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儿时的秋假

难忘儿时的秋假

曹桂佛

秋风起,百草黄,蝈蝈叫声如曲扬。你听,漫山遍野,到处都弥漫着蝈蝈此起彼伏的叫声,它们在歌唱这丰收的季节。每年到了这时候,我就会想起儿时的秋假。

在记忆中,秋假好像和小学阶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约1980—1985年),自从上初中后,就没有秋假了。那是当时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假期,作为学生,听到放假总是很高兴,就像现在我的孩子听到培训班的老师,因为有事不能上课,兴奋得一蹦三尺高是一样的。

秋假一般在暑假开学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大约是国庆节、中秋节前后。农村进入了农忙季节,很多孩子要帮助父母收割庄稼,农村学校的老师们几乎都种地,他们也要回家收秋,秋假就应运而生了。秋假既弥补收秋时劳动力的不足,也让孩子们从小学习基本的劳动知识,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很有意义。

秋风带着“解落三秋叶”的使命徐徐刮来,阵阵凉意让碧绿的玉米叶慢慢变成金黄色,又慢慢干枯,玉米粒呈现出金灿灿的像金牙一样的颜色。于是,跟着爹娘的身后掰玉米棒子成了秋假的主要日常。

掰玉米需要手腕上有劲儿,还需要极大的忍耐力。初到地头,勇气十足,我掰玉米的速度极快,几乎可以用三下五除二来形容当时的麻利劲。掰上一会,大汗淋漓,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玉米地便像泄了气的皮球,蔫呆呆站在那里,真是发愁了。干枯的玉米叶像锋利的刀子,劳作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在脸上、胳膊上划下一道道血口子,汗水一浸,又痒又痛。擦一把汗水,拨开密不透风的玉米叶,眺望头顶上的蓝天白云,会非常想念明亮、清爽的教室,盼望早点开学。那时候觉得坐在教室里听讲真是件幸福快乐的事情,学习的苦和收秋劳动的苦两相比较,前者简直是微不足道。开学后,经过田间劳作的洗礼,我往往会倍加珍惜在校生活,学习劲头足了,更加用心刻苦,因为我不愿意一辈子被禁锢在土地上劳作,想要有较多选择职业的机会。

当我累得瘫坐在地头不想干活时,母亲就会不客气地训诫我:“干农业地的活这样没耐心可不行,不能性急,也不能只凭三分钟的热度,'谁一口也吃不成个胖子?’力气要匀开来,不怕慢就怕站。”看着娘憔悴黝黑的脸,再摸摸她满是老茧的手,心头涌上一阵酸楚。爹娘年复一年地在土地里讨生活,他们怎么就没有抱怨呢?咬咬牙,站起身,继续掰……

除了掰玉米之外,黍子和谷子、土豆、葵花等作物也都进入收获期。谷子成熟之后,会被沉甸甸的谷穗压弯腰,像一个谦谦君子,常被人拿来形容谦虚的品质。这种形象的比喻,如果没有生活的观察,恐怕不会有的。体验的记忆最深刻,没有生活体验和实地观察,便没有笔下鲜活的文字。谷穗割下来以后要放在场院里晾晒,之后进行碾压脱粒,脱粒后要把杂质去掉,把黄灿灿的谷粒选出来。谷粒去皮就是小米,小米熬粥,粥的色泽是金黄的,充满了香甜的气味。

黍子也是常种的农作物。我的老家在滹沱河的北面,小杂粮种植面积广,特别是黍子,常作为村里人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把收拾干净的黍子剥了皮,就成了大黄米,大黄米磨成面,就是做糕用的黄米面了。老家的黄米面,色泽金黄,蒸出来的糕又黄又软又筋。若上锅油炸了,更是比较讲究的美食。

刨土豆、打葵花、拔黄豆等都是秋收必不可少的内容。“抢秋收”是农村人的共识,乡亲们在秋收的季节拼了命般地劳作,仅用一个月左右的功夫,田野里的金黄就被铺进了各家院子里、房顶上。看着这画一样的美景,全家人都会乐开怀,可谁知道这笑里包含的滋味呢?只有微微作痛的腰知道、腿知道、浑身的关节知道,地里的蝈蝈知道,天边的月亮知道……

