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引子与引经药

药引与引经药主要具有“引导”作用的中药或药食两用药。

严格地说,药引包含引经药。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理论上引经药比较严格地受到了经络学说和归经理论的影响。而药引则多不受经络理论的限制,而作用更广泛。

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药引与引经药的目的没有太大的不同,除了具有“引导”作用外,还有协助诸药增效、减毒、解毒的作用。不过在应用方式上则有明显的不同。

引经药多用在方剂中,因其在处方中的地位不同而分别具有不同作用。一般多作佐使药应用,可引导诸药直达病所,以增强临床用药的针对性;其次作辅助药用,可以增强方中主药的疗效。不过也有一些引经药兼作方剂的君药,在方剂中发挥主要作用,如小柴胡汤中的柴胡,九味羌活汤中的羌活等。

药引在临床应用中,不像引经药在方剂中既可作佐使药,又可作君药,它虽然一般只能作使药,但它的临床应用要比引经药普遍得多,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宋代推广局方运用时,以及金、元以后医家所创制的方剂,常列有药引。总的来说,药引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多为中成药随症加减用药,二是为汤剂煎煮时临时加用之药或饮用时所加之药,三是多为药房所不贮,患者自备之药。另外药引的使用方法有如下几种方式:

一是同方一起煎煮服用,此法最常见。

二是引药单煎取汁,送服主药或成药,如生姜汤常用于送服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脘腹冷痛等病症的中成药通宣理肺丸、理中丸或是中药汤剂。一般用生姜3~5片,水煎取汁,温热送服中药即可。与生姜汤类似的还有稀米汤、蜂蜜水、葱白水、大枣汤、淡盐水、竹叶水等。

三是药引煎汁作溶媒(如芦根)。四是液体药引直接以汁兑服。医学教育网

药引,也叫引子,是指医师根据患者病情所开处方内药物性质和需要,加入药剂中同煎或另制成汤汁送服成药,是传统的好方法。

01

药引子的功能有:

1. 增强疗效

如服银翘解毒丸加鲜芦根两段送服,因原方中有芦根,若以干芦根合服,只增加药量,若以鲜品煎汤,疗效好,送服丸药,可提高疗效。

2. 引申用药范围,扩大治疗内容

由于中成药处方固定不变,在相当程度上不能适应辨证施治的需要。但灵活变化药引,可达到随证加减的目的。

3. 引经报使

按照辨证论治原则引药入经,以促进疗效,尤其适用于送服某些中成药,既可协同成药提高疗效,又可引导成药直达病所,使之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做针对性的治疗。

如上部疾病用羌活,下肢不利用牛膝,入肝经用柴胡,走肺经选桔梗;

又如祛风活络的再造丸,或活血化瘀的七厘散等,宜用温黄酒送下,取其温经通络或活血化瘀作用;

如温中散寒的附子理中丸,或和中解表的蔻香正气丸等,宜用生姜煎汤送下,取其温散里寒或发散表寒和温中止呕作用;

如滋补肾阴的六味地黄丸,或固肾涩精的锁阳固精丸等,宜用淡盐汤送下,取其引药入肾。

4. 降低毒副作用

某些中成药临床疗效虽然可靠,但由于毒副作用较大,临床应用往往受到局限,如行气逐水药舟车丸虽疗效确切,但泻下作用峻烈,易伤人之正气,但若辅以大枣煎汤送服,即可扶正补脾,益气护胃,缓解峻药之毒,减少药后反应。

