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内容,能让你在关键时候,远离危险

主播:Bobo
大家早上好,欢迎打开剽悍晨读,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今天是2021年8月17日,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新乌合之众》。
这本书是由法国心理学家、认知科学家迈赫迪·穆萨伊德所写。朝圣地、演唱会、足球场,群众狂热为何频繁引起踩踏事故?当灾难、事故发生,为什么围观者越众,每个人反倒越冷漠?在社群中投入多少观点“带节奏”,就能彻底改变舆论风向?为什么谣言明明错到离谱,却比真新闻更容易扩散?人群如野兽,仿佛我们一旦融入人群,我们的个性和智慧就会立刻消失。
这次,我们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群中保护自己?”
群体伤亡
伊斯兰历的每年最后一个月,有超过300万的穆斯林汇聚一地,并在5天的时间里,走遍这座圣城的各处圣地。朝圣者们挨得紧紧实实,密密匝匝,以至于“个人”的概念都失去了意义。人群构成了一个人流,就像水分子汇聚成了水流。
最高峰时,人流密度飙升到了9人/平方米。可能你对这个数据没有概念,它相当于一个浴缸里同时站着14个人,或者一张乒乓球桌上站了38个人,或者60平方米的房子里挤了540个人。
在这种密集的状态下,任何人一个轻微的动作,都会迅速传递出去,形成一个强大的推力。即便周边是护栏,靠边的人也很容易被推下去。类比公交车你就知道了,第一个人往后倒,最后一个人承受的力是最大的。
可是,你以为除了踩踏事件、跌落事件和挤压事件,就没什么问题了吗?
错了,不少丧生于人群湍流中的朝圣者,其实是被活活闷死的。
但是,不管哪种方式,没有哪一个人会对这些事情负责,因为这些恶果都是人流的产物。
避害五法则
那么类似的场景还有哪些呢?
演唱会、表演和大型的集体活动。
尤其是一些摇滚演唱会,场地外面就是救护车。这些救护车上的标配是吸氧机。你以为那些在现场晕倒的歌迷,是因为兴奋吗?
并不是,其实他们的晕厥是因为缺氧。
所以,我们到大型活动的场所,尤其是人流密集的地方,一定要做好自我保护,以下五点特别需要你注意。
001 提前谋划。
在跟着人群走之前,你首先要做的不是拍照和东瞅瞅西看看,而是先得看好各处紧急出口的位置。因为,一旦你进了人堆里,你的视线范围和头脑清晰程度都势必会降低,等到那个时候再找,就晚了。
在危急情况下,混乱会加剧你的大脑紧张,你很难第一时间就找到那个看似最快捷的出口。
另外,看到紧急出口后,你还要跳起来,看看哪里是人群最拥挤的地方,哪里又是最直接的脱身路径。
002 感觉不适,果断离开。
在人流中,如果你感觉身体有不适的地方,甭管是缺氧、心跳加快、心悸,或者被人群挤压得难受,你都要立刻离开人群。就算演出还没开始,就算你此行的目的没有达到,就算你是费尽力气才到了现在的好位置,你都要自认倒霉,赶紧撤退。
003 站稳脚跟。
人群的活动很像多米诺骨牌,如果你摔到了,没有人想真的踩你,他们只是身不由己。同样,你的力量也会通过人群传导出去。所以,你得使劲保持身体平衡,并且提醒周围人一起站稳,否则一旦倒下了,那种力量不是你一个人应付得了的。
004 缺氧就在一瞬间。
人群中,最宝贵的不是钱、地位、美貌和年龄,而是氧气。所以,一旦人群出现了混乱局面,而你又深陷其中。你不要无谓地尖叫,大喊救命,这些很可能会让你缺氧晕倒。而且,当人群挤压力越来越大的时候,你要尽量把你的两臂抱在胸前,保护你的胸腔避免被挤压到。
005 保持体力。
在情况不太糟糕的情况下,如果你感觉到人群的“震波”传到了你身上,不要试图抵抗,顺着人群的方向摇摆,保持体力是更明智的做法。同时,你要见缝插针地远离墙壁和硬物,朝着人少的地方移动。
总结一下,不要觉得今天的内容有点严重了。大型事故和统计数字是不会骗人的。读懂了、掌握了今天的内容,在关键时刻能让你远离危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