到了八十年代后期,学校不放秋假了。到后来,从农村出来的农家孩子,也不能完全辨认五谷了,甚至认不全地里种的农作物。他们体会不到春种秋收的艰难,也体会不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粒子”的喜悦。反观我们那时候的秋假,虽然繁忙劳累,但那一茬人大多是四体勤而五谷分的。因为我们有过切身的体会,知道自己应该帮父母分担辛苦,知道种地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知道父母亲在地头劳动受的是怎样的苦。所以,就算我们现在再富裕,也觉得浪费粮食是一种可耻行为。劳动教育对我们非常有意义。

可惜,现在的寒暑假基本变成了孩子们在家吃喝玩乐的时间。当然,时代在发展,很多人从生产性的劳动中解放了出来。农业现代化进程快速前进,但是,我难过地看到自己的孩子,童年生活过得无比单调,他(她)们所有的生活乐趣逐渐被电子产品所取代,儿时应有的田间乐趣慢慢丧失,这是社会进程中有得有失的一面吧!

那时的我们,在秋收之余,烧山药、燎毛豆、抓蚂蚱、逮蛐蛐、嚼糖分很高的玉米“甜甜杆”,那种快乐感不是几段文字所能尽述的,个中滋味也只有亲历者才能体会。可喜的是多年少见的劳动教育又重新出现在中央文件中,个人非常赞成学校添设春、秋动态假期。同学们有了春、秋假这个载体,就容易看到春天的一粒种子,是如何经春历夏地发芽成长,最后如何颗粒归仓,这会让他们感到万物生命的可贵,粮食的可贵。不过,劳动教育绝不能让孩子们作为旁观者,一定要创造条件让他们能够亲身参与劳动,享受劳动的快乐,体验劳动的辛劳,切身体会“粒粒皆辛苦”的意义,进一步激发学习动力,提升吃苦、抗挫及抗压能力。

飒飒秋风,触动我的怀旧之情。难忘那时秋假,难忘那满眼秋色,难忘那多彩的童年,难忘父辈们对土地那永远的坚守……

END
超过3000人已经关注订阅

文字编辑:王志秀    图文编辑:侯常新

(0)

相关推荐

  • 红豆《秋收》

    秋收 迎来了,稻谷收割时节.转眼半载,又是一春.往日的庄稼地里,高过头顶的玉米林,背着一个个,裹着外壳的金黄玉米,失去水份,衰老的包杆,托着硕大的果实,显得有些费力.在风的吹扶下,整个肢体摇摇晃晃,如 ...

  • 【散文】 ‖ 在丰收的田野上

    天津散文· 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在丰收的田野上河北  张海峰秋风还未到,就明显感到暮色降临得更早了,昼夜温差逐渐加大,白天日头火辣,早晚天气转凉.地 ...

  • 【赣雩文艺】作者:宋恩玉《秋收》(外二首)总1047期2021年253期⑤

    (点上面播放按钮可赏听音乐哦) 秋收 (外二首) 作者:宋平(青山常在/河北) 农耕文明的花朵 开在锃亮的镰刀上 村庄弯下了腰身 捡拾起秋,散落的片片金黄 穿过秋天的云朵 用一只脚跨越田埂 站成庄稼的 ...

  • 【原创首发】散文之页——邓永强‖《秋收》

    秋收 ◎邓永强 夕阳从西山渐渐沉下去,直至敛去最后一缕光芒.一团晚霞在西边的天际燃烧,渐渐由热烈变得静谧.牧羊的大叔背着给羊割的青草,甩着响鞭,在蜿蜒的山路上赶着羊群回家.古铜色的脸庞,幸福而安祥.一 ...

