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锤!外卖餐盒竟发现微塑料

据相关报道,每年有大量的微塑料会进入人体。微塑料是什么,它对人体有什么损害?这篇文章会告诉你答案。

微塑料的定义

什么是微塑料?微塑料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不规则塑料颗粒。在衣、食、住、行中,微塑料都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外卖包装中的微塑料

外卖包装,是年轻人接触比较多的塑料包装之一。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中国外卖客户数量达到3.58亿人,其中大约70%的年龄在30岁以下。这其中又有60%是白领,平均每周订购频率为4-7次。

今年4月新鲜出炉的由外籍教授Oluniyi Fadare,中科院及广东药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一项研究的成果显示表明,我们每天接触的一次性塑料包装中存在微塑料颗粒。

这项工作调查了用于食品包装,快餐交付和水消耗的新型塑料产品中,微塑料或纳米级塑料的存在和数量。通过光谱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盛放外卖、饮用水的塑料包装中存在制造过程中无意添加了塑料碎片。这项研究基于各种形状的颗粒,比前人所做的(基于固定形状)要更贴合实际情况。

百、十微米级别微塑料光谱分析 来源:Chemosphere

圆形的容器(用来盛汤、饭的)每个平均含有12毫克微塑料,每个长方形的塑料容器(一般的外卖包装)平均含有38毫克微塑料,而每个一次性杯子则含有3毫克的微塑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们每天用的外卖饭盒和一次性杯子里,居然有这么多微塑料。

同时,这项研究表明,微塑料和纳米级塑料十分容易分离。通过简单的水洗,塑料容器就会释放出尺寸大多小于50nm的颗粒。也就是说日常生活中,在爷爷奶奶把塑料瓶洗干净,再次灌入凉白开的时候,水中很可能已经融入了微塑料。

今年,发表在《有害材料期刊》第253期的文章专门调查了中国石家庄,青岛,成都,杭州和厦门的数个供应商供应的不同外卖容器的微塑料含量。结果显示:在PP,PS,PE和PET四种塑料材料中,在由PS制成的容器中发现了最高的微塑性密度。随后是PE,PET和PP。

外卖容器中有两种主要的微塑料来源,即大气尘埃和容器内表面剥落的颗粒。PS容器的松散结构和粗糙表面很可能导致容器中含有更多的微塑料。根据外卖容器的微塑料含量和白领的外卖订购频率,假设一餐的进餐时间为20分钟,使用一个外卖容器,则一个人每周摄入的微塑料量为12到203个。

另外,此报告还指出,用冷水冲洗和用热水冲洗导致的微塑料从容器上剥离的程度相差不大。这表明送餐过程相似的热水和摇动处理对取出容器的微塑性含量没有显着影响。这意味着温度(冷或热)和食物容器的晃动,不会影响我们摄入塑料。记得上文说的爷爷奶奶灌凉白开吗?这一补充的意思就是:灌入同等量的热水,并不会在我们微塑料摄入量上带来太大的差别,塑料材料本身带有的微塑料才是应该重视的重点。

需要注意的是,现在还没有研究说明油炸食物以及炒菜常用的油,对微塑料的渗出到底有何种影响。这一部分,亟待研究证明。

磨砂洗面奶——塑料微珠

塑料微珠是微塑料中的一种,直径小于2毫米,是海洋塑料污染的重要来源物。

前几年风靡全国的磨砂洗面奶,就是塑料微珠的重灾区。包括妮维雅和露得清在内,它们都曾用塑料微珠作为成分放入洁面乳中——就是那些搓不掉的,洗完会附在手上的小型颗状物。企业宣传这些微珠提供按摩、去角质的作用,然而,它们很容易被呼吸系统吸入的事实也是不可忽略的。好消息是,这两年日化用品对塑料微珠的使用已经大大减少。

来源:搜狐

在我国出台相关规定之前,国际上已经有至少18个国家或地区(英国,美国,台湾地区等)禁止了日化产品中含有任何塑料微珠的成分。在我们国家,今年1月份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俗称“新版《限塑令》”)中,对于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也提出了到2020年底禁止生产,到2022年底禁止销售的规定。相信,随着国家的一系列政策的后续实行,这些含塑料微珠的商品将会消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来源: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但这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已经离微塑料及其相关健康危害越来越远了呢?并不是!请听我娓娓道来。

海洋及海产品中的微塑料

众所周知,海洋中含有大量微塑料,而这些微塑料,进入海洋生物的身体后,又经食物链传递到人体中。

来源:YouTube 曼食慢语 Amanda Tastes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委托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进行过一项针对微塑料的综合研究。研究显示,在食物中,甲壳类海鲜、啤酒和盐的微塑料颗粒含量最高。据华东师范大学于2015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在他们收集到的所有食盐样品中都含有“微塑料”,尤其是海盐,每公斤中超过550块微塑料。

