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记忆·地名]马蹄声碎现浮石

近日,衢江市区段水浅,位衢城北门外1公里处,那两块久负盛名的江上浮石,更显突兀,平时只露头顶,这回尽显腰身。江北岸的岩崖滩涂,整片现出水面,被水流切割成一块块大小各异的岩石上,除偶有钟乳石外,更多的是一个个圆孔遍布,其大小、相间与排列很是规则。生于斯长于斯,见惯了浮石和岩石的我,对这么大面积的岩滩圆孔阵势还真第一次见到,不免感到震撼。

[衢州记忆·地名]

统筹:许彤 策划:沈庆文

执行:衢报传媒集团文艺副刊中心

记者:沈庆文 文/摄 报纸编辑:罗东哲责任编辑:吾献红 2016年07月25日

  朱元璋过江

  相传,朱元璋曾领兵攻打易守难攻的“铁城衢州”,久攻不进,后因粮草不济死伤多半而败退,被元军追杀至衢江南岸。面对无桥无楫的茫茫江水,朱元璋与他的红巾军宁可投江不做俘虏,结果行至水中,浮石就冒了出来,驮着朱的军马到了江北岸。不仅如此,等回过神来的元军也喊浮石过来驮着至江心时,瞬间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浮石倾斜,将元军全掀进了衢江。旗鼓重振后的朱元璋再杀回衢州,马到成功,破城灭了元守军,并且还把那两块浮石命名为了“浮石潭”。此后,衢州北门外相继衍生出了一概以浮石命名的渡口、桥梁、道路、乡镇街道和饭店商铺等。而江北岸滩涂上这片神奇的岩石孔,传说就是朱元璋和他的红巾军军马踏出。这场景,让人联想到了“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一毛泽东描写红军打娄山关的著名诗句,只不过山可置换为水。

  对浮石潭,我有着亲历的往事记忆。童年就听说了朱元璋与浮石、岩石马蹄印的传说,但懵懂时期感兴趣的还是浮石和江水。那时,浮石潭边无桥梁,一江南北往来靠轮渡,没多少娱乐场地的年代里,跟着邻家大姐走沙滩,上渡船,有事没事的从江这边轮渡到那边,看看波光粼粼的江面,船后犁出的浪花,忽近忽远的浮石,也是件十分快乐的事。后来,又亲眼目睹了江上建桥。

久负盛名的江上浮石。资料图

  那时,对这两块浮石太好奇。玩过浮石,似是空心的矿渣,也就手指手掌的那么点大,放进水里,口一吹,它就飘动了。而这浮石潭的浮石,如此巨大,又是怎么浮出水面的,而且还不随江水漂移?会游泳后,就一直想上去看看。到了初中,自恃有了气力,某个暑假,与一玩伴终于游上浮石,得意过后,发现它们是实心的,就想探究这两块居然能载动军马的浮石到底是怎么浮起来的。一不做二不休,猛吸口气,沿着浮石边缘就往下潜,几上几下后,不潜了,底下根本就全是岩石连着,也就是通常说的礁石,且深不可测,哪里是什么凭空浮起来的!

  工作后,继续读书,再读蒙元和大明,还读到了唐代张若虚那首“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那时的自己,正值所谓意气风发时,虽未有为赋新诗强说愁,但对大自然的寄情和发点思古之幽是有了,常常是走上夜晚的浮石渡桥,凭栏近看浮石月光,远眺旷阔江面,脑里不住泛起张若虚诗句,觉得那春江潮水、滟滟随波、江天一色、月照花林、汀上白沙,今夜扁舟、江潭落月,尤其是那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就是完全彻底地为这段衢江而写……

  马蹄留印

  其实,浮石潭的浮石就是岩石,而且是与江北岸的岩崖连为一体的,只是这两块岩石比较高大,虽经风吹雨打水冲仍立于江面而未削平,涨水时则被大水覆盖而不见,如此忽隐忽现,一沉一浮,完全是江水升降、潮起潮落的作用,与它浮不浮无关。而浮石潭的叫法,应是缘于这一自然现象,且在朱元璋的元明之前就早已有之。唐宋还有名家对浮石潭留下过诗句,比如寓居过衢州的白居易就直接明了写过“浮石潭边停五马”的诗句。还有,北岸沿江岩石滩涂上串串浑圆的“马蹄印”,那天,从浮石潭回来后,我就请教了水利专家,得知它们属砂砾岩,易被水流冲刷成型。衢江在浮石潭斜对面的姚家村附近转了个大湾,因江面开阔,水流回旋缓慢,水中的砂砾岩经上万年流水回旋的慢慢打磨,就有了那些相对规则的圆孔。

  然而,何以传说就把浮石潭名称的来历,把马蹄印的自然现象,都统统锁定在了朱元璋身上呢?无独有偶,前几天还读到过也是与朱元璋攻打衢城有关的有名小吃“龙游糯米灌肠”文章,说的也是传说:这种既美味又耐饥还便于携带的美食,是龙游人发明制作出送给正在攻打衢城的朱元璋军队的。

  蒙元时期,汉民族被残酷统治,等级歧视制度和横征暴敛让汉人历尽血腥和悲苦,到了元末,民间哪怕有一点揭竿而起的反抗火星,都会被老百姓点燃。安徽凤阳的朱元璋应运而生,一个讨过饭当过和尚的草根,参加红巾军起义并成为领袖后,一改中国古代史上向来是从北向南打成功而鲜有从南向北打成功的历史,一路北伐灭掉了曾经所向披靡建立起横跨亚欧大陆的大蒙古帝国。

