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没水泥,明城墙为何还能屹立百年?专家:材料我们舍不得用

“太祖筑京城,用石灰秫粥锢其外。”——马生龙《凤凰台记事》

城墙,是中国古代城市与都城的防御象征。同时,城墙也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因此,历朝历代统治者对于城墙的营造、修缮以及扩建都列为城市建设的重要项目。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之后,修建了宫城、皇城、京城及外廓等绵延三十五公里的明城墙。

不过,令人惊叹的是,自明城墙建成至今已经六百多年,但长达三十五公里的明城墙抛开因战争等因素损毁的部分之外,至今仍然保留了二十五公里之多。如此,很多人不免好奇,明朝和现代不一样,那是一个没有水泥的时代,为何明城墙还能屹立数百年不倒呢?经过研究专家才发现,修筑明城墙的材料,放到现在我们都舍不得用。

糯米砂浆

中国古代并没有水泥,却必须将一块块砖头垒在一起修筑成规模宏大的城墙,还要保证其屹立不倒,那么粘合剂的选择和使用则是慎之又慎的事情。而现如今仍然屹立不倒的明城墙也恰恰体现了古人的智慧,说明古人在选用城墙的粘合剂材料方面是极其有效的。

浙江大学文物保护材料实验室通过红外光谱等科学的方式,对明城墙砌缝中的粘合剂材料进行取样分析,发现其中带有一定的糯米成分。由此可以验证,明城墙修建所选用的粘合剂材料,是中国历史上颇为昂贵的一种材料,那便是超强度的“糯米砂浆”。

研究发现,糯米砂浆或许是世界上第一种使用有机和无机原料混合制成的复合砂浆,比纯石砂浆的强度更大,也更具有耐水性。大约在一千五百年前,古代建筑工人就将糯米汁和砂浆混合制作出了糯米砂浆。

在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中有明确记载,当时我国的建筑中,除了普遍使用石灰、河砂、黄土制成的三合土作为粘合剂之外,还将糯米汁、杨桃藤浆作为粘合材料。

据现在研究表明,如果将一定比例的糯米浆加入石灰当中之后,其抗压强度会提升三十倍以上,表面硬度也会提升两倍以上。由此可见,作城墙的粘合剂材料,混合了糯米汁的砂浆,其性能有多么卓越。

总的来说,糯米砂浆虽然要使用大量的糯米,会消耗大量的粮食,但为了能加强城墙的防御体系,让建筑屹立千百年不倒,明统治者仍旧选择使用了大量的糯米砂浆来修建城墙。当然,这也是明城墙建成之后能够坚固如水泥的原因。

严格的工程管理制度

事实上,虽然使用糯米砂浆这种超强的粘合剂作为明城墙的修筑材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城墙的坚固属性,使其能够在历史变迁中屹立不倒。但是要将其功劳完全归功于糯米砂浆,还是有些欠妥的。

为了能够保证工程的严格质量,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修筑城墙之前就建立了一套非常严格的工程管理制度。大家都知道,古代城墙的修建,其主体材料主要就是青砖。在没有水泥混凝土的古代,青砖基本上是最顶级的建筑主体材料了。

因此,为了保障工程的质量,严防腐败责任到人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朱元璋则制订了制作城砖承包责任的工程管理制度。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修筑城墙的青砖是哪个地方提供的,主管的地方官员是哪个,由哪个工匠烧制的等等,每一块青砖上面都有相关铭文将其信息全部记载下来。

这样一来,但凡遇到青砖出现质量问题的时候,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追查到是哪里出了问题。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明城墙所使用的每一块青砖,都是由制作者呕心沥血制成的。

所以说,明城墙能够数百年屹立不倒,其青砖的质量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严密的排水系统

明城墙能够屹立数百年不不倒,甚至还能继续保持下去,除了上乘的修筑材料和严格的工程制度之外,其中所设计的排水系统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明城墙依山傍水而建,尤其是太平门那一段城墙,基本上是城墙将山体包裹了起来。倘若遇到倾盆大雨,那么山上必然有大量雨水淌下。如果积水得不到排放,那么土石方吸水饱和后就会很容易导致山体发胀,从而损坏城墙。

而古人在修建城墙的时候,在城墙内部修建了非常严密的排水系统。除了在城墙内部修建涵洞之外,还修建了大量的排水槽。这样一来,就可以将积水引入排水槽,然后通过砖缝将积水排出去。

而排水系统的严密性,保证了城墙不会被雨水冲垮。这一点,大家如果知道南京明城墙在大雨天会出现“龙吐水”现象的话,就会明白其排水系统的优越性。

总的来说,修建明城墙因严格的工程管理制度制作出了质量上乘的青砖,给城墙主体质量带来了保障,同时,糯米砂浆粘合剂材料又大大加强了城墙的防御体系,还加强了城墙的防水性能。再加上设计严密的排水系统,使得明城墙屹立数百年至今不倒。

结语:

明城墙屹立数百年不倒,的确称得上是“世界第一城垣”。当然,事实也说明,明城墙数百年下来也确实被破坏过。不过,必须要说明的是,明清时期以来,明城墙的军事防御功能基本上可以说完美的发挥了出来。

只不过,到了清末民国之后,因为现代火器的出现,使得明城墙无法抵御钢炮的猛烈轰击,从而对明城墙造成了严重损毁。总的来说,这些人为因素的损坏,才是明城墙部分损毁的重要原因。

参考资料:《凤凰台记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