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丨张涛:乡村振兴要建设“大农村”,立足“大农业”

资料图。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乡村振兴要立足“三农”,发展“三农”,离开“农”的基础,也就失去了乡村振兴的意义。乡村振兴要建设“大农村”,发展“大农业”,而不是“小农村”,“小农业”。

建设“大农村”,发展“大农业”,不是简单的乡村规模与产业规模简单叠加。“大”是创新,是突破,是立足农村、农业,又不限于它的发展资源、要素融合,平台的利用、创新与发展。“大”更多的是强调了建设农村,发展农业的系统性、多功能、开放性、综合性。

我们要清楚,新时代的农村建设不是传统农业、农村耕作模式与居住生活模式的回归,不是城市新型社区建设的微缩版,是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人的发展需要与村庄建设的有机融合。

资料图。

打造好乡村振兴的“大环境”

乡村振兴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首先要着力打造好有利促进乡村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展的“大环境”。

一是健全优化乡村人才发展的环境。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才,人才兴,则乡村兴。要务实建立推动城乡人才双向流动的制度,鼓励城市人才到乡村创业,支持进城人员返乡、回乡落户,创业就业。

二是打造乡村便民利民的政务服务环境。要复制城市政务便民化服务模式,建设乡村振兴便民化政务服务网络平台和便民服务大厅,坚持涉农事务网上办,公开办,便利办。乡村居民、返乡、下乡、回乡人员在办理公司注册、税务办理等创业就业民生事务“最多跑一次”。

三提升乡村综合人居环境。出台完善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管理条例,对农村人居公共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用地办法等做出标准与要求。鼓励农村居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工作,特别是鼓励农村居民在新建房时科学合理规划建设“水厕”,在旧房改造中对旱厕等卫生设施的主动改造。公开涉农民生的奖补政策,采用互联网取像直报申请补贴,以避免农村基层干部让奖补政策缩水。完善提升农民居民饮水工程,不但要安全用水,还能确保按时用水,用时有水。

建设好乡村振兴的“大组织”

建设党领导的强而有力的农村基层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于劳动力弱,基层组织弱,生产条件相对平原地区差的乡村要建立“联村党组织”发展联村经济体,突破“一村一品”的制约,实现更大农业农村片区生产资源要素的统一配置。

发展多元活力的“大农业”经济组织。立足农业、农村的资源禀赋,围绕“大农村”建设,“大农业”发展,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构建多元化经营模式,引入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企业及自由职业者的参与乡村振兴。在乡村建设中,探索高校、相关科研院所、企业与地方共建合作方式,推广应用技术、产品在乡村基础设施、环境治理中的应用、推广。

在农业发展中,要着力农业产业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中创办农业联合社、合作(家庭)农场、公司+ 农户、行业协会、营销、中介、服务等的农业企业和服务组织。在“农业+”与“旅游+”融合中培育发现新的产业形态和服务方式,支持创建各类提供服务的经济组织。

发展好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要围绕发展“大农业”倾力构建现代农业全产业融合体系。把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要素整合,通过“农业+”来实现更高的附加价值,发挥农业的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传承、休闲旅游等价值,衍生出更多产品创意和新的产业化空间,立体化回应社会消费需要,促进一三产业融合形成示范。推动实施“农业+”与“旅游+”融合,促进衍生更多新的产业及服务方式,并重视孵化培育这些项目,支持这些项目做大做强,以带动派生出新的服务消费业态。

(作者系陕西省政协委员、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