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阿瑟怎样坐稳日本“太上皇”的宝座?打土豪分田地是重要原因
军事不过是政治的外延——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1951年4月11日,这对麦克阿瑟来说是极为沮丧的一天。
与中国人民志愿军交战的频繁失利,加上频频发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等极端言论,美国总统杜鲁门最终决定解除麦克阿瑟联合国军总司令的职务,这同时意味着,麦克阿瑟要离开他位于日本的指挥部回到美国,他为期7年的日本占领军司令的生涯宣告结束。
麦克阿瑟离开日本的当天,令人意外的一幕出现了,日本万人空巷,送别麦克阿瑟,这位占领军总司令。
一位日本工匠称要送麦克阿瑟一件衣服,这件衣服他从1946年开始缝制,共缝了7000万针,代表7000万日本人对麦克阿瑟的感谢。
更有甚者,一些极端的日本妇女高呼:“要给麦克阿瑟生孩子”。
送别当天,泪流满面的日本人数不胜数。
是日本人脑子出了什么问题吗?居然以此盛况来送别一个占领军司令?
不可否认,麦克阿瑟确实给日本带来了一些改变,在日本战后强行推动了一系列改革,而这些改革在客观上是有益于日本的。
这些改革涉及方方面面,人们长期以来过分重视政治与社会方面的改革,但是对于更为重要的经济改革并无太大关注,而影响深远的日本战后经济改革的核心就是:分土地,反垄断。
麦克阿瑟的重要成就:“驯服”日本
麦克阿瑟,出身军事世家的美军名将,他身上的荣誉数不胜数,他是唯一一个同时参加过一战、二战和朝鲜战争的美国将军,同时也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准将、西点军校最年轻的校长、美国陆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
军事生涯中,麦克阿瑟的高光时刻来自二战中与日军的作战,但相比于在军事上战胜日本,麦克阿瑟在战后对日本占领期间对于日本的全面改造,或者说驯服,则显得更加精彩。
改造,或者说驯服,其本质都是一个,让日本社会以美国更希望的方式运行,请注意,是运行,运行的东西需要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在建立完成后,即使外力撤出,或大部撤出,这个体系也能自行运转。
克劳塞维茨在其著作《战争论》中提到:战争,是一种以暴力的方式来迫使对方服从自己意志的方法。
毫无疑问,武力是一种高效的让他人服从自己意志的方法,也是麦克阿瑟在驯服日本的初期所依托的最有力武器,强大的驻日美军足以让残存的蠢蠢欲动的军国主义分子胆寒。
但是,以武力是一把双刃剑,以武力建立的威慑,一旦武力减弱就会被加倍反噬,且武力在建立威慑的同时也会积累仇恨,当武力建立的威慑不足以抵消仇恨带来的反抗时,试图以武力强迫对方屈从自己者便会自受其害。
除了以武力胁迫,以利益诱惑也是一种使对方按照自己意志行事的方法,资本家正是通过工资等利益去让工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相比于武力,以利益迫使对方服从于自己的方式要柔和得多,它几乎不会激起反抗。
麦克阿瑟在来到日本后也用到了这一招,日本资源相对匮乏,战争又大幅消耗了国力,此时的日本国内经济十分困难,底层人连吃饭都成问题,此时,想笼络人心最好的方法就是给日本人粮食。
二战后日本严重缺粮
麦克阿瑟从美国本土向日本大量运粮,解决了日本的粮食危机,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个低级的胡萝卜加大棒,粮食是胡萝卜,大棒是驻日美军,至于为什么说是低级的,这个之后会详细讨论。
美军加粮食,武力加利益,让麦克阿瑟暂时在日本站稳了脚跟,麦克阿瑟可以进行他之后的操作了。
为了让日本永远不可能走上军国主义道路,麦克阿瑟首先逼迫日本在新宪法中承诺,日本永远放弃战争和战争手段。
军事改革之后是全方位的政治改革,这些改革包括废除天皇制(天皇作为象征可以保留),议会改革,内阁改革,司法改革等。
这些改革名目虽多,但是都直指一个核心:以分权代替集权。
权力分散后,日本便很难再次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军国主义,这是一条釜底抽薪的办法。
在开启全方位改革之心之前,麦克阿瑟还干了一件事:让天皇从“神”变成人。
日本人一度认为日本是一个神国,天皇是真正的神。
而麦克阿瑟仅仅凭借一张照片就将天皇在日本人心中的形象摧毁大半,他邀请日本天皇到府中,然后与之合影,并在合影时故意摆出一副慵懒的姿势,照片中高大随意的麦克阿瑟与瘦小拘谨的天皇裕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日本人心中的神开始崩塌。
在时机成熟后,麦克阿瑟强迫天皇裕仁发表《人间宣言》,亲口承认自己是人不是神。
这一系列手段下来,日本人原本对于天皇的信仰开始崩塌。
