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受益终身的 10 本书

看过很多书,精选出的这10本书,可谓百里挑一,真正的让我受益无穷。

下面是我写的书评。

第一本,《穷查理宝典》

查理 芒格是股神巴菲特的好搭档,一个巴菲特都敬佩有加的智者。

这是一本讲述查理 芒格生活哲学的书,很能给人启发,我认为最有价值的是这么两点:

一,多元思维模型

老头子用一套跨学科的思维模型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进而做出更科学的投资决策,其实,这些思维模型不但对投资很有用,就是在你的日常生活也很有用,老头子有 100 个左右这样的思维模型,这让他的决策既快又准,连聪明绝顶的巴菲特都叹为观止。下面举例几个最实用的思维模型,分分钟可以用到你的生活中,并能立马改善你的生活。

1,复利模型

我觉得复利思维模型,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思维模型,它在职场,交际,财富中等人生中所有重要的选择中都可以用得到。连爱因斯坦都说,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复利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刚开始的时候,复利效应是很微小的,甚至都不容易察觉的,但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惊人的效果。比如:1,2,4,8,16,32……后面越来越吓人,获得的结果是远超你预期的爆炸性结果。

这是指数型的增长,这就是坚持带来的奇迹,比如一个人坚持持有一只有潜力的股票 20 年,这只股票不断成长,利滚利,20 年后,他的收获一定会令未来的他吃惊。一个擅长拍短视频的人,坚持十年拍段视频,他的粉丝也会越来越多……到最后,会多到未来的他始料不及。对于我的启发就是:坚持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事情,坚持的越久,收获就越大……所谓坚持就是胜利。

如果你喜欢做某件事,并且又擅长,并能带来收益,即使目前收益很少,但是,只要坚持,长远看,复利效应滚动起来也很可观,终有一天你会获得远超你想象的收获。我们一般人的思维是线性思维,比如认为如果我坚持做某件事,结果会是 1,2,3,4,5……而实际是,你坚持下去发生的结果往往是指数级增长,比如: 1,2,4,8,16……越到后面结果越惊人,所以说,你应该更加乐观。如果你的生活中有某一件这样擅长的事,无论是什么行业,请坚持下去,累计多年下来,你的专业能力,人脉,金钱回报都会是惊人的……你一定要坚持,因为你的未来一定会很美好!而且是远超你想象的美好!

2,排列组合模型:

这个其实是数学里面的一个概念,但是,这里我只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来讲,因为如果讲数学细节讲个几万字都讲不完。其实,它的思想很简单,就是排列出事情的各种可能性,再组合,然后你就可以做出更好的选择了。

比如,一个商人要把货物从北京弄到香港,那么,他有如下三类选择:飞机,火车,轮船。其中飞机又有2家公司可选,火车有3家可选,轮船有2家公司可选,那么组合起来,他有 7 种选择, 这是他所有的选择,这个时候,他就可以比价格,比快慢,比安全,从 7 个选择里找出最好的那一家了,这就是他所有选择里最好的选择了。

当然,这是最简单的一维排列组合,还有二维排列组合,比如典型的'紧急重要四象限', 可以把事情分为又重要又紧急事项,重要不紧急事项,紧急不重要事项,不紧急不重要事项等四种可能性。

当然,这里就不说”多维排列组合“了,太费劲,太复杂,基本上你也用不着,利用好简单的一维,二维的基本都够了。排列组合思维的好处就在于,你可以知道事情的所有可能性,不会遗漏重要事情,做决策的时候思维更全面缜密,所有选择里,你能找到最好的那一个。而不是凭感觉做选择,凭感觉的选择当然也很有用,比如你今天早上在早餐摊前决定选包子还是馒头的时候,就凭直觉就够了,但是事情一旦复杂起来,人是很容易懵圈的,这个时候借助排列组合这种思维工具,你的选择就更理性更好了。芒格说,巴菲特每天都会用排列组合和决策树这两种思维模型,这就是他比常人更具有优势的地方。

至于什么是决策树模型呢?下一个就是啦!

3,决策树模型

举个例子,你是一条单身狗,你朋友给你介绍女朋友,你就想先了解下情况以决定见不见面,你问他,漂亮吗?对方说有 165,脸孔天使,身材魔鬼。你再问,聪明吗?对方说,有幽默感,硕士。你再问,多大呀?对方说 25……

最后你说,谢谢,我一定要去会会她!

这个,其实,就是你在现实里不自觉地在运用决策树模型做决策。这个模型对于我们程序员来说比较熟悉,这是经常用到的条件判断,满足某些条件就这么操作,不满足条件就另外操作。还是以这个例子为例,你问对方漂亮吗?其实就是大多数男孩子都会问的问题,如果对方说长的有点抱歉,但是家里有钱,你估计会说算了不去了。你已经做出决策了。

理性点说,你可以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来做出一个决策模型,就以上面为例:外表,智商,年龄,比如外表好看,智商较高,年龄 25左右,这是你的判断条件,假如有 10 个朋友给你介绍女朋友,你不可能都一一去见面,那么,你问他们这三个问题,一圈下来,就知道值不值得去见面了,这就是很好的决策树模型。

再举个例子,如果你很优秀,有 5 家公司都要你,你是一个选择困难症患者,怎么办?那就用决策树来决策呗,想清楚你的价值观,列出最在乎的判断条件,比如你希望薪水不低于 3 万,工作是自己擅长的,长远看有发展前景的等等,有了这几个判断条件,就像上面一样逐一判断,符合的公司就留下,不符合的公司就剔除,分分钟理清思路不纠结。

4,冗余备份模型

这是来自于工程学里的一个概念,听起来很高大上,很吓人,其实,你每天的生活中都会用到,比如,你有两只眼睛,其实就是大自然的冗余备份模型,假设你有一只眼睛被熊孩子的弹弓弄瞎了,那么还有一只备份的,你依然还可以看得到。而如果大自然没给你做一个冗余备份设计呢,你一只眼睛瞎了,你就完了……正如古话说的:一个眼睛怕瞎,一个儿子怕死。

其实,在工程领域,这种冗余备份设计很多,比如飞机都有双引擎设计,就是为了防止飞机在万米高空引擎突然熄火了,这个时候因为还有另外一个引擎,所以,就不用担心。更普遍的就是越野车的备胎。

