对我们很重要,文章将被更多朋友看到!
回复关键字“春运” 我们一起追逐回家过年的脚步
回复关键字“南京大屠杀”了解中国抗战史上最惨痛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