来到日本后,麦克阿瑟通过驻日美军和粮食初步站稳脚跟,然后又通过一系列操作击碎了日本人对于天皇的信仰,并顺势推出全方位的政治改革,之前的努力让麦克阿瑟的改革措施能够得以推出,但是这些改革措施是否能够运行得下去,就要看他接下来的表现了。
无论是通过武力威慑,利益诱惑,思想输入,能够达到的控制都是暂时的,真正能够建立长久统治的关键是,建立一套可以自己运行的体系。如果这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愿意在这套体系中生活,那么,这套体系就能运行。
所有的改革最终都要回到经济,而对于仍有相当的农业人口的日本来说,麦克阿瑟经济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笔就是:“打土豪,分田地”。
地主与财阀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社会的生产方式会影响社会组织形式,并进一步影响这个社会的政治、文化等方面。
明治维新后,日本一直处于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同时存在的特殊状态,资本家与地主占据着绝大多数生产资料与社会资源,农民和工人们没有生产资料,只能为地主与资本家工作以换取一份收入。
而相比于欧美的资本家,日本的资本家们又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其与政治绑定更加紧密,垄断性更强,财阀化更明显。
日本国土资源均有限,换句话说,市场也有限,在这种有限市场中,垄断很容易形成,垄断形成后,日本的工人与农民就失去了与地主和资本家议价的能力,于是他们被牢牢限制在社会最底层,难以翻身。
这种局面从两个方面为日本走向军国主义提供了便利。
第一,地主与资本家们对资源的深度垄断导致底层人难以翻身,只有加入军队才有可能改变命运。
第二,日本的社会资源高度集中在少数财团和地主手中,只要这些人做出决策,其他人很难阻止。
好,现在让我们反过来想,穷苦工人与农民为什么只能任人摆布们?因为他们没有生产资料,他们不掌握任何的社会资源,没有生产资料他们就不得不依赖于地主与资本家,地主和资本家很容易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们,然后让他们充当炮灰在战场上送死以满足自己纸醉金迷的生活。
这就是日本走向军国主义道路的经济动因,战争是政治的外延,而经济是政治的基础,只有打破这种经济模式,才能让日本不再次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经济模式呢?最根本的办法就是给普通人以生产资料。
由于工业的集团协作生产的特性,将生产资料给到每一个工人手中是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农业不同,农业生产中,家庭,甚至个人都可以成为最基本的生产单位,将生产资料分给农民十分简单容易。
基于这样的现实,麦克阿瑟在日本的经济改革,对于工业和农业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方法,对于工业是反垄断,对于农业则是分田地。
土地改革,这是一个技术活
二战刚刚结束时,日本的大中地主们共占有农田236.8万余公顷,占日本全部耕地的一半左右。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有100余万户农民没有土地,只能靠给地主耕种维持生计,他们每年要向地主缴纳的地租达到令人发指的50%~80%,稍微遇到一些灾荒,这些人便食不果腹。
这种极端不合理的分配方式让日本农民耕种的积极性大幅下降,而二战前后,一些美国精英阶层开始接触到社会主义阵营的一些施政理念,面对日本国情,麦克阿瑟决定,开始一次彻底的土地改革。
1946年10月21日,在占领军司令部的反复敦促下,日本发布了第二次《农地改革法》,该法案是对1945年12月28日公布的第一次《农地改革法》的补充和升级,在该法案的作用下,日本的土地很大程度上开始重新分配。
该法案规定:由政府征购不在村地主的全部土地,在村地主仅保留一公顷的耕地,其余全部征购,并成立由地主2人、自耕农3人、佃农5人组成的农地委员会,该委员会认为不适合耕种的土地,荒地,无主土地也要征收。被征收的土地低价卖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征收完成后,残余的少许租地,其地租缴纳一律以货币形式进行缴纳,且地租方面,水田不得超过25%,旱田方面不得超过15%。
经过此次改革,日本佃农们共计买到了190余万公顷,改革之后,日本的自耕农数量占到了全体农民数量的89%,地主通过对于土地的绝对占有而形成对于农民残酷剥削基本被消灭。
土地改革让农民有了属于自己的生产资料,释放了农民耕种的积极性,在日本数量巨大的自耕农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日本经济腾飞打下基础。
