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兴起的市民生活,不只存在于北京与上海,老济南同样存在

老济南城

提及文化设施,今天的中国城市,无论是一线大城市,但是十八线小县城,都或多或少地有书店和图书馆等文化设施,亦或是各种风格的公园。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都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着城市文化设施的影响,感受着一个城市独特的文化氛围。每一座城市都有独属于自己的城市文化和市民生活。城市之所以对人有巨大的吸引力,除了其充足的工作机会与高昂的薪酬之外,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它拥有丰富的文化设施,这能为市民的文化生活提供丰富的营养。所谓的市民文化,并不是指一种可以言明的具体的文化种类,而是一种隐性的、无法以某种特点概括的的,整个城市的一种整体文化氛围。

一、现代城市文化设施的兴起

老舍笔下所描绘的那座古老而美丽的济南城,让人印象深刻。在民国时期,老城济南还是近代北方一座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其经济的繁荣发展也带动了济南市民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

济南,坐落在山东中西部,是山东省会、交通枢纽与北方重镇。早在1905年,济南就出现了第一家可以供民众阅读休闲的“阅报馆”。1906年,济南城内又增设8家阅报馆。至1934年,全济南的大型读书阅报馆与小型阅报处加起来有近20处,属于各社区街道的民众教育学习场馆更是接近100处。

1909年,山东省立图书馆在济南大明湖附近正式成立,这是全山东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其藏书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图书馆内除了没有今天的科技手段之外,该有的藏书室、读书室、自然山水景观等应有尽有。当时的山东尚且没有博物馆,图书馆内还有专门用以展现文物的地方,算是山东省博物馆的前身。

民国时期的省立图书馆

1904年,在济南新开发的商埠内出现了济南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公园,因地处商埠,故名“商埠公园”。与固有的私家花园不同,新式公园是真正的现代性公园,是对全民众开放的休闲场所,公园内设有活动广场,广场里还有一定的运动器械。民国成立后,商埠公园改名“中山公园”,济南中山公园内还有各种各样的中西餐馆,为游客提供可以休闲吃饭的场所。

今日济南中山公园里的旧书市场

总而言之,无论是公园还是阅报处、图书馆,古老的济南城在近代化的进程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鲜事物与全新场所、设施。这些文化设施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老济南市民的精神生活,也为济南市民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前提与基础。

冬天的中山公园

二、济南城内的市民团体

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最大的区别可能就在于,古代社会的人大多是进行“个人性”活动,除了明清时期因商业发展而出现的大量商团、同乡会组织外,很少有其他性质的社会团体。在这种极度分散的情况下,很难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市民文化。但在近代的济南城内,各种社会团体与组织层出不穷,这促成了大量个人加入到团体当中,进而推动了市民文化的形成。

五四运动后各种社团组织层出不穷

在各种社团组织当中,历史最为悠久的还是济南的各种商业团体组织。随着近代化进程的加快,商业团体也逐渐规范化,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组织章程与规则。由于许多大商人同时也具有士绅的身份,使其在政治与经济领域都极富有优势,在各种社团组织之间处于领袖地位。而济南商会也凭其巨大影响力,在济南城内推动市容整顿、卫生管理、慈善救济等事业的发展。

除商业组织外,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孕育了大量工人。自五四运动之后,济南工人在革命党人的组织之下,与全国工人一道,开始参与大量的社会运动,并自发建立起许多工人组织。

近代山东各种社会运动层出不穷

此外,济南城内还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社会团体,例如妇女团体、社会运动团体、社会改良团体、文化与学术研究团体、慈善团体等。种种社团组织的成立与发展,都意味着济南百姓开始摆脱之前的个体状态,广泛地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去,其规模与影响虽远不及上海等大城市,但却从中展现出济南民众现代意识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三、市民文化的深层剖析

无论是空间意义上的现代城市设施的出现与兴起,还是以人为中心的各种社会团体组织的出现,都为济南民众参与社会生活,并形成相应的市民文化提供了条件。有人或许要问,近代许多城市都出现了这样的设施与社会团体,那么济南有什么特别的呢?

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山东整体的文化氛围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这就使得在西方文化全面进入中国的情况下,一贯坚持儒家伦理的山东处于相对保守的状态。但济南城所处的地理位置有特别重要,是南北往来的交通枢纽,又是整个山东的城市中心,所以这又决定了它必须得接受西方文化的进入与影响,大量现代化设施、文化与洋货也无可避免地进入到济南城内。西式经济的运营模式与山东一惯遵行的“儒商”文化和“重义轻利”价值理念是相违背的。就是在这样的矛盾之下,济南民众的观念逐渐由原先的“重义”转变至正确看待义利关系,也开始产生强烈的竞争意识。

山东2018年儒商大会

除了经济与商业层面,济南民众也开始大量参与社会活动,无论是去图书馆、公园读书休闲,还是参与各种社会团体与社会组织,都已经开始放弃原先的以个人为中心的生活方式,也不再坚持“不群不党”的儒家观念。他们开始大量参与社会活动,并对社会问题与社会运动保持密切关注,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十分接近西方的“公民社会”。

济南市民生活

文史君说

近代济南市民的生活与帝制时代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意味济南市民文化也整体发生了变化。作为一直以来严格奉行儒家文化的地方,济南市民在近代文化的冲击下开始对社会与公共事件予以更多的关注。其实,近代民众文化与古代最大的区别之一,就在于民众是否对国家、社会给予足够的关注,并参与大量社会运动。

参考文献

谷学峰:《近代济南市民文化研究(1904-1937)》,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王音:《近代济南商会初探》,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作者:浩然文史·小太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