用我们中文的说法就是有备无患,其实,这个思路可以用到你的生活中去,比如你有 100 万在手,你可以花50 万投资高风险的,50 万放在银行里,以防止投资高风险的 50 万打了水漂,这样就是一个很好的冗余备份。或者你有两个收入来源甚至多个收入来源,这样即使一个收入来源不行了,比如被辞退了,你也依然没事。

5,临界点模型

这个举个例子就很容易理解,比如水在 0 度就是一个临界点,再低一点就会结冰成为固态,高一点就会是液态,你一直烧水,不到 100 度水不会开,40度,89 度都不会开,你烧开水烧到95度放弃了,水也不会开,但是,你再坚持一会儿,水就开了。

临界点模型,给我们生活的启示,就是事情做对了一定要坚持,功到自然成,你烧水烧到 95 度,其实,花的时间精力和成功的花费差不多了,但是,你没有坚持,结果依然是失败。这就提醒我们:做事要有一股子韧劲,不成功不罢休。除非是事实上证明行不通,不然,不要轻言放弃,也许你烧水已经烧到 98 度了呢?上帝很爱开这种玩笑的。

当然,你也可以凭借这个来做预测,比如你如果想做自媒体,如果 100 万粉丝算是成功,那么你可以预估自己达到 100 万粉丝的临界点大概会要是什么时候。那么,你可以去观察同行成功的自媒体,比如他们的内容质量如何?他们写的篇数是多少?

假设,你看一家自媒体很成功,内容你觉得可以打 85 分,对方坚持写了 200 篇,你根据这个就可以大致估摸出你成功的临界点大概会是:写出那种近85 分的内容 200 篇左右。这,就是你对于成功临界点的一个预估,有了这个预估,你就会有做持久战的准备,你就知道自己要达到 100 万粉丝,估计要坚持写一两年,而且质量还要靠谱,你就不会写了 2 个月 ,只写了10 篇60 分的文章,然后就开始抱怨自己为什么还没有百万粉丝了!因为,你明白你离临界点还很远很远,你付出的太少,你不配有那么多粉丝!那么,你就不会抱怨,你就会变得聪明理性,你就会老老实实的埋头写写写,不断的改进,不断的坚持……

上面只是举例,其实芒格在这本书里一直在强调的是,要学会跨学科的思考,而不单单只会自己专业内那点可怜的知识,这会让你的思维更健全。比如,律师最好不但是要学会法律知识,作家也不止要学会文学知识,工程师也不单单只学技术知识,你有更多跨学科的知识,有了很多类似上面这样的思维模型,你面对生活的各种抉择,比如经济,健康,人际关系等各种选择的时候,你就能做出更好的选择了。

芒格自己就是一个跨学科的学着,他是一个气象学家,同时还是一个律师,后来是一个金融家,他还举例说过,巴菲特的老师之一的格雷厄姆也是一个跨学科的博学的人,格雷厄姆大学毕业的时候,有三个大学邀请他去攻读博士学位,那三个院系是文学系,希腊和拉丁语系,数学系,可见这人有多博学聪明。我的理解是,世界是复杂的,一个人只有跨学科文理皆通,才更具有普世的智慧,也才是真正的智力健全。当然,你并不需要去读 5个博士学位,但是,你也不要除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之外一无所知。

因为,如果你只是有自己专业上的知识,比如律师只有法律知识,就像一个人只有一把锤子,面对任何问题都只会用锤子去敲打,而生活是复杂的,你不能只有一把锤子,你还需要锯子,菜刀……你也许不需要芒格那么多工具,比如 100 个,毕竟太难,但是,你至少也要有几把最基本的工具,而不是只有一把锤子。现实是,很多人确实只会自己领域的那点知识,这就是大多数人都很平庸,活得不自由的原因。

二,注重美德的价值

这本书里还有一些观点是我很喜欢的,就是芒格强调传统美德的价值,因为这是千百年来人们经过很多错误和痛苦留下来的教训,很多是值得敬畏的,比如他强调做人要诚实,交往时别让人吃亏,不和道德有问题的人交往等等,都让我有很多启发,因为这样可以避免损失,降低风险和减少不愉快的经历。

看这本书之前,我对道德这类东西还是比较漠然的,我一直觉得是说教,有时候甚至有点反感,看完这本书,以及考虑到自己近几年的体会,我才更确定道德在人生中的重要性,我的心得是:如果你想一生成功,平安,快乐,那么,一定的道德是必要的。

第二本 《乔布斯传》

这本艾萨克森版的《乔布斯传》,是乔布斯主动找的作者,官方授权的唯一传记,所以内容极其丰富和真实,是一本很给人启发的书。

乔布斯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他是一个不幸的弃婴,从一个普通家庭被领养的孩子,年纪轻轻竟然就成为了一个科技富豪,当然,随后又被自己招聘进来的斯卡利扫地出门,成为硅谷的笑柄,随后又复出,接连推出苹果笔记本,苹果手机等划时代的精品……作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天才,他是很多人的偶像。看他的传记,会让你时刻意识到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生活,不同于他人,不同于父辈。简而言之,从他身上,我学到了下面几点:

1,“少,就是多”的哲学

他可以简单到一周只吃苹果,或者一周只吃麦片度日,他喜欢“少,就是多”这样的哲学。从他的穿着的极简高领衫到他研发的简洁产品,你都能感受到这点,他买的豪宅里面空荡荡的,因为他不喜欢放太多的东西进去,现实里的这个亿万富豪,生活的有如一个清苦的禅师,而且他买的每一件家具都要研究很久。他可以一段时间内专注于工作,激光般专注。他的名言是:“如果你做到了简单,那么,世界就是你的了”。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刚回苹果时候的产品决策,当时的苹果产品线已经复杂到大多数人都搞不懂的程度,因为做的产品项目太多,导致苹果的产品日益平庸,苹果产品在市场上也饱受诟病,眼看着苹果就要破产……苹果的董事会想要找一个倒霉鬼来支撑危局,他们想到了被驱逐的“倒霉鬼”乔布斯……

对于一个信奉简单哲学的人,他无法容忍复杂的产品线,他大刀阔斧的改革,果断地砍掉了几十个项目和平庸的产品,让大家集中精力只研发四款产品,事实证明,这一决策是英明的,苹果做出了惊艳的产品,于是,苹果的市场份额逐步增加,苹果又活了过来,并于几年之后成为全球第一市值的伟大公司,重回苹果的乔布斯居功至伟!