直到改革进行到这一步,麦克阿瑟才真正可以说,他在日本实实在在地站稳了脚跟,以武力威胁让对手屈从于自己,武力削弱之日就是反弹到来之时;以利益诱惑带来的支持,利益消失,支持也同时消失。
而唯有建立一套体系,一套大多数人愿意参与的体系,才能获得长久而稳定的支持。
政治改革确实让日本人有了更多的权力,但是对于在当时连吃饱饭都成问题的日本农民来说,所谓权力与他们太遥远了一些,远不及实实在在的土地来的真实,土地改革后,日本农民有了安身立命的基础,此时他们对于麦克阿瑟的支持,才是发自内心的。
这也是当麦克阿瑟离开日本时,前来送别的日本人中,农民占据相当比例的原因。
拆财阀,反垄断
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的同时,对于垄断财阀的打击也是麦克阿瑟为首的占领军主导的日本经济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上文提到,日本国内市场相对较小,巨头们形成垄断相对比较容易,再加上明治维新并不彻底,封建势力大量残留,资本家与官僚更容易沆瀣一气,在官僚手中权力加持下的日本巨头们建立的垄断坚如磐石。
财阀家族们获得高额垄断利益,普通人生活困苦。当这套系统有些玩不下去时,军国主义政府上台,通过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另一方面也在为财阀们寻找新的市场,为了使得军国主义政府能够在战争中获胜,也为了自身的利益,这些财阀们很多都成为了日本军队发动侵略战争的帮凶。
日本投降后,以麦克阿瑟为首的占领军政府即要求日本解散财阀,占领军指定三井、三菱等83家为控股公司,指名'十大财阀'的56人为财阀家族,勒令他们交出面值达75.7亿多日元的 1.6亿余张股票。
交出股票的财阀家族失去了对企业的绝对控股权,自然也就失去了对企业的绝对控制能力。
为了防止新垄断的产生,占领军当局于第二年指令日本政府出台《禁止垄断法》和《反集中法》。
但是,由于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的不同特征,再加上随后开始的美苏冷战,美国需要日本作为遏制中苏的桥头堡,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一定程度上需要日本垄断财团的力量,所以对于财阀的拆分力度很快减弱,但尽管如此,这些改革措施也让战前日本财阀对于日本经济的控制程度有所减弱,为日本经济腾飞打下了基础。
麦克阿瑟: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日本走向军国主义的经济动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财富和社会资源过度集中,两级分化巨大,这些严重遏制了日本经济和社会的活力,为了转移矛盾,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理,期待通过战争来转移矛盾。
但战争只能让矛盾转移,并不能真正地解决矛盾,真正解决矛盾的方法是拆分垄断集团,缩小贫富差距,重新给社会注入活力。
这是一个十分浅显的道理,但是日本自身完成不了,日本的大地主和财阀们本身就与日本政府深度绑定,他们都是统治者,是规则的制定者,资本是逐利的,他们不可能让渡出自己的利益给其他人,就算资本家们其实明白,这才是维持自己统治的根本方法,他们也不可能这么做,就算少有的一些统治集团内部人士想通过缩小贫富差距给社会重新注入活力,他们也大概率会在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中被干掉。
但麦克阿瑟没有这样的问题,他与日本资本集团没有交集,相反,他们还曾经是仇敌,另外,麦克阿瑟的执政合法性有着强大的驻日美军作为后盾,他要通过法律,完全不用经过日本资本集团的同意。
就当时日本的情况而言,麦克阿瑟反垄断与分土地的决定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但这件正确的是日本本国政客们却做不了,只能由麦克阿瑟这位占领军司令来做。
事实上,在麦克阿瑟对日本进行一系列改造的同时,美国国内虽然没有出现重新划分土地,和强迫资本家交出股票等严厉的措施,但是在税收和福地待遇等方面确实是在向缩小贫富差距的方向走的,这是罗斯福总统的遗产,也是美国二战后经济腾飞的动力。
当初,罗斯福就任总统时,美国深陷大萧条泥潭,失业者不计其数,美国社会岌岌可危,罗斯福表示,现在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但是罗斯福新政的得以实施一定程度上正是得益于美国资本家们的恐惧,因为害怕政权被颠覆,罗斯福给富人加税,他们大多听之任之,因为多交税和上绞架比,他们更愿意多交缴一些税。
进入21世纪以来,贫富差距再次大幅拉开,该怎么做其实再明白不过,只是现在的日本不再是当年的日本,美国也不再是当年的美国。
拜登,这富人税,还加得上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