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下八品和上八品,在价值上有何差异?
在和朋友讨论古钱币的时候,不止一个朋友问文瀚乐拍:辽王朝铜钱的整体铸造量比较少,还要分为“辽上八品”和“辽下八品”,是不是意味着下品的铸造品质和价值都不如上品呢?
实际上,文瀚乐拍认为辽钱的上八品和下八品,区分的并不是铸造的品质,而是铸造的时间,也就是说辽上八品的通行泉货、天赞通宝、天显通宝、会同通宝、天禄通宝、应历通宝、保宁通宝、统和元宝,铸造时间于辽王朝的中前期,而中后期的铸造的重熙通宝、清宁通宝、咸雍通宝、大康通宝、大安元宝、寿昌元宝、乾统元宝、天庆元宝,则被很自然地称为了下八品。
所以辽上八品和下八品之间,主要的差异在于铸造手段的是否有明显进化,铸造量是否有明显的提升。
契丹建国初期,草原上依旧是传统的自然经济模式,农业文明对草原文明的影响比较小,以物易物的交易模式依然是主流。到了辽王朝中后期的时候,社会秩序已经非常稳定,也没有了对外战争,在十分平稳的时期度过了一百多年,经济飞速发展,下八品钱币的铸造品质也有了明显提升。
对于宋辽来说,澶渊之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宋辽之间和平的贸易环境,加上宋朝财货的大量涌入,辽王朝的经济发展迅速,为了更好地促进双方的贸易,中后期的辽王朝明显感受到了钱币铸造的重要性,各种年号钱已经不再是显示王权为主,而是切实的考虑交易的实际需求,于是辽钱开始变得丰富起来。
保宁时期以后,古钱币的铸造量有明显的提升,从重熙通宝开始,考古的发现量有明显的提升。重熙年间的时候,由于宋与西夏的关系交恶,西夏南下侵犯宋朝,辽王朝趁机要求宋提供更多的岁币,史称重熙增币。更频繁的钱财交流促进了双方贸易的发展,钱币铸造量的大幅提升也就顺理成章了。
尽管铸造品质有明显的提升,但具体到每一枚辽下八品的钱币,却依旧保持着上八品的风格。在钱文方面并没有学习宋朝的隶书、草书或真体,而是采用了魏碑的书法形式。可能是因为这种字体的取舍,以至于很多泉友片面地认为辽钱质量不佳、粗鄙不堪,这种想法太片面了。
如果要问辽上八品和下八品在价值上的差异的话,文瀚乐拍觉得问题的根源在于稀有度,辽王朝中前期铸造量太少,导致上八品的价格居高不下,而近些年随着关注辽钱的泉友越来越多,辽下八品的价格也开始飞速上涨,相信未来的前景会非常光明。
(文章图片来源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