2,相信个人直觉

他信奉佛教,曾经去印度朝圣,后来他皈依了禅宗……这影响了他的美学观点,也影响了他管理公司的方式,他拒绝一切条条框框,他敢于听从内心的声音,这都是拜禅宗所赐。比如因特尔做营销广告会做测试看效果,严格按照流程来,可能测试一个产品需要一个团队数月时间,而乔布斯不一样,他很多时候像艺术家一样,他相信自己的直觉,这是禅宗哲学的影响导致的,而且他的直觉往往是对的,他的雄心是要在宇宙中留下印记,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他这套尊重自己直觉的管理哲学下诞生了美妙的产品,比那些官僚哲学主导下的公司,他生产出了更酷更美好的产品。

3,追求完美

他的名言是决不妥协,他为了产品的完美可以延迟发布,可以不断的增加投入……他在很多细节上都很苛刻,他会为了一个字体纠结不已,他会为了机箱的线条不够垂直而重新买模具,他会因为机箱的颜色不对而暴跳如雷……他在癌症晚期的病床上还在为氧气面罩的设计丑陋而抓狂……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他不能容忍任何不完美。当然,结果是完美的,他创造出了 Mac book 这样惊艳的笔记本电脑,他真的做到了他期望的——创造出最好的产品,在宇宙中留下印记!

看乔布斯的传记总能激励我,去创造美好的东西,去追求完美,去相信自己的力量和直觉,去追求简单和纯粹,而不是庸庸碌碌毫无激情地活着……

第三本:《原则》

这本书是大咖大作,作者是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的大boss 瑞 达里奥,这哥们手下掌握着 1000 多亿美金,作为全球顶尖的亿万富豪,这是他一生成败得失的经验总结,而且不是那种洋洋洒洒的心灵鸡汤,这是老头退隐之前总结的秘诀,也是他一生做人做事的最基本原则,一些最基本的哲学,作为一个极简主义者,我一直喜欢简洁的东西。我觉得这本书里总结的一些最基本的东西,足以让我终身受用。

这本书今天为止,我反反复复看过好几遍,几乎每年都会再重看一两遍,里面好东西很多,但是,我认为最有用的有两个东西:

1,开放理性的心态。

2,五步流程分析法。

一,开放理性的心态

作为一个对冲基金经理,他经常要不断地做出决策,如何科学决策,避免受情绪影响,进而做出正确的决策,成为他终身研究的领域。在《原则》这本书里,他分享了他的很多心得。我曾经在进入社会的几年都一直受自己年轻气盛的困扰,而达里奥这么聪明绝顶的人年轻时代也同样如此,他也曾经干出过给自己的上司脸上一拳,交易犯错导致破产这样的错事。经过这些挫折后,他逐步学会了很多……并有了一套自己的哲学。

我看完这本书后受益匪浅,他让我意识到有意见分歧并不是坏事,有可能别人的意见是更好的,找到正确的最好的点子才是最重要的。下面摘录下里面的一些关于情绪冲动和冷静决策的观点。

人会犯错并经常冒火的原因,主要是人类有两大障碍:“自我意识”和“思维盲点”,这两个障碍,经常导致你很难客观地看待你和你所处环境的真相。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障碍:

1)自我意识障碍

你潜意识的自我防卫机制会阻碍你,比如你害怕失去别人的尊重,这是你大脑里处理情绪的杏仁核部位,这些区域会简单粗暴本能化的处理事情,比如你暴跳如雷地指责他人的时候,往往就是杏仁核部位掌握了控制权的表现,这其实是较低层次的你。可以说你的头脑里有两个人,一个是理性派的绅士,他会按照逻辑推理思考,就像《非诚勿扰》节目里女士们都想要的那种“成熟稳重”的男士, 另外一个是原始派的野兽先生,他遇到事情会情绪化处理,会大吼大叫会朝人扔石头。

在现实世界里,当同事和你意见不同的时候,野兽先生会认为自己受到了攻击,会本能地变得愤怒,甚至连最聪明的人也会表现出这样的行为,要有效行事,你就绝对不能让“想要自己正确”的需求压倒“找出真相”的需求。你要让理性的绅士来掌握方向盘,而不能让野兽先生夺去方向盘。

接下来,我们说说第二个障碍:

2) 思维盲点障碍

所有人都有思维盲点,就像很多人有色盲看不到某些颜色一样,色盲,是很难理解其他人能看到所有颜色的,心智模式也是如此。

我们的学识,我们的经历,会让我们认识事物的能力有差异:有些人,就是能看到大图景而看不到小细节,有些人习惯线性思维,有些人习惯发散思维。色盲最终会发现自己是色盲,可悲的是,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不明白,他们的思维方式会导致他们看不到一些事情。

如果,你总是一心想着告诉别人你认为正确的想法,不明白也不尝试去理解他人的想法,那就意味着你是一个头脑封闭的人,当其他人向你展示美妙的好主意,提出建设性甚至能救命的批评,你都不能领会。

这两大障碍造成的后果是出现分歧的各方都坚信自己是对的,而且,往往彼此以发怒告终,这是极端不理性的。

意见分歧,不一定导致分裂,也可能产生相辅相成的效果,很多时候有意见分歧,并不是坏事,而是好事,这意味着你有了更多的视角,多了一个找到正确答案的机会,也意味着你有了更多成功机会。比如有创造力的人,往往执行力更差,执行力强的人,往往缺乏天马行空的创造力,他们结合在一起就会产生1+1 大于 2 的效果。

在现代社会复杂的大项目中,缺少拥有互补性能力者的帮助,任何人都无法成功。自我意识和思维盲点是人的致命缺陷,会导致很多聪明勤奋的人无法发挥出聪明才智——想想你身边某些才华横溢但是脾气极差的人吧?他们本可以更成功更富有的,不是吗?