图片

02

图片

我在这些年临证时,慢慢积累了一些资料,也是在受前人的启发,经过反复的实践,大致有以下的几种,也可以算为“药引子”吧。

1. 蚱蝉:每用3~5个,可以助听开窍,用于实聋,取其发音,亦以声达声之意。

2. 蝉蜕:每用1~2对,治音哑。

3. 蟋蟀:又名蛐蛐,每用1~2对。可以解热,又能利尿,取其穿通,用于尿路点滴不通。

4. 鲜荷叶:每用1角(1/4张)~1张,可以清暑,民间服荷叶粥,取其清馨醒脑、沁人心脾、开胃进食。

5. 白扁豆:每用15克,健脾开胃,民间用为菜蔬,可以佐餐下饭。

6. 赤小豆:每用30克,利尿,民间煮粥服或制豆沙。

7. 绿豆;每用30~120克,清暑益气,并可外用,研细粉,古代用为爽身粉(即今痱子粉)。

8. 鲜佩兰:每用15~30克,夏日潮湿,口中甜腻,可用大量,取其芳香清暑化湿,亦“治之以兰”之意。

9. 肾精子:是猪膀胱中的结石,其形比粟粒还小,多保存于龙眼肉上,每用2~3粒,多至7粒,通淋利尿效果好。

10. 蝼蛄:每用3~7个,焙干,农村夏季夜晚可以灯诱捕,利尿通淋效好。

11. 鹅血:每用一个鹅的血,治噎膈初期有一定效果,有利膈进食的作用。

12. 鳝鱼血:取一个鳝鱼的血,趁热敷于口眼歪斜部位,有牵正缓麻痹作用。

13. 地龙:即蚯蚓,北方成品多用盐渍并有泥土味,用前宜炒过矫味,民间用于定喘,或与治喘药同用,每用10~15克。

14. 水红花籽:民间称狗尾巴花籽,即辣蓼子,对臌症消水有一定效果,今多用于肝硬化腹水。

15. 鲤鱼:每用约500克重1条,煮汤时不加盐,也是民间利尿消肿药,本“千金鲤鱼汤”方意。

16.伏龙肝:每用60~120克,先煎去滓,代水煎药,取其止呕、止吐、止泻、止血,效甚好。也可以用红砖坯用柴草烧炼(忌用煤火)取其中所含之硅化物,凡出血久不止者加此。

17. 玉米须:每用1束(约15克),治全身性水肿。

18. 糯稻根:每用15克,用于止汗,北方多喜用浮小麦30克,与此效同。

19. 竹叶10克,灯芯1束:(约3克),用于暑热,既解暑又利尿。

20. 西瓜:随意饮服,可以解暑,又可退热,作为退高热的辅助剂。现儿科病房于西瓜季节广泛应用。

21. 西瓜翠衣:即西瓜皮,为吃西瓜后将皮串起来晒干,于无西瓜季节用之以代西瓜。

22. 蛤蟆草:每用15克,洗痔疮。

23. 鲜艾叶:每用15克,洗痔疮。如未破可加花椒、食盐各少许,兼消肿。

24. 鲜茅根:每用15~30克,治鼻衄。

25. 金莲花:每用15克,治鼻咽肿痛,用于咽炎、喉炎、扁桃体炎、乳蛾效甚好,其抗菌力超过金银花,可认为具广谱抗菌作用。

26. 浮萍:每用10克,用于荨麻疹,透疹力强,对鱼虾过敏者可用。

27. 鲜青果:又名鲜橄榄,每用1~2个口含,治咽喉痛。

28.细茶叶:即好茶叶,每用10克,可以治偏头痛,如麻杏石甘汤加细茶叶名五虎汤,用于大叶性肺炎、小儿性肺炎,加此后又具强心作用。

29. 陈蒲灰:即芭蕉叶或陈草帽瓣炒成炭,肿在四肢者可加此,源于《金匮》败蒲散之意,又止盗汗。

30. 桑枝:每用15~30克,治四肢络脉不通,取其通达四肢。

31. 苎麻根:每用30克,治胎动不安,此为苎麻的根。

32. 桑螵蛸:即螳螂窝,每用10~15个,治小儿遗尿。

33. 蟑螂:炒去翅,治小儿疳疾。蟑螂的应用汪逢春老大夫喜用此。

34. 凌霄花:每用7枚,用于经闭,通经效好。

35.鸡冠花:每用10克,即可止痢,又用于白带。民间用时,白鸡冠花用于白带、白痢;红鸡冠花用于红带、红痢。又,红痢可加用马齿苋、红糖;白痢可加干姜、白芍。

36. 姜:生姜每用3片,解表、和胃;

生姜汁每用2~3滴,取鲜姜以水稍泡过,切成细末,乘湿压搾成汁,如服竹沥水时觉恶心欲吐,加2~3滴于竹沥水中,即可和胃纳药;

干姜为由鲜姜晒成,每用鲜姜量的1/3,温胃散寒、温脾止泻、温肺止咳方中均加此;煨姜为鲜姜煨去油,用于止水样腹泻;炮姜为干姜炒成炭,用于止血、调经。

37. 鼠妇:每用7~10枚,炒过研粉,涂口疮效好,成药锡类散中含此。

38. 马舌子:即每用2~3条,平喘止痉,又用于癫痫,成药清心滚痰丸含此。

39.蜘蛛:每用1~2枚,消肿解毒,可解毒虫咬伤,民间选大型,活死均可用。养鸡者每于暑天加喂1~2枚蜘蛛,据云可祛暑,解除鸡的夏季热。

40. 蚕蛹:用油炸过,每用1~2个,可以治糖尿病。北京林葆洛大夫晚年患糖尿病常自服此,寿九十余而终。

41. 马宝:每用3克,治癫痫,来源于千金马宝散。

42. 黑白丑:每用各3~6克,治癫痫,可炒后研粉冲服。

43. 菖蒲:每用30~60克,可镇静,治精神分裂症。

44. 海螵蛸:每用10克,可止血,又可外用。又磨成针棒,以黄连或大蒜水泡过,用磨砂眼。

45. 黄酒:外伤用,古方常水酒各半煎药内服。

46. 黄明胶:为牛皮胶,每用15克,长期服用可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证。

47. 鱼鳔胶:每用10克,用油煎炸,治再障有效。

48. 土狗:即姜石,每用100~200克,民间用为利尿,解毒,消肿,近年认为含稀有元素(微量元素),可抗癌。

49. 鲜竹沥:每用15~25克,化痰效好,如寒痰可加生姜1~2滴,以反佐其寒性。

50.梨皮:选大鸭梨1个,洗净,用刀削于药锅中,待药已沸过时加入,待再沸,即取出滤汁,用于热性咳喘效好,具清肺火、化痰涎、平喘之效。

图片

03

图片

根据以上所述,可再概括一下“药引子”的功效:

1. 增强处方的药理作用(协同作用)。

2. 对处方中某些药起制约作用(拮抗作用)。

3. 吸着(吸附)作用,如灶心土止血作用即此意。

4. 引经作用,如羌活性向上、独活向下,桑枝达肢、甘草梢达阴茎、枳实宽胸、桔梗上行、牛膝下引、木瓜在腓肠肌、白芍在腰腿部等。

5. 矫味,如服药欲吐,可加点姜,如欲温中,加饴糖(麦芽糖)。

(0)

相关推荐

  • 中药“药引子”的来龙去脉与作用你了解多少呢

    有不少朋友在熬中药的时候,尤其是一些老中医开出的中药方时,经常会听到"药引子"这三个字,朋友们大多按照医嘱去做.那么什么药引子,药引子又起到什么作用呢? <辞海>中解释 ...

  • 【金世元】如何使用中成药疗效好

    要想疗效好, 用法和用量须掌握 中成药品种繁多,剂型复杂,有的是内服,有的是外用,不同剂型的中成药应用于临床时用法用量往往有所不同.中成药的用法用量直接影响到药物疗效,如能正确应用,可以达到预期治疗目 ...

  • 52种民间“药引子”………………

    这些年临证时,慢慢积累了一些资料,也是在受前人的启发,经过反复的实践,大致有以下的几种,也可以算为"药引子"吧. 1.蚱蝉:每用3-5个,可以助听开窍,用于实聋,取其发音,亦以声达 ...

  • 各经引经药(俗称药引子)太阳经,羌活;在...

    各经引经药(俗称药引子) 太阳经,羌活;在下者黄柏,小肠.膀胱也. 少阳经,柴胡;在下者青皮,胆.三焦也. 阳明经,升麻.白芷;在下者,石膏,胃.大肠也. 太阴经,白芍药,脾.肺也. 少阴经,知母,心 ...

  • 引经药和药引子

    一.引经药的功用 引经药一般解释为"引诸药直达病所",即将不归该经的药物接引到该经病所的药物.根据其引使的范围和性质可分为:十二经引经药.六经引经药.病证引经药.局部和穴位引经药. ...

  • 引经药的选择:全身上下、脏腑内外加四肢的药引子都在这里了

    中药药引是中医方剂"君臣佐使"配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方剂中引药归经.直达病所及能增效减毒的药物,受到历代医家的充分重视.如张睿谓"汤之有引,如舟之有楫"( ...

  • 最全的中药靶向药(引经药)55种引经药,...

    中药引经药, 如兵之向导, 所谓兵无向导难达贼境, 药无引使难达病所, 1.桑枝--引药达右肢 2.桂枝--引药达左肢 3.牛膝--引药达下肢 4.防己--引药达下肢 5.白芷--引药达面部 6.姜黄 ...

  • 中医引经药大全

    引经药是指能导引诸药直达病所,增强疗效的药物,亦可理解为对机体某一部位有特殊作用的药物,是引经药的主要作用之一,引经药又称引经报使药,其源远流长,起源于药物的归经理论,以形补形理论亦源于此,引经是归经 ...

  • 引经药的分类和作用

    引经药是指能导引诸药直达病所,增强疗效的药物,亦可理解为对机体某一部位有特殊作用的药物,是引经药的主要作用之一,这也是有别于西医用药的观点.引经药又称引经报使药,其源远流长,起源于药物的归经理论,民间 ...

  • 收藏!最全面的“引经药”讲解(附歌诀)

    引经药是指能导引诸药直达病所,增强疗效的药物,亦可理解为对机体某一部位有特殊作用的药物,是引经药的主要作用之一,这也是有别于西医用药的观点,中医治风湿病很重视引经药. 引经药又称引经报使药,其源远流长 ...

  • 参苓白术散加一味引经药,治疗筋骨痛事半功倍

    参苓白术散加一味引经药,治疗筋骨痛事半功倍

  • 引经药歌诀

    引经药物 转载自正气(心戒) 头疼必须用川芎,不愈各加引经药: 太阳羌活少柴胡,阳明白芷还须着,太阴苍术少细辛,厥阴吴茱用无错. 巅顶之痛人不同,藁本须用去川芎. 肢节之疼用羌活,去风去湿亦其功.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