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20405*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20405
如前所述,寥寥几件板式黄花梨家具之后,在下把“大信封”的所剩通通都“现变”成了容器类的笔筒和茶壶。
黄花梨工艺茶壶的前身今生,在“林海微澜:难得糊涂”的帖子里有很详尽的陈述。那是在下2009年在古典网的一个“往事回顾”。简单地说,用黄花梨材料制作工艺茶壶,最早不过2002年,始作俑者,福建仙游。准确一点,黄花梨工艺茶壶第一人,叫做黄梓成。一个仙游坝下地方的农家子弟,70后。
在此之前,尽管越黄也好,海黄也好,早早就在广东的新会江门中山台山等地货如轮转,家具长物,箱盒细物车载斗量,但没有记录或实物显示,广东曾经在福建之前动过黄花梨茶壶的念头。而这类茶壶原型的紫砂制作出产地是江苏。
能够成为黄花梨工艺茶壶的降生地,首先是因为:仙游是工艺底蕴与历史传统深厚的雕刻之乡。农家子弟的黄成(亲友们都这么称呼,口语中把名字中间的“梓”给省略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自立门户靠立体雕刻讨生活。。。。。。
打住,70后,九十年代后期就“自立门户讨生活”?超前消费乎?
没错。仙游地方的农家子弟,十来岁就“走向社会”,很稀松平常。初中生开始当学徒,高中生就一个人出门打工自谋生路甚至成亲,为人父母,在那个年代司空见惯。
黄成如此,黄成身边的朋友也好,姻亲也好,血亲也好,多半如此。
其中有一个在九十年代上半叶就出来闯荡江湖经商的叫做“阿诺”的同乡好友,大概在外面的世界里见识过紫砂茶壶的“暴利”神话,2002年回家过年见到为当地产品同质化,满大街都是雕刻把件玉米果蔬等等而一筹莫展的童年玩伴黄成,闲聊中点拨了一句:何不试试雕刻茶壶?
所谓的无心插柳,大概就是这么回事。
手艺人出身的黄成,至今保存着当年一根筋地相信天朝政府“专利保护”而花钱申办的证书,最早的一张,时间是2002年8月,福建省专利局当年颁发的专利证书中的雕刻工艺茶壶,材质黄杨木。
到了2003年春,大江南北闻两个字而色变,于是物流车流“人流”(人员流动)为之却步,走动不畅的“阿诺”回到仙游“熬春”,远在广西凭祥的商务朋友主动向阿诺提议:手上有些木料无人问津,反正放着也是闲着,可以赊货先发到福建“代销”,卖掉了再结款。。。。。。
如今大名鼎鼎的越南黄花梨,就这么歪打正着地进了仙游。
这大概也是越黄家具料头一遭大批量地进入这个三四年后成为神州古典家具之都的东南沿海村落。
其中一部分方方正正的木枋料,被阿诺倒腾给了黄成。长长的木枋像切豆腐似的被截断成一块一块,正好用来雕刻茶壶。
因为便宜,而且可以赊货。。。。。。嗟乎。
为了如今遍布大江南北,而前不见古人,后。。。。。。大概往后很多年也不大可能见得到来者的黄花梨工艺茶壶,不得不说:感谢非典。
这就是木质雕刻工艺茶壶无中生有,从黄杨到黄花梨的历程。
04年,05年,仙游的越黄工艺茶壶默默向上游,2005年下半年元亨利杨波先生一手造就了海南黄花梨神话之后,近朱者赤的越黄制作从此大踏步前冲,造型小巧,携带方便而流动性超强的黄花梨雕刻工艺茶壶一泻汪洋遍九州,无心插柳柳成荫。
一直到2007年中越黄价格连番暴涨,一泻汪洋才渐渐变成涓涓细流。
黄花梨工艺茶壶的始作俑者,福建仙游人,黄成。
晚明年代也有一个叫做黄成的漆工,以《髹飾錄》垂古。
顺便说一句,古典家具行内最著名的福建人,叫做王世襄,泰山北斗。
(黄梓成作品:越南黄花梨石榴壶)
(黄梓成作品:越南黄花梨松柏壶)
(黄梓成作品:越南黄花梨荷叶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