3)克服两大障碍

怎么克服这两大障碍呢?那就是要奉行头脑极度开放。那么,怎么做到头脑极度开放呢?

a, 记住最佳答案才是最重要的

大多数人怒火冲天,并做出糟糕决策,是因为他们盲目相信自己是对的,不要那么自恋,头脑开放的人明白,自己思考并找到问题的所有答案,和向其他聪明人请教同样重要,了解很多答案,并从中选择最佳的答案,才是最聪明的选择。

要知道你的目的——是找到最好的答案,最好的答案未必一定出自你这里——现实情况是,有些人确实比你更了解某个方面的信息,或者在这方面有更多积累,现实很多时候不是如此吗?傻瓜才把自己当全知全能的上帝!

大多数人不愿意考虑与他们已知的结论不符的信息,因为他们想的是:我想自己做决定。这容易主观,听听其他人的观点并加以考虑,并不会削弱你的自主决策的能力,只会让你有更宽广的视角。

想着得到最好的创意,而不是自尊,这才是头脑开放,并让你有机会做出最好的选择。

b, 兼听则明

人类习惯于说,而不喜欢听,这是天性。与学习相比,人类对产出更有兴趣和热情,这是一个错误。懂得闭嘴,懂得倾听他人的意见,产出才会更好。头脑开放的聪明人,随时准备接受自己有可能出错的可能,有必要的时候,甚至敢于要求对方告诉自己:自己哪里错了?怎么才能做得更好?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c, 处理分歧

如果谁都无法说服谁呢?要开吵吗?要抄家伙吗?不要笑,这是很多人处理意见分歧的方式,尤其是小孩子和笨的人。

有很简单的处理方式,那就是看彼此谁的可信度更高。

可信度高的人怎么定义?比如,至少在某个领域成功过三次;在被质疑的时候,能自信地对自己的观点做出很好的解释。

如果对方可信度高,你就应该停止争论,学会闭嘴并多提问,并试图理解对方的观点。

如果你可信度更高,那么你就应该礼貌的提醒对方这一点,并建议对方向你提问。

如果,你们水平不相上下,讨论陷入僵局,最后要靠谁的嗓门最大吗?要比肌肉吗?肯定没必要,这种情况下,最好找一个你们都尊重的人,让他主持讨论。

二,五步流程分析法

这是一种很强大的分析工具,你在面对任何棘手的问题的时候,都可以用这套分析工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你面对棘手的问题暴跳如雷的时候,那就试试用这套工具来梳理你的问题吧。

这套分析工具,采用五步流程来梳理你的问题,就是,无论你的问题是什么,是减肥 20 斤呢?还是想挣到 100 万?你都可以按照五个流程来梳理理清自己的思路,比如:

1,你的目的是什么?

2,问题是什么?

3,分析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4,你要采取什么计划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5,你要采取哪些行动?

这套分析工具的好处在于,你面对问题的时候,本能的容易懵逼抓狂,这套理性的工具能帮你很好的梳理自己的思路,你顺着这套工具一步步的列出自己的问题,像工程师一样冷静的面对问题,思路就会逐步清晰,而不是被情绪牵着鼻子走。现在这套分析工具已经成为我最常用的工具之一,我经常用它来梳理自己的思路,效果很好。当然,你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改进这套工具——如果你能修改得更好的话。

第四本:《洛克菲勒家书》

这是一本很好的教人为人处世的书,这是美国亿万富豪洛克菲勒给儿子写的家书,在家书里老洛克菲勒是一个温情脉脉的父亲,在儿子迷茫时会指点迷津,在儿子受挫时会鼓励安慰……当然也不乏一些权谋招数。

这本书很励志,小时候的洛克菲勒家里很穷,有一次全体同学合照,摄影师是一个势利鬼,看洛克菲勒穿得很寒酸,就把他叫出合照队伍,说:“这孩子穿得实在是太寒酸了,他会让这张集体照都显得寒酸,叫他出列吧。”

这对于几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太残忍了。这让洛克菲勒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出人头地,结果,他努力奋斗,年纪轻轻就成了石油大王,总之,这个有故事的亿万富豪经历非凡,这本书里也饱含他的人生智慧,比尔盖茨最大的偶像就是洛克菲勒,可见,这人是真的强大,要说这本书给我的启发,主要是下面三点:

1,命运靠策划:

洛克菲勒有强烈的自信,以及凡事都要做第一的雄心,他不相信所谓的运气,他相信运气都是靠策划得来的,他认为那些看上去运气好的人,大多数时候是善于策划罢了,他以其他富豪和自己的经历给儿子解释:自己就是一个积极主动,善于策划的人,他就是一步步从一个卑微的小会计,成为一个富可敌国的富豪的。这给我的启发是:要敢于相信自己,要有勇气,并且要善于根据自己的资源,以及外部资源,去设定自己的目标,主动积极,这样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就可以策划出好运气,这才是强者所为,而不是坐在原地哀叹自己命运不济。

2,忍耐是一种好策略

他在一份家书里告诫儿子,要学会忍耐,这个世界要我们忍耐的人和事太多太多。说实在的,当初我看到这里内心还是挺震撼的,我当时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青年,还一贯为自己的”真性情“和动不动就和人叫板为自豪——也就是擅长作死。

毕竟,他在给儿子写这封信的时候,已经是美国的第一富豪,而他的儿子此时也是美国举足轻重的大人物,这种人尚且信奉”天天把忍耐带在身上,这会带来好运“,我这种家里没矿的人士,还是低调为人吧。当然洛克菲勒也不是吃素的,他也是敢想敢为的人,只是在自己实力还小的时候,他会选择忍耐。

比如在家书里他就给儿子说自己年轻时候和几个人合伙,而其中的一个有钱贵族,身份实力比他强很多,动不动就训他和羞辱他,说他除了管账之外什么都不懂,他选择了忍辱负重听而不闻,数年后,他已经成了富人,他立马把对方弄出局,我觉得这种理性行事的范儿,很值得我们效仿。

可能这些也可以给一些初出茅庐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以安慰吧,你弱小的时候,这个世界不会照顾你的自尊的,这个世界会把你的自尊按在地上摩擦,你切不可怒而行事,聪明的选择是低调发育,隐忍待时,有一天你强大了,就可以不再受窝囊气了。