  • 杨中宇 | 乡村八月节

    过去乡村过八月节,没有什么特别的,更没有激动人心的欢庆场面.最令人难忘最有意义的就是紧张忙碌的劳动,节日成了劳动和收获之日.不过,愉悦的心情还是伴随着凉爽的秋风和皎洁的月光悄然而至,不会那么轻易溜走. ...

  • 苏北农村的秋收:满眼都是乡愁,这样的画面,打着灯笼都找不到了

    图文:红艳 每年的九月底开始,家乡的秋收就开始了.过去的农忙,需要一身的疲惫才能够完成,而如今的秋收,却大多在轻松和愉快中结束,但不管如何,以往秋收的场景,我却永远难忘,且随着时光的流逝,更加怀念. ...

  • 秋天扒玉米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为了照顾农村老师麦收和秋收,我们小学生是有麦假和秋假的.一年有四个假期,寒假.暑假.麦假,秋假. 麦假和秋假,就是劳动的假期,老师基本不布置作业,放假前老师一般会交代任务,就是除了帮 ...

  • 难忘儿时我所玩过的民间游戏

    难忘儿时我所玩过的民间游戏 在过去的东北农村,在田间.地头.场院,在老百姓家的屋前屋后.炕头上,在村边的小河旁.大树下,勤劳的东北人民发明了一系列的民间游戏,劳累了的人们在休息的空余玩着民间游戏,这些 ...

  • 【教育】2021年,塔吉克斯坦学校的春假,暑假,秋假,寒假规定!

    2021年5月6日,(杜尚别,夏冉译)据"亚洲快讯"援引教育和科学部的消息称,从6月7日开始,塔吉克斯坦所有中学的一年级学生将放暑假.(塔国的1-11年级,1年级等同于中国的小学1 ...

  • 怀旧金曲《昨夜星辰》国粤双版本,流金岁月,难忘儿时追剧的夏天

    怀旧金曲《昨夜星辰》国粤双版本,流金岁月,难忘儿时追剧的夏天

  • [黄石文坛] 姚建林的随笔《难忘儿时抓鱼的时光》

    难忘儿时抓鱼的时光   我的故乡在江南,童年时我们家住在一个国营军垦农场里.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阡陌纵横,湖塘水网星罗棋布.至今回想起来,我最难忘的还是小时候抓鱼的经历.   我家门前有一大片稻田 ...

  • 杨兰芳:难忘儿时的露天电影

    难忘儿时的露天电影 杨兰芳 如果要问我小时候对什么事最感兴趣?那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看露天电影.它所带给我的快乐和幸福远非其它事所能比,虽然过去三十多年了,但仍让我回味无穷.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 ...

  • 【“回首旧时光,放歌新时代”征文038】难忘儿时的酸辣鱼

    邵东市人民欢迎你 [旧时光品牌故事] 世上最快的事,莫过于时光的流逝.然而在似水流年.清吟浅唱中,必然有一段记忆,一种回味,在飘忽的岁月里流韵,恰如花开,明媚过后,成为永远,让你一次又一次感动和温暖, ...

  • 难忘儿时年(邱梦)

    小时候,每到过年我就特别激动和兴奋,因为远在外地的姑姑马上就要回来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交通还不是很方便,外出务工的人年初离家,年底才会回来.那时候也没有智能手机,所以亲人们需要熬过漫长的一年才能再度 ...

  • 闲说湘菜 7 难忘儿时味道

    闲说湘菜 7 难忘儿时味道 儿时的味道常常是相伴终生的. 记得童年的时候,我们家在洞庭湖东汊的汨罗江农场.1964年湘阴县一分为三,汨罗单列建县,农场也单列,后来变成了屈原区.我们小时候的生活习惯,和 ...

  • 散文天地 | 刘刚 : 难忘儿时舌尖味

    难忘儿时舌尖味 文 | 刘刚 有个朋友说,舌头是有记忆的,儿时觉得好吃的东西长大后仍然觉得好吃.他觉得没有什么东西比锅巴皮(烧制豆腐后锅底留下的一层黑锅巴)更美味,没有什么水果比冬萝卜更甘甜! 仔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