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在家营造一个更愿意写作业的环境

给装家打上星标,就不会错过装修干货啦!

全面复学开始到现在,快一个月了,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在忧虑孩子回家做作业的问题,精力不集中、效率低、费时、再怎么要求都不听......

我们一直在关注和研究,让家的环境更适合孩子的生活、成长、学习以及跟家庭成员更良好的共处,等等。今天就分享下怎么能让孩子在家更愿意做作业:

 1、环境打造

有一个专门的家庭作业区。无论家里空间多大,给孩子规划一个专门的学习空间。年纪偏小,作业时需要帮助和监督的话,这个作业区尽量在大人做家务、工作、阅读时,视野能照顾到的地方。大一些的孩子,会需要更多的隐私,如果作业区需要安置在家里的公共区的话,用一些阻隔的办法:屏风、独立成品展示柜、绿植,等等。

作业区,尽量满足安静和光线充足。一看到光线充足,很多人会考虑靠窗放桌子,建议学习对侧的桌子靠墙放,无论窗外是否有景,抬头看窗,孩子的注意力还是容易被窗外的视野吸引。同样原因,最好也背对或侧对门、公共活动区域等,以免被家人的走动或活动干扰和影响。一些儿童心理学家已经证明,相比面对窗外风景等,面对着墙,孩子记忆和背诵内容会更高效。

光线充足,一方面是指自然光,同时也是指照明。发现好多人在孩子的学习照明上,有个误区:一味强调亮。事实上,孩子的视觉系统到12岁才发展稳定,18岁才发展成熟或定型,在此18岁尤其是12岁之前,对“亮“(照明上的专业说法,叫照度)的需要是低于成人要求的。所以孩子晚上写作业,最该避免的就是只用一盏超亮的台灯。另外,过亮的光还容易从书和作业本反射到眼睛,不但伤害眼睛本身,也非常分散注意力。当然,众所周知,照明也不能偏暗,偏暗不但影响视力,现在的脑科学研究也已发现,昏暗的光会降低大脑处理和保存数据的能力,增加焦虑。

合适的做法是选照度可调的台灯(在傍晚到黑夜转化时,可以不断调亮,补充逐步减弱的自然光),同时在学习区一定要有其它辅助光源,在孩子做作业时,一并打开。

因为现在还没有证明哪款台灯最好,列一些选灯的参数指标供大家参考:

1.流明在350-400间;

2.色温3500K-5000K之间;(数字小偏黄,数字大偏白,建议让孩子参与选。不同孩子,有的喜欢偏黄,有的喜欢偏白)

3.显色指数(CRI)在80-90间。

4.避免眩光和频闪。

专门的作业区,少不了桌面和椅子。在孩子上小学后,最好有能随孩子身高变化做调整的书桌(有伸缩桌腿)和椅子。书桌椅的适合高度调节,结合人体工学和医学,有几条可参照的建议如下:

1.桌子的顶部高度,最好和孩子站在桌边时自由垂放的手心/手背中间部分一样高(其实也适用成人的办公桌高度);

2.椅子调节的适合高度是,孩子坐在桌子旁边时,手肘放在桌上,指尖能够触碰到眼睛;

3.最好选有扶手的椅子,而且能够调节椅子扶手高度,扶手高度调节到跟坐姿平齐。

有一个笔筒,只放必要的铅笔、橡皮、剪刀、尺子,这里的必要也指数量,多余的,最好用抽屉收藏。如果有机会观察几个一/二年级的孩子一起学习做功课,你大概率会看到,有多根铅笔、奇形怪状橡皮或多把尺子的孩子,往往作业速度会偏慢:作业前,TA会削一削一些铅笔(尽管有削好可用的),擦写错的内容时,会用不同的橡皮或者同块橡皮不同的形状部分,尺子也是,一把用来瞄着线写,另一把会握在手上把玩。

学习桌面保持整洁,对提高作业速度,特别关键。多的学习工具都能影响作业专注,更别提玩具了。作业区,需要隔绝玩具和其它杂物进入。即便空间再有限,作业区只做与学习有关的事,娱乐和玩耍等不在这个区域进行。

如果有条件,可以模仿教室环境,做个公告板:

(黑板漆墙、磁力墙,等等,都不错)

在这里,可以明示学习任务、作业、活动安排等,也可以把重要的文件张贴出来。这也是孩子和家长可以做互动维护的方式。有一些已经达成的约定,在孩子没有做到时,持续做口头要求,往往会更多刺激孩子的抵触,如果有张贴的约定内容,要再次强调时,不用多说,指向它就是在对孩子表达自己明确的意见了。