洛克菲勒身上有一种低调隐士的气质,不像其他同时期爱张扬的富豪——比如卡耐基一样喜欢上头条,洛克菲勒终其一生都很低调神秘,即使后面已经是富可敌国的时候遇到诽谤羞辱也很少辩解,他说自己问心无愧,何须扯淡!他早早退休,长寿安宁地活到了 97 岁,我觉得这人真是在各方面都极度成功。

3,做个好人

可能在历史书的记载上,他是一个罪大恶极的大财阀,也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但是,我觉得很多时候也有竞争对手故意抹黑的成分,我不是历史学家,我相信这个相信进化论的人,估计在冷血的商场上也不会手软,他当然是一个杀伐果决的强人。但是,我看他在家书里一直告诫儿子不要用不道德的手段,大致上,我对这人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在一次令人恼火的竞争中,有手下主张用暴力干掉对手,洛克菲勒说不能用邪恶的手段!他鄙视这种行为!作为一个基督徒,他还是有操守的,他之后也支持了很多慈善事业,包括我们国内的协和医院都是他出资兴建的。他的信徒比尔盖茨也把大把资产捐献给了慈善事业,我觉得这个值得将来的我们效仿。我想我将来遇到一些人生抉择的时候,也会尽量选择道德的手段,做个好人的好处,不但是世人肯定称赞,更重要的是内心安宁,晚上睡得安宁。

第五本,《李光耀论中国和世界》

在2020 年新冠病毒肆虐整个星球,米国上演全武行,无所不知的“懂王”都能抓狂这么疯狂的时间节点上,再看这本书,我承认我的三观受到了一些冲击,对于我思考现实,过去,未来都很有益,对于我将来做出人生选择也很有益。

作为一个大政治家,李光耀把新加坡这么一个第三世界的穷弱小国建设成为了一个富饶公平的花园国家,绝对是一项壮举,很少人能做到这一点。而且李光耀的很多措施还影响了很多亚洲国家,比如台湾,中国大陆,对于李光耀的眼光,我觉得最高的评价来自于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她说,她几十年来一直在观察李光耀——”这个家伙的预言几乎从来没有错过!”

对于这么牛叉的人,我觉得从他的观点里,你肯定也会收益很多,先来说说这本书里最基本的一些观点,后面我再说说,我认为我个人得到的一些教益。

一,他眼中的世界:

1,米国:

他老人家还是看好米国的,虽然他去世的时候,“懂王”还没上台,他看好米国的原因是米国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英语是世界第一语音,美国人乐观进取,而且会吸收全世界的顶级人才,米国始终有强大的创新能力,这个确实,看看马斯克这种变态级的存在就明白了。而且米国以前也经历过衰落,然后依然还是稳坐地表最强的位置,所以,李光耀的观点是,美国在未来几十年内依然是最强大的存在,尤其是在新技术领域。

2,中国:

他看好天朝的发展前途,觉得中国的总体 GDP 将是强大的存在,甚至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但是中国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经济上。他觉得中国的问题在于法制体系不完善,环境问题,人均 GDP 太低,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中文太难学习难以吸引全球顶尖人才等问题上,儒家传统文化的家庭观念是好的,但是,有些传统文化糟粕多多少少有点限制创新思维,我的感觉是他觉得将来的中国会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但是,也面临许多挑战。

3,印度:

他的评语是三哥是令人窒息的存在,因为印度的组织能力太差,效率太低,文化,种族,宗教等等问题成堆,他认为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印度的发展,尤其是等级制度和文化,而且印度有 330 种语言,他认为从历史上看,在英国人进入之前印度甚至只是一些松散的小国的组合,或者用一个贴切的成语来形容更妥——一盘散沙。与中国相比,这点尤其明显,中国是一个几千年前就统一了语言文字的国家,而印度国家元首今天用印度官方语言发言,只有六分之一的国民能听懂那家伙在说什么……所以,他并不看好印度。

4,其他:

伊斯兰国家没有问题,极端的伊斯兰分子会是大问题。日本出生率太低是一个大问题,日本正在变得平庸……俄罗斯也是出生率太低,这也是一大问题。在他看来,欧洲社会过于福利化,靠领福利生活是一种耻辱,而欧洲人却已经习以为常……

我的结论是:这个预言家看好美国的开放和创新能力,觉得从长远看,中国会崛起成为第一大经济体,但是依然会面对法制和创新能力等问题,也就是中国成为第一并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儿,而且即使中国几十年后成为了第一,人均 GDP 依然是一个小国,欧洲过于理想的制度导致福利过多,会导致很多社会问题。

如果要我选择去哪里生活,我觉得我要是痴迷顶尖技术热衷创业,我也许会选择去美国,如果就想赚点小钱过点平淡日子就在中国了,如果我没什么斗志就想混吃等死,我会选择去欧洲吃福利——当然,欧洲移民局对我这个决定的前景,可能会表示很悲观。

二,给我的一些启发:

1,实际务实:

李光耀他说他的哲学很简单,他不信奉任何哲学,他很务实。我觉得可能和他留学英国有关,因为这有点像洛克的哲学。他说他信奉的是:能不能解决问题?能解决问题就继续,不能解决问题,就试试别的,这种实际的哲学很可爱,我觉得某种程度上我很喜欢,从实际问题出发,别扯口号理念,解决实际具体的问题最重要,这些务实的理念对我的书生气是一种解毒剂,让我面对各种选择的时候,更倾向于实际务实,而不是瞎整那些没用的口号理念,这也是知识分子的致命缺陷,所谓清谈误国。

2,英语很重要:

李光耀以前还劝某中国大佬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我觉得像我天朝这样的大国,这样做确实难以做到,毕竟我们有 5000 年的文明史,我们牛叉的时候,西方这些蛮夷很多估计还没有文字,我们的民族自尊心是很强的,要做到新加坡这么激进是很难的。我觉得我们中国人如今这么狂热的学英语,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显示我们中国人真的很开放好学了。国家层面的事儿,我们就不扯淡了,毕竟,这个我们也管不了。