按照每天6克的食用量来计算,一个吃海盐的人一年吃下的微塑料总量超过1000块。

来源:搜狐

根据华南农业大学今年(2020年)进行的一项研究,在广东东南方的海域,测出的微塑料密度是8895个/m3。这些微塑料会轻易通过呼吸系统进入海生生物的体内。当然北方海域也不例外,今年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发表的报告指出,渤海、北黄海和南黄海海域平均每千克贻贝分别含有171.80、123.60和72.00个微塑料,三个海区的微塑料丰度依次为:渤海>北黄海>南黄海。

喜欢吃海鲜又害怕摄入大量微塑料的同学,以后可以参考出产地来为自己选海鲜时的决策作参考。

自来水和空气中的微塑料

你可能会说,我不吃海鲜总行了吧!但是摄入微塑料的一个更主要的途径是饮用水。纽卡斯尔大学的报告称,人类摄入微塑料的最大来源是饮用水,世界范围内的瓶装水、自来水、地表和地下水中都含有微塑料。

全球人均每周仅通过饮用水就会摄入1796个塑料微粒,按重量算这些塑料微粒约为5克,每年的总摄入量在250克以上。

来源:河北省胸科医院

尽管各国塑料污染的情况有所差异,但几乎没有任何地区能置身事外。其中,美国的自来水取样中,94.4%都含有塑料纤维,平均每升水中含有9.6根纤维;而在欧洲地区,72.2%的取样水含有塑料纤维,平均每升水中含3.8根塑料纤维。

我们每天呼吸着的空气中,居然也含有微塑料。2019年巴黎理工学院的一份报告指,在位于距巴黎市中心约10公里的大学屋顶上收集的室外空气样本中,每立方米空气含有0.2-0.8个微塑料颗粒。而此地的室内平均颗粒浓度则比室外高,在3-15颗粒/m3的范围之间。出人意料的是,一个监测点检测出了250微粒/m3的惊人数值。而在我们中国,情况可能要更严峻一些。每天,研究人员在广东东莞市的室外空气中检测出175-313个/平方米的微塑料密度。而在室内环境中,污染更严重,范围是每天每平方米523-3673个。

饮料与其塑料容器中的微塑料

一项今年发表在《总体环境科学期刊》的研究首次揭露了饮料中微塑料含量的情况。研究者在墨西哥沃尔玛购买了总计57种饮料样品,涵盖27个不同品牌。其中2个品牌的4个样品是冰茶,10个品牌的19个样品是(其他)软饮料,2个品牌的8个样品是能量饮料,13个品牌的26个样品是啤酒。

来源:Ken Research

结果显示,在100%的冰茶样品中,都检测到了微塑料颗粒,每升中约有3.4个微塑料颗粒。而在19个(除冷茶外的其他)软饮料样品中,有16个样品(84.2%)检测出微塑料,每升中约有3个微塑料颗粒。在测试的8个能量饮料样品中,有5个样品(62.5%)检测出微塑料,每升约有4个颗粒。

在这其中,啤酒中监测出最高的微塑料含量。26个啤酒样品中,共有约152个微塑料颗粒。其中,三个样品发现了惊人的15-28个微塑料颗粒/ L的数据。发现的绝大多数微塑料为纤维(93.42%),其余为碎片(6.58%)。与其他饮料产品的结果相似,微塑料颗粒最常见的颜色是蓝色,其次是红色,棕色,绿色和黑色。在所有检测到的微塑料中,小于1毫米(69%)的微塑料占主导地位,其次是1-2毫米(23%)的微塑料。

来源:威斯康辛公众电台

这些微塑料是从哪儿来的呢?2018年,明尼苏达州邓伍德科技学院的Kosuth教授等人的报告指出,在美国,用于饮料生产的市政用水是含有微塑料的。因此,淡水可能是饮料产品中微塑性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另外,饮料行业的微塑料污染可能是源于操作和生产过程。研究表明,新型塑料包装可能是人类直接接触微塑料的重要来源。

微塑料的危害

事实上,国际上并无通识或研究表示微塑料会对人体健康有什么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塑料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在体内,即使是通过消化系统,被人体直接吸收而产生危害的可能性很小。

然而,人们担心塑料微粒的主要健康风险可能来自于它富集/吸附的各种污染物,比如在海洋中吸附的二噁英、多聚联苯等。英国的一份报告推测,添加剂和污染物吸附到海洋微塑料中后,会转移到人体组织中。

