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烟水 | 曹正文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
【俞调】莺莺操琴 音乐: 朱慧珍 - 俞调名家系列之四:朱慧珍
吴门烟水
作者|曹正文
江南,雨多;苏州,多雨。于是乎,便有了吴门烟水。
苏州古称吴,亦名吴都、吴中、吴门、东吴。阖闾造姑苏台(姑苏之名始于此),夫差造馆娃宫,追溯构沉,已2500余年。
自秦至隋,或曰吴郡,或曰吴州。至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文帝改吴州为苏州。但老苏州人还自称吴人,苏州的城门,曰吴门。
自先秦至民国,吴门有17座,赫赫有名者8座:胥门、阊门、盘门、娄门、相门、齐门、蛇门、平门,皆为春秋时伍子胥所建,因历经战乱,几毁几建,胥门、阊门、盘门还存古城墙可观。姑苏吴门,不如北京皇城之恢弘华贵,也不及六朝故都南京之雄伟壮观,但姑苏吴门源远流长,承载毁誉荣辱,别具面目而让人流连忘返。
几次寻访吴门,碰巧都欣逢雨天。深秋黄昏去胥门,一路上伴随的是淅淅沥沥的雨声,牛毛雨丝笼罩的城楼,有点张扬,骨子里却是安谧庄重。仰头望去,仿佛看到胥门设计者伍子胥被冤杀的头颅正挂在城头,好不令人悲凉。今日的胥门城楼为元代至正十一年建,现存门洞由三道砖砌拱券组成,门洞两翼有残存的古城墙,门额砖面刻有灵芝、如意、八卦花纹,被细雨打湿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更清晰地透露出往昔厚重的历史印痕。
探访阊门,正是“花褪残红青杏小”的梅雨季节,南浩街、上塘街与山塘街是昔日苏州最繁华的商业街,让人重温徐扬《姑苏繁华图》中生动描绘万商云集的盛景。屡建屡毁的阊门,至今南侧留存青砖残拱与装饰浮雕,还有青石金刚墙的遗址。风雨中的树木在摇曳,城脚下的野花亦妩媚,还有被淫雨亲吻过的青苔越发显得鲜洁碧翠。那种新活,更衬托出古瓦残砖的迷人旧韵。
在冬日雨声叮咚中访盘门。盘门(亦称蟠门),始建春秋,重建于元末,是苏州古城中唯一保存完整的水陆城门,有“北看长城之雄,南观盘门之秀”声誉。水陆城门、临流照影的瑞光寺塔与吴门桥为“盘门三景”。方型瓮城古朴端雅,而清隽的瑞光寺塔在朦胧中长身挺立,大运河浮光掠影的水面上,任凭跳着诗意的雨珠在放肆涂鸦,云雾中的古塔与古桥若隐若现,仿佛给人多了一点惊羡与遐想。
打着伞儿,在雨中端详吴门,不觉有点恍惚,柔情似水、温润如玉的苏州,原来遗存着如此的古景、旧踪、陈迹。凝视良久,才发现有了包浆的吴门,在轻烟薄雾中竟是那么隐隐约约,似有似无,烟水吴门自有一种难以言说的迷朦之美。
原文刊于2021年9月14日
《新民晚报》(夜光杯)
- END
曹正文(米舒)《新民晚报》高级编辑、专栏作家,上海大学文学院与同济大学对外交流学院兼职教授。1993年获上海市首届韬奋新闻奖,1995年评为“上海十大藏书家”,1997年应瑞典外交部邀请出席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个人专著70部,代表作《文化名宿访谈录》《我走过88个城市》《壶中书影》《米舒文存》八卷。主编丛书122部。2017年在上海儿童博物馆成立“读书乐”陈列室。2002年苏州图书馆“曹正文捐赠签名本陈列室”为国内第一个签名本陈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