但是从个人角度看,从我以前写代码的经历看,要吸收西方的技术,或者说作为一个人想要发展得更好,学好英语无疑是必要的,就以我涉足的计算机技术而言,几乎所有的技术资料都是英文的,英语不好分分钟要命,而你想要把生意做大一点,涉及到国际贸易,学好英语也是必须的,我现在还总是后悔为什么不早点好好学好英语,不然我会多很多选择。

3,相信智力:

他的一个观点是:1000 个婴儿里,有一部分是天才,大部分是普通人,有一部分有点儿愚笨,那些天才和智力偏高的人,才是决定这个世界的人。所以,他相信精英治国。我不知道他精英治国是不是正确的,但是我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准,因为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对于我个人来说,总是对的。

第六本:《马丁伊登》

美国小说家杰克 伦敦的《马丁 伊登》。我看过很多好书,印象都挺好,唯独这一本,印象最深刻,多年后依然记得。为什么我对这本书印象如此深刻?因为它唤醒了我的斗志!这本书让我学会了不屈不挠。我有时候甚至想,如果,处于那个环境处在那个年纪,我没有看到这么一本书,我也许会放弃抵抗随波逐流得过且过,人生会逊色不少……

《马丁 伊登》,一个底层青年逆袭的美国故事

我记得我最初看到这书,我那会儿还在上学,当时只是登在杂志上的一个缩减版,讲的是美国一个年轻人自学成才最后成为作家的励志故事,印象挺深刻的……后来工作了,无意间在一个书店里又看到了这本书,突然想起,就买回来完完整整地看了一遍。

这本书,算得上名著,但是,并不是像《战争与和平》那么如雷贯耳,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说过,这本书是作家杰克 伦敦的自传体小说,杰克 伦敦是二三十年代美国著名的作家。我那时候工作并不顺意,每天都很忙很累,有点消极颓废……然后看着小说里的马丁也是每天被现实踩在脚下每天为了生计不得不做水手和工人,但是,这哥们依然努力奋斗,他在累死人的工作间歇去图书馆借书努力自学,他承受了无知,贫穷,被女人抛弃,梦想受挫等种种打击,最后靠着自己的写作天分,经过重重磨难他终于成了一个著名的小说家!

我欣赏他身上那股子粗鲁工人的野性力量——朝气,坚韧,自信乐观,他就像一个永不屈服的拳手,不断的承受重击,依然不断的出拳,最终终于赢得一切——成了一个著名的畅销小说家。

当时的我很颓废,虽然还很年轻,却感觉人生无望,因为客观环境实在艰难……我开始毫无斗志,但是,这本小说给我一针强烈的兴奋剂,这就好像,我在一个拳击场上被人揍得满地找牙,觉得认输倒下也许更舒服了,觉得胜利无望的时候……突然,看到边上的人也在进行一场同样的拳击比赛,同样被打得满地找牙,但是依然在苦撑着,在承受了无数重击之后被蹂躏的跟狗一样之后……终于绝地反击,一次次的回击得对方嗷嗷叫,最后终于把对方击倒在地!!

这本书没有给我涨工资,没有给我好的关系,甚至都没有给我方法……但是,这本书给了我极强的精神力量!他让我意识到:你处于逆境的时候,你依然是可以反击的!每个人都会承受痛苦,挫败,失意的打击,但是,你可以选择放弃,也可以选择向命运反击,只要你承受得起各种打击,并不断向前!出拳!命运会被打倒的!

因为这本书是作者本人的亲身经历,所以,细节写得格外真实,我看到马丁的生活有更多的打击,但是,他依然在不断出拳,不断的奋斗,这种精神力量改变了我,因为我知道哪怕眼前很黑暗,但是,我只要继续努力,只要不断的出拳,我有一天会赢的。所以,我有着较一般人更强的韧性。我失意受挫了,不会借酒浇愁,也不会抱怨他人,更不会崩溃,我总是寻找向命运出拳的机会!这是我和周边很多人不同的精神特质,我学到了马丁 伊登身上乐观进取的精神。

而周围的很多人放弃了,退缩了,或者用打牌,赌钱,喝酒来应对……而我依然像马丁一样对命运竖着中指,在承受重击的时候,不断的出拳……慢慢的我赢的机会越来越多,人也更自信了!

这本书给我的另外一个启发是,你可以学会一切东西,只要你愿意,你可以自学会一切,哪怕你对某件事情一无所知,哪怕你像马丁一样出身卑微学历低下,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像马丁一样去图书馆借一堆书来学会它,就像我心目中的这个英雄一样:从一个粗鲁无知的工人,最后自学成为一个知识渊博思想深刻的学者,一个举世闻名的作家。

我把这本书推荐给每一个身处逆境的年轻人。当你快要倒下的时候,可以去看看马丁的故事!希望你同样能从这个勇士身上吸取到精神力量,当你在人生的拳击场上快要倒下时,你要再战一回合……直到胜利!而你只要不断努力,你最终会赢得一切的!

第七本:《美好人生的挚爱与告别》

这本书,说实在的,如果不是我信任的好朋友推荐,我是绝对不会读的!!因为看书名,感觉太小资太做作太于丹老师太安妮宝贝了,其实呢,内容极好,三观极正,我看了后三观尽碎,如果列出改变了我三观的10 本书,这本书绝对算得上!我现在还时不时的重读一遍。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书商起了这么一个做作矫情的书名,只能说,出版社太会作死了!

这是一本讲极简生活和素食的书, 看完这本书后,我更加喜欢极简主义和素食了,作为一个极简主义者,有喜欢极简的朋友问我推荐什么书时,我都会推荐这本书名极其做作矫情的书,哈哈哈哈^_^

好吧,再介绍下里面极好的内容吧:

《美好人生的挚爱与告别》里的主人公其实是一对长寿的美国夫妇,这本书并不是小说,而是两人生活的真实记录。

男主叫斯科特 聂尔宁,活到 100 岁,女主海伦活到 92岁,他们是一对知识分子,但是他们的生活方式相当简单淳朴,可以说是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就是在他们的故事里,我才明白什么饮食方式是最好的。

斯科特三十多岁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才华横溢的经济学教授了,美帝在二三十年代还有邪恶的童工制度,黑人的权益自然也无从说起,斯科特是一个很有正义感的人,为童工和黑人奔走呼告,这让他得罪了保守的权势当局,最后两次教职被革除,还被排挤弄得名声扫地,连写作和发表文章的空间都没有。

