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大海的鱼,为什么要在鱼肚子上捅一个洞?

这个问题我特意向海南的朋友咨询了一下,他以前经常跟着渔船出海打鱼,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就是如果捕到的鱼太小,或者没有出售价值,一般都会在鱼肚的侧方捅出一个小洞,然后再放回大海。

之所以这么做,绝不是为了好玩,也绝不是虐待海鱼,反而是在放生时保证鱼能够正常生活。听到这个理由,我一开始也懵了,难道扎个口子,还是在帮着它们吗。不过,当我再听到再深入一点的原因时恍然大悟,扎这个洞的作用就是把鱼鳔扎破,使鱼能够安全地沉入海水之中。

大家都知道,无论是海鱼还是淡水鱼,都拥有一个特殊的器官,那就是鱼鳔,它的作用是可以通过调整在鳔内的空气含量,来实现自主调节鱼身体内的气体压力,从而改变水体对鱼身体的浮力大小,这样鱼就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地选择下沉或者上浮,这对于鱼类在水中有效游动、觅食、躲避危险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海洋的深度要比陆地上的湖泊或者河流大得多,所以海鱼特别是深海鱼的鱼鳔功能也较强大。不过,处于深海或者中海海域的鱼类,由于其活动范围的限制,很少游到海水的表层,因此其鱼鳔一般情况下受到的压力都很大,时刻处于被挤压状态。

如果我们把它们打捞上来,由于气压瞬间降低,鱼鳔就会突然膨胀开来,而且会超过鱼类的自主调节范围,如果此时不采取措施,那么这些被打捞上来的鱼,就会因为鱼鳔的急剧膨大,对其它脏器产生强烈的挤压作用,短时间内鱼类就会死亡。最为明显的就数带鱼了,它们一旦被打捞上来,在出水的过程中,就因鱼鳔剧烈膨胀爆破而死亡,说明它的鱼鳔对气压非常敏感,而且自主调节能力较弱,所以我们基本看不到活着的带鱼出水。

所以,当渔民打捞上来的鱼不符合销售要求时,就会用细签,从鱼身体的侧面戳一个小洞,将鱼鳔刺破,然后再把它放生,这样做之后,这些鱼就可以重新回到海洋中的相应水层,而不至于无法回缩的鱼鳔使鱼一直浮在水面之上,因此鱼类的存活率大大提升。大家不用担心,被刺破的身体和鱼鳔,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会重新愈合,一般不会影响鱼类的健康或者威胁生命。

不过新手最好不要这样做,因为鱼鳔的周围会有其它重要的脏器,稍不注意就会被同时刺破,这样的话,即使被放生,也会由于重要器官受损而难以继续存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