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成都茶馆开早关迟 服务应有尽有 坐满了不做家务的男人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四周地势险要,素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

明朝以后,这里成为了茶叶运输的重要集散地,也奠定了成都的经济地位。

成都这里常年人口频繁流动,也同时大量的外来人口在这里停留,成都独特的茶馆文化便应运而生。

相传古时候成都风调雨顺,老百姓农忙以后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就等着粮食丰收无所事事,于是三五成群的端着茶碗聚集在树下和街边闲聊。

有生意头脑的人便搭起了棚子,摆上桌子和竹椅、条凳,于是人们可以就此舒舒服服的边喝茶边摆龙门阵,成都茶馆就此开了起来。

到了清朝末年,成都的茶馆便开到了454家,民国时期茶馆更是遍布四川城乡,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行业,茶馆文化也极为繁荣。

1935年的时候,成都就有茶馆约600家,每天喝茶的人数达12万人,要知道当时成都总人口也不到60万,也就是说每天有20%的市民是泡在茶馆里的。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四川作为抗战的大后方,大批人员迁入,经济文化都获得了持续发展,茶馆文化更是极具特色。

那时候的成都茶馆开的早,关得迟,喝的是盖碗茶,有专门的堂倌端茶添水。

每当客人在桌前坐定,堂倌提着水壶,夹着茶具,在桌前手一挥,茶具恰如其分的在客人面前停停住,接着将茶叶放入茶碗,冲茶盖碗。

在成都茶馆里,不但可以喝茶,里面还有人专门修剪指甲,甚至还能躺着理发。

肚子饿了以后,叫上一碗红油抄手,花上不多的钱,便能在茶馆里舒服的待上一天。

成都茶馆的兴盛主要原因还在于生活悠闲,尤其是在过去成都男人在家庭生活中极少做家务,所以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到茶馆打发时间。

在茶馆里当然不仅仅是喝茶,摆龙门阵才是王道。

茶客们经常一早起床之后,便约着去茶馆家长里短,品古论今的交流信息,排解烦闷,分享快乐。

在当时四川因为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茶馆也担负起来当地最为重要的信息集散中心的职能。

因此赶集的农民也喜欢在茶馆歇息,交流买卖信息,同时茶馆里还有识文断字的人会在这里读报,评报。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茶馆对于成都人来说都为下层百姓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是一个有着极强包容性的舞台,也是成都休闲生活方式的典型象征。

请点一下右下角的“好看”,这对我们很重要,文章将被更多朋友看到!

回复关键字“春运”  我们一起追逐回家过年的脚步

回复关键字“南京大屠杀”了解中国抗战史上最惨痛的记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