可以说这是一个勇士的悲伤故事,但是后来男主遇到了女主——大美女海伦,这是一个24 岁的白富美,45 岁的男主基本处于失业状态,和她一见钟情,并迅速拿下——兄弟我膝盖发软,海伦是一个在音乐和文学方面都很有才华的女孩儿,敏感聪明。

他们都厌倦大城市的生活,就凑齐手上的钱买了一块荒芜的地,开始凭自己的双手劳作,用铁锹,柴刀硬生生的开始了田园生活,他们建石头屋子,种植庄稼,过自给自足的生活……

他们需要什么东西,就尽量自己制作,食物都是自己种植的,尽量不买市场上的东西,他们白天劳作,吃素食,晚上看书写作,过得自由自在,还利用这块地上的枫叶树,制作并卖了很多枫糖——甚至写出了一本专业的制糖著作,并在多年内成为最佳教材,他们凭这些实现了财务自由。

农闲的时候,他们就去各地演讲,宣传自己的社会主张,还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书——别忘了男主以前可是经济学教授,畅销书作家。

对于有减肥需求的朋友们,我强烈推荐这两位简单好用的减肥方法:吃天然的食物,不吃肉,每周末白天不吃饭,只喝水,同时坚持运动和劳作,只在晚上才吃一点东西。

每年他们还抽十天时间,什么都不吃,只喝水,目的是让肠胃系统好好休息,毕竟我们大部分人每天都把肠胃塞得满满的从不休息,其实挺病态的。

这种轻度的禁食方式,其实也是很好的减肥方式,很多人一提到禁食,就说乔布斯也禁食,然后 56 岁就挂了,我总是说,乔布斯 56 岁挂了,和他禁食并没有多大关系,毕竟乔布斯工作强度大,压力大,而同样是禁食减肥的这对夫妇,男主活到 100 岁,还是因为不想活了——不想在病床上没有尊严的被医生和医疗器械摆布,所以他选择了最后一个月只喝清淡饮料和水,慢慢绝食,自愿安乐而死。

而女主保持这种生活方式,也活到了 92 岁,所以,适度少食禁食其实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很好的让肠胃系统好好休息的方式,学会控制食欲,定期禁食,其实是能促进健康长寿的,当然要循序渐进,根据自己的感受,一步步小心来,想尝试的胖友们,可以多百度相关知识,再慢慢探索尝试。

实际上,我自己也尝试过禁食,结论是:温和的有控制的禁食,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不但可以减肥,还可以调整身体进而变得更健康,甚至皮肤都能变得更好。而且禁食期间因为不用消化食物,头脑运转速度加快,效率奇高

总之,这本书三观极正,内容极好,但是被这书名给耽误了。人不可貌相,书也不可只看书名啊!!

第八本:《围城》

这本书是中文里的珍宝,我一直觉得它是中文里语言最优美,最幽默有趣的。这么说吧,如果你靠中文写作维生,这本书你都没看过,甚至没看过三遍,我觉得你真的是亏大了。如果你说你的文笔很差,我一点都不奇怪。中文里现在两个嘴皮子和文笔都极好的人:崔永元和韩寒,都是这本书的忠实铁粉,我也是这本书的铁粉,已经看过不下 10 遍了。

这本书是大学者钱钟书先生写的唯一一本小说,背景是描写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群体,语言风趣幽默,对各色人等描写极为生动,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具有两大意义:

1,文风的熏陶:

不谦逊的说,我如今的文笔不错,我写的很多文章读者都说看着不累,甚至还挺幽默风趣,我觉得很大一部分功劳就是拜这本书所赐,当然我也喜欢王小波王朔罗素等人的作品,但是,论我看的书里面,看的遍数最多的还是这本《围城》,那种语言风格的自然灵动,幽默有趣,是其他书难以企及的。无论你是想做新媒体写作,还是想成为记者作家,又或者是想做视频想把口才练得更好一些,我觉得你都应该去看看这本《围城》,不是一遍,而是至少看三遍。

2,围城心态:

正如书名所说,人生就像围城,无论是职业,婚姻大都如此,外面的人想冲进来,里面的人想冲出去,反反复复,没有终了……哈哈哈哈,这很讽刺,也很疯狂,但是,这就是现实生活。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对一些事情期望过高,无论是恋爱还是职业,你也许会期望永垂不朽,但是你这样多半会失望受伤,其实更理性的想法是用平常心去面对。

你以为会永垂不朽的爱情,也许不到一年就以狗血的分手结束。你觉得此生就认定的职业,也许过了两年你就觉得不合适了,与其这样期望过高,还不如用平常心去面对更好,享受当下,好就继续,不好就准备撤,有这样理性的心态,失望也不至于心态崩溃去跳楼寻死,因为你有平常心,至少为将来可能的失望留有余地,这样一来,当血淋淋的失望来临时,你心理上也有一个准备,不至于让自己的心态失衡,这样倒也不失为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可以用到恋爱,职业,交际,生意等所有的生活方面。

第九本:《人生的智慧》

这是德国大哲学家叔本华的成名之作,一般来说,哲学家的书,你看了之后都会想揍他们,因为一般都晦涩难懂,但是,叔本华的文笔极好,看起来一点都不累,整本书既深刻又直白,整本书里到处是诸如”性欲,是欲望中的欲望“这样的金句,整本书对人生主要问题,比如健康,金钱,名声等问题都洞若观火,论述得那叫一个明明白白,反正我看过的哲学书里,很多哲学家的东西我看了都想扔掉,但是罗素和叔本华的书,我看了之后都大呼过瘾。

这里摘录一下这本书里关于人生幸福最核心的三个观点:

1,自身

叔本华认为,人生的幸福,取决于自身,财产,名声三个部分,其中自身的健康,智力,感受力是第一位的,举例而言,看同一部剧,聪明的人就比傻瓜看了感受得更多,虽然他们处于同样的环境,看了同样的东西,前者收获就是更多,后者因为其自身浅薄平庸,了解的就有限。再比如,一个健康的普通人,也好过重病缠身的国王,因为普通人自身安康愉快,而国王虽然拥有一切外在的,但最基本的健康没有了,也就不幸了。