塑料生产时使用的添加剂,比如塑化剂、BPA(双酚A)等。一些人亦担心它有可能进入人体器官和血液系统。不过,这些都只是人们的担忧,还没有科学证据。而且“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资料显示,微塑料带来的BPA等有毒物质摄入,占人体的总摄入不足0.5%。

来源:ResearchGate

Microplastic formation 微塑料形成

Biofouling 生物污染

Contaminant sorption 污染物吸附

Trophic transfer 营养转移

Skin irritation 皮肤刺激

Respiratory problems 呼吸道疾病

Cardiovascular disease 心血管疾病

Digestive problems 消化系统疾病

Reproductive effects 生殖影响

Cancer 癌症

此外,研究表明,吸入或摄入微塑料或能改变人体肺部和胃肠道内的微生物结构,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连锁反应。微塑料原则上可以通过人类的胃肠系统转移到淋巴循环系统,还可以通过胎盘被未出生的婴儿吸收,并且可以通过肺部被人体吸收,最终造成免疫系统的反应,影响身体细胞健康。微塑料的成分可能会发挥局部颗粒毒性作用,而且产生累积效应。

直到现在,人类仍然不完全了解微塑料如何与人体组织相互作用。但是也不必因噎废食,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在于引起焦虑,而是提供更广阔的视角,给大家从不同角度了解微塑料的机会。

微塑料虽然还没有被证明对人体有多大的害处,但是它对人体很基本上不可能有好处。减少塑料用品使用,微塑料摄入也会降低。人们的生活与微塑料的密切程度,比现有报告研究出来的要更密切,必须给予微塑料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足够的评估和关注。即便你不是环保主义者,为了自己的健康,我们也建议,从今天做起,少用塑料瓶,用玻璃水壶,或者别的更环保,非一次性塑料的容器,减少饮用一次性瓶装水,减少微塑料摄入,从自己做起。

参考文献

[1] Dawson, A.L., Kawaguchi, S., King, C.K., Townsend, K.A., King, R., Huston, W.M. & Bengtson Nash, S.M. 2018, "Turning microplastics into nanoplastics through digestive fragmentation by Antarctic krill", Nature communications, vol. 9, no. 1, pp. 1001-8.

[2] Du, F., Cai, H., Zhang, Q., Chen, Q. & Shi, H. 2020, "Microplastics in take-out food containers",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vol. 399, pp. 122969.

[3] Fadare, O.O., Wan, B., Guo, L. & Zhao, L. 2020, "Microplastics from consumer plastic food containers: Are we consuming it?", Chemosphere, vol. 253, pp. 126787.

[4] Gasperi, J., Dris, R., Mirande-Bret, C., Mandin, C., Langlois, V., & Tassin, B. 2019, "First overview of microplastics in indoor and outdoor air."

[5] Koelmans, A. A., Mohamed Nor, N. H., Hermsen, E., Kooi, M., Mintenig, S. M., & De France, J. 2019, “Microplastics in freshwaters and drinking water: Critical review and assessment of data quality”, Water Research, 155, 410-422. doi:10.1016/j.watres.2019.02.054

[6] Kosuth, M., Mason, S.A. & Wattenberg, E.V. 2018, "Anthropogenic contamination of tap water, beer, and sea salt", PloS one, vol. 13, no. 4, pp. e0194970.

[7] Prata, J.C., da Costa, J.P., Lopes, I., Duarte, A.C. & Rocha-Santos, T. 2020, "Environmental exposure to microplastics: An overview on possible human health effect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vol. 702, pp. 134455

[8] Shruti, V.C., Pérez-Guevara, F., Elizalde-Martínez, I. & Kutralam-Muniasamy, G. 2020, "First study of its kind on the microplastic contamination of soft drinks, cold tea and energy drinks - Future research and environmental considerations", 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vol. 726, pp. 138580.

[9] Wang, T., Zou, X., Li, B., Yao, Y., Zang, Z., Li, Y., Yu, W. & Wang, W. 2019,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source apportionment and diversity of microplastics: Taking floating microplastic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s an exampl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vol. 245, pp. 965-974.

[10] Zhu, L., Bai, H., Chen, B., Sun, X., Qu, K. & Xia, B. 2018, "Microplastic pollution in North Yellow Sea, China: Observations on occurrence, distribution and identification",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vol. 636, pp. 20-29.

-End-

感谢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阿拉善SEE)提供资金支持。本文内容及意见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与阿拉善SEE的立场或政策无关。

作者:鹿    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