有不少老师分享过一条经验,为孩子准备个单独的文件夹,类似这样:

把第二天需要交给老师的任何资料都放进这。虽是很小的改变,从这些老师的分享来看,能大大减轻孩子的交付压力。

2、习惯培养

帮助孩子做好时间管理。

孩子在家的作业时间,可以分成两个时段。一个是自我作业时段,可以在放学回家后马上开始;另一个是陪伴学习时段,可以在晚饭后。在自我作业阶段,以课堂考试要求做参照,不跟大人进行任何交互,独立完成自己了解的作业内容;在陪伴作业阶段,可以是教学的氛围。在时间上,陪伴学习不超过自我作业的时间,孩子如果在陪伴阶段表现出很多好奇的探索需要,可以在尽快完成作业后,作为兴趣和爱好的探索继续交流,这种交流最好也不再作业区进行。

无论哪个阶段,建议用计时器来帮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集中精力完成作业。对大多孩子来说,先从每次30分钟开始比较合适,如果专注力比较好的孩子,可以设定为45钟一次。每一段学习时间完后,有5分钟左右的休息。

或许我们很多人已经接受这样的认知:应该尽量培养孩子更长时间的专注力。如果认同,难免会对用计时器有顾虑。放心,不矛盾。首先,学校每一节课,也都是40或者45分钟,这是人的生理和心理决定的:比如人的颈部疲劳极限是45分钟、眼睛的睫状肌需要在40分钟左右得到放松休息、青少年的注意力持续集中基本不会超过30分钟,等等。

另外,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才是孩子需要努力的目标。花更多的时间做作业本身并不是该提倡和主张的,花更多时间,更容易导致孩子学习质量低、拖沓和产生厌烦情绪。

做好作业任务管理。

从一些有效的学习习惯里,我们专门整理了作业任务管理这一类:

每天作业任务的收集,一开始很可能需要家长参与帮助,但别完全代劳,让孩子参与作业任务的管理,从最简单的开始,按学科记录每天的所有作业要求。每周一起做一下作业要求的比对,在这过程中,逐步让孩子自己做归纳并总结相同的规律。在学校里大多会禁用彩色的荧光笔、索引卡和便利贴等,但在家里,很多有效经验都在鼓励用这些,它们可能对你孩子的学习过程确实会有帮助:方便孩子自己把被动的作业转为主动要完成的任务意识,用不同的颜色方便画重点和归类同类问题(这本身也是大人习惯和方便的阅读或记录方式),做好索引能让作业或学习变得更有调理。

作业是为了完成学习目的,理解、巩固和掌握学习到的知识。就像我们成人不仅需要埋头干活,也要抬头看路,引导孩子慢慢去理解作业的目的,也是建立任务管理的意义。虽然各种家长分享的经验不同,本质是一样的:

1.跟老师了解作业针对的知识点;

2.和孩子一起制作抽认卡,尤其是公式学习、语法和词汇记忆等;

3.模拟课堂听写和测试等;

4.做每天的任务计划,再发展到周计划,从作业计划慢慢覆盖学习、活动等计划和安排;

5.把孩子学到的,关联到实际的生活应用上,连接学以致用的方式;

如果还没有建立起很好的独立完成作业习惯,安排一个学习伙伴一起完成,是很多教育学者提倡的方式。邀请一位孩子喜欢的同学,按周或者按天,放学后双方轮流到一个家中完成学习,家长也是轮流主持,会让孩子更不容易抵抗做作业。

3、怎样陪伴作业

这一部分是针对家长的。

不在学习区用手机,也不在学习区给手机充电,可以在家里禁止手机进学习区,这条禁令的有效执行,有赖于家长能够遵守。

陪伴,是为孩子能够更好的独立完成作业,这是目的。很多情况,家长们陪伴的投入太深,陪成了代劳,陪成了说教,陪成了训导,这些都跟让孩子更好的独立完成作业背道而驰。

在孩子写作业时,比较合适的陪伴,是自己在旁边默默看书,或者自己也是进入一个学习状态,只在孩子偶尔寻求帮助时,给予适当的注解说明。

毕竟我们的所长不在教育,教育理念和方式方面的内容,尽量就点到为止,写到这最后,也不禁感叹下,家,真是一个包容万物的地方啊,要规划好一个家,需要了解的,真太多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