所以,叔本华很看重本身的健康和学识,我觉得这个观点很正确也很犀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最聪明的选择是:优先把精力投资在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头脑上,这样才是最明智的,这是人生的第一大任务。

2,财产

叔本华认为身外之物的财产是第二位的,当然作为一个富二代,他这样说也在情理之中。我也认为如果你给我一个亿,然后让我浑身是病,我也会宁肯不要那钱,而要身心健康,当然,最好的情况肯定是身心健康,腰缠万贯了。

他认为在财产上,富人比穷人更有头脑,因为穷人认为穷是常态,他们都习惯了懒得挣扎了,而富人认为穷是病态,所以,富人对贫穷会很警惕,会千方百计避开贫穷,富人因此有更多机会远离贫穷不幸,富人有钱的时候会千方百计投资增值,他们有本金和利息的概念,因此他们有更多机会不被金钱奴役。

而穷人呢,即使遇到飞来横财,也只是知道挥霍消耗,而不懂得投资,他们往往没有最基本的本金金额利息的概念,这导致穷人更容易贫穷不幸,我觉得这都说到了点子上,可谓眼光毒辣。

叔本华认为,人没有财务自由之前只能靠出卖自己来维持生计,不得不做那些平庸无聊的工作日夜辛劳,这是人生不幸的第二大陷阱。而拥有一定的财产,就可实现自由免于被他人经济奴役,那样,你就可以在每天早上爬起来就宣称:今天我属于我自己!哈哈哈哈!我觉得这说的很在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想方设法实现经济独立,是人生的第二大任务。

3,名声:

叔本华认为,人不应该过于看重他人的看法,不能被社会虚荣奴役,如果你过于看重他人的看法,你就不自由了,你就等于在说,别人的想法比自己的想法更重要,这很傻,他认为相对于自身和财产,名声是第三位的,是相对没那么重要的。

他认为人类堕于不幸的一大原因往往是因为名声和虚荣,因为自身吃喝拉撒和财产的需求都是可以量化的,可以满足的,而由虚荣引发的排场浪费是永远无法满足的,虚荣排场是无底洞,这是人类不幸的巨大根源。

作为一个谨慎小心靠着遗产实现财务自由的遁世者来说,叔本华对人际关系是比较排斥的,或者说是比较冷淡的,这让他从俗世中摆脱出来,过得更自由幸福。

虽然我认为他有点社恐,或者说过于遁世,但是,对他不过分在乎世俗看法,思想独立这点我是很敬佩的,某种程度上,我们今天生活在现实社交里,同时也生活在社交媒体上,对他人的看法就更在乎和敏感了,很多时候也过于看重了。这给我的启发是:适度和这个世界保持距离,保持思想的独立会过得更自由开心。我希望以后不花过多的时间在社交上,和社交媒体上,多生产价值,而不过多的追求虚荣名声,以及避免为虚名而过多纠结,争吵和浪费时间,这是我看这本书的感悟之一。

总之,我看这本书的最大感悟是:人生自由幸福很简单,无非是做好这三件事:无论如何都要保持身心的健康和智力的敏锐,这是第一位的,其次,尽量保持经济独立,不成为他人的经济奴隶,这也相当重要。第三,就是保持思想独立,不为虚名排场所累。

第十本:《富兰克林自传》

看富兰克林的自传,你真的会感叹,就这么个一文不名,只上过一年学的穷孩子,怎么就一步步成为了一个举世闻名大人物了呢?而且,这是一个文艺复兴式的巨人,他同时是一个企业家,作家,科学家,发明家,外交家,一个只上过一年学的人,一个上学还没韩寒多的人,怎么能获得如此惊人的成就呢?不过,看完他的传记,你就明白了,他取得成功也是必然的。

他的自传故事很有趣:他是一个好人,他的善良在自传中多有体现,正应了那句好人有好报的古语,这给我了安慰,因为你在现实里有时会发现好人是会吃亏的。作为一个为生计奔波的印刷工人,他工作期间就看了很多书,毕竟每天都在排版书籍,他是一个自学成才的高手,并且善于学以致用。

我觉得这本《富兰克林自传》最有教益的一件事,就是看他培养自己美德习惯的方法,书里是这样介绍的:他年轻的时候觉得自己性格有缺陷,于是就排列出了一些自己认可的美德或者说是好习惯,我觉得这个做法,很值得我们大部分人效仿。

之后,他就开始实施这套拥有这 13 个美德的方法: 他要求自己连续7 天检查一个美德,看自己在践行这一美德戒律时的情况,看自己每天的言行是不是符合这些美德,一旦错了,就做一个记号,严防死守自己破戒犯错。

一个星期之后,他会再检查另外一个美德,循环往复,全年不断,他还为此做了一个笔记本。这种从阅读中获取知识,并结合现实应用验证的方法,让底层出生的富兰克林成为了一个勤勉,富有,知识渊博,广受欢迎的伟人,他只上过一年学,却获得了惊人的成就,老年的时候,他回忆这一方法时感慨道:“我这一生幸福平安,除了上帝的保佑,就是靠的这一方法。”

下面是富兰克林著名的 “十三条美德”。

1 节制。食不过饱,饮酒不醉。

2 沉默。说话必须对别人或你自己有益;要避免无益的聊天。

3 生活秩序。将每一样东西放在它们应该放的地方;每件日常事务应当有一定的时间。

4 决心。做应该做的事情;决心要做的事应坚持不懈。

5 俭朴。花钱必须于人于己有益;换言之,切忌浪费。

6 勤勉。不浪费时间,只做那些有用的事情,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动。

7 诚恳。不欺骗人;思想纯洁公正;说话也要如此。

8 公正。不做害人的事情,不要忘记履行对人有益而且又是你应尽的义务。

9 中庸适度。避免极端;要容忍别人对你应得的处罚。

10 清洁。身体、衣服和住所力求清洁。

11 镇静。不要因为小事或普通的、不可避免的事故而惊慌失措。

12 贞节。除非为了健康或生育后代,不常进行房事,永远不要房事过度、伤害身体或 损害你自己或他人的安宁或名誉。

13 谦虚。仿效耶稣和苏格拉底。

希望大家都能从富兰克林的方法里有所启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