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X片 | 学习读片前的准备
胸部X片(简称胸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影像检查,主要借助X射线穿透人体进行直接或间接转换成像。胸腔结构之间的密度差异以及X线成像的对比度使胸部可视化成为可能。为了更准确地解读胸片,需要判断胸片是否符合标准,熟悉胸部正常解剖,了解各类异常的征象。
在这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放射学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
01
//CR和DR是什么?区别在哪里?
计算机化放射成像(Computed radiography,CR)应用可重复使用的磷荧光板来记录影像,它可以在非常宽的曝光范围内产生可诊断的影像,但曝光后要将磷荧光板置于阅读器中逐一读取获得影像。CR属于X线间接转换技术,多重成像比较耗时,因此CR目前主要应用于床旁胸片。
工作流程:X线→被照体→磷荧光板→激光阅读器→光电倍增管→转换器→工作站(后处理)→储存
数字化放射成像(Digital radiography,DR)基于平板X射线探测器直接采集影像,减少了读取的过程,除此之外,DR的探测器是以硒为基础的,具有更高的量化效率,是以后的发展方向。
工作流程:X线→被照体→探测器→转换器→工作站(后处理)→储存
02
//基本的投照体位有哪些?
①后前位
(posteroanterior view,PA view)
投照体位:X线从患者背后穿透,患者前胸紧贴探测平板,双手背于髂骨上,肩部下垂,上臂内旋(拉开肩胛骨),头稍后仰。临床上常规采用后前位(正位)。
气相:深吸气后屏气
焦点:第五胸椎水平中点
②前后位
(anteroposterior view,AP view)
投照体位:X线从患者胸前穿透,患者后背紧贴探测平板,其余同PA。此体位常用于无法站立的患者。
气相:平静呼吸后屏气
焦点:第六胸椎水平中点
③侧位(lateral view)
投照体位:患侧立平板前,患侧紧贴平板,两臂屈肘高举,交叉抱头,前后胸壁置于平板内缘。
气相:深吸气后屏气
焦点:第五胸椎前后中点
03
//为什么常规使用后前位而不是前后位作为正位胸片的投照体位?
后前位PA
前后位AP
①后前位的心脏放大率较小
我们所观察到的X线影像实际上是由本影和半影组成的,半影越大,放大率越大,影像越模糊。半影大小由焦点、被照体和平板之间的距离决定的。
心脏是解读胸片的关键之一。前后位时心脏到平板的距离增加,同时焦点到平板的距离缩短,导致放大率较大,半影也较大,因此前后位的心脏影像会比实际更大更模糊,进而影响临床判断。但如果病灶靠近背部,使用前后位成像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②后前位的直立状态使膈肌位置降低
直立状态时的重力因素使膈肌位置降低,便于患者深吸气,以减少膈肌对肺野的遮盖,利于判断;前后位一般为仰卧状态,影响患者的深吸气功能。
③后前位成像时后肋间隙较大
人类骨性胸廓的解剖特点是后肋间隙较小,肋骨密度较高,而前肋间隙较大,肋骨密度较低。后前位时后肋离平板较远会使后肋间隙相对放大,从而减少后肋对肺部病变的掩盖。
④后前位可降低对射线敏感器官的辐射
射线的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后前位时射线从背后穿透人体,可增加甲状腺、胸腺、乳腺和晶状体等射线敏感器官与球管之间的距离,以增加防护。
04
//胸片上深浅不同的颜色提示什么?
颜色越深,X线穿透越多,提示该区域结构密度越低;反之,颜色越浅,X线穿透越少,提示该区域结构密度越高。
白色=高密度(金属、骨)
灰色=中密度(液体、软组织)
黑色=低密度(空气)
参考书籍:
[1] Kinesiology of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 Foundations for Rehabilitation
[2] Functional Anatomy:Musculoskeletal Anatomy, Kinesiology, and Palpation for Manual Therapists
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如有侵权,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