  而浮石潭的地名传说,马蹄印的来历传说,糯米灌肠的小吃传说,或者还有什么自然与人帮助救民于苦难的传说,它们与朱元璋灭元建明的奇迹一样,与历代百姓助推朝代的更替一样,都是源于一种意志的催生和情感的打造,这便是民心的向背!它能赋石头灵动,令岩滩留痕,使小吃有味,让地名物名富有更深刻的人文精神。也因此,虽然唐朝白居易早就赋诗浮石潭而且他已够名流,但终究还是几百年后的元末明初对浮石潭地名的传说更广泛,更知名,更生动,更久长,因而也更让人记忆深刻。

岸边的“马蹄印”。

  如今的浮石潭,南岸是一片新居叠起,北岸则是悠长的游步道代替了一度辉煌的“华鑫”企业,上世纪60年代末建成通车的浮石渡大桥,也被爆破让位给了浮石二桥,就连浮石潭所在的衢江段,也不叫衢江了,围堰筑坝成了美丽的信安湖。不久后的几年,衢江还将开运航道,浮石潭估计将成岛礁或被安放灯塔航标。

  江水悠悠,送走了多少往事和流年,留下了那两块浮石还傲然水面,继续相伴着不息的江水,还有这片圆孔的马蹄印,带着自然、历史和时光的厚重镌刻,依旧深深印在岩石上,静静诉说着过去,默默告诉着未来……

(0)

相关推荐

  • 在衢州,人们有两百万种活法 | 每日好诗

    衢州死法 三衢阿剑 在衢州,人们有两百万种活法, 两种泥土颜色, 稻黄,橘红. 千里岗与仙霞岭绿脊葳蕤,四省血脉穿行衢江. 江郎山,三根铜骨头撑起半壁天空. 烂柯的空腔子,亿万柑橘跳动 野火把的小心脏 ...

  • 行走丨春天,我们去骑行

    2021年2月21日,正月初十.阳光明媚,花期不负,应季而开.白玉兰花跃满枝头,粉红色樱花尽情绽放,柳枝吐绿随风摇曳,三衢大地,阳光和熙,春光灿烂,万物复苏.我与"衢州骑行约伴群" ...

  • 信安湖畔哪里拍照最出片?衢州打造5处绝佳摄影点,怎么拍都美美美~

    小伙伴们,还记得前段时间,掌上衢州为大家带来的浮石古渡水文化主题公园将要华丽变身(点击红字可回顾)的消息吗? 悄悄告诉你~浮石古渡水文化主题公园的改造提升是信安湖水岸提升工程中一部分.整个信安湖水岸提 ...

  • [衢州记忆·地名]樟树潭:从未变更的百年地名

    编者按:衢州地名,作为本地历史文化积淀和传播的一个载体,从山川.街巷.村落,到桥梁.寺庙,它们无不饱蘸着浓烈的文化气息,不仅守护着城市的回忆与温度,也印刻着衢州人民崇尚人文的价值取向与和谐智慧的人生哲 ...

  • 儿时记忆-赏刘现辉民俗画有感

    曾和老友戏言,此生活够97岁,足矣,现在已人生近半,回忆也就多了起来. 近日幸识衡水民俗画家刘现辉兄并赠书,兄所作系列记住乡愁童年记忆之民俗画,勾起了几代人的童年记忆.一条微博引发近万条评论,朴实的民 ...

  • [衢州记忆·建筑]“三槐堂”探源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晚报 2017-06-22 09:43 统筹:许彤 策划:沈庆文 执行:衢报传媒集团文化新闻中心 徐金渭 龙游县横山镇天池村有国家级文保单位"三槐堂",其上厅 ...

  • [衢州记忆·技 艺]江山麦秆扇:织出一片情怀,摇来缕缕清风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晚报 2017-05-25 08:57 编者按:说起半个世纪以前的夏令必备之物,引风的扇子肯定是其中之一.扇子种类颇多,不同用处的扇子也有不同的讲究.清王廷鼎<杖扇新录&g ...

  • [衢州记忆·古建筑]志棠营造谁人解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晚报 2016-12-01 11:19 余怀根/文立早/摄 古人云,历史文化村落,要有经典的堪舆布局,有合理的聚落结构,有巧妙的排水系统,也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如此等等,才有今天的 ...

  • [衢州记忆·传 说]八面山:一面金锣的传说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晚报 2016-09-08 15:50 刘艳萍 八面山,常山县第二高峰.位于常山县新昌乡,因山体独立,四周八面各有村落,形成一种独特的地形山势.古时曾因该山高大宽广而名" ...

  • [衢州记忆·地 名]伯基湾和朱元璋的故事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2016-09-05 09:46 姜子望 吴菊英 伯基湾是开化县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荟萃之地.上至青尖顶,下至白石岔,南接荣湾,北依大小平头,占地3800余亩,原名叫&q ...

  • [衢州记忆·传 说]百年古碑的故事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晚报 2016-08-25 16:44 舒萍 陈雷 开化的矿藏资源比较丰富,据勘察发现的矿产有煤.石灰石.硅石.铅锌.硫铁.石英矿.锡.铜.银.金矿等20多种.由于开化的山体多数 ...

  • [衢州记忆·人物]汤贻汾:龙山深处觅琴台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2016-08-22 11:24 在常山辉埠镇境内,有一座山叫龙山,又称严谷山.山虽不高,名气极大,现存此山的名人诗文有80余篇,有名有典的人文遗迹达30多处.山中的&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