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振飞先生回忆恩师 前辈小生程继先
我十九岁到上海,在穆藕初先生的豫丰纱厂担任文书工作。穆先生酷爱昆曲,为苏州的昆剧传习所(即南昆的“传”字辈老师们当初的学艺之所)出过资金,也在上海大力提倡昆曲,这里暂不细述。我在上海,除了继续唱曲和偶或演出外,还参加了京剧票房“雅歌集”,向蒋砚香老师学京剧小生戏。
俞振飞程砚秋《春闺梦》剧照
1922年,程砚秋先生第二次到上海,很想在京剧之外加演一出昆曲《游园惊梦》,苦于没有恰当的昆剧小生。有人向他推荐了我,于是我就配演了柳梦梅;1925-1926年间,他再度来沪,再义务戏中我又为他配演了《奇双会》、《玉堂春》、《红拂传》。这几次合作,他都感到满意,因此竭力劝我到北京去“下海”(京剧界术语,指从业余的票友转为专业演员)。
我因父亲阻止,难以从命,只好婉言辞谢。1930年春,我二十九岁,父亲逝世了。秋季,砚秋又来沪演出,知道我父已故,坚决要我一同北上合作。此时已无拒绝理由,我只表示需要正规学习,要求他能取得京剧小生前辈程继先先生的同意,收我为徒,使我能好好学几出京剧小生戏。如果此事不成,我依然不想“下海”。程继先先生大家知道是不受徒弟的,但经程砚秋一再地要求,并得袁寒云从中协助,居然应允了。我随即束装北行,拜程先生为师(此事曾轰动北京戏剧界)。
程继先(仙)余叔岩《镇潭州》剧照
拜师后,程老师问我:“你学过几出京戏呀?”我心想在上海已向蒋砚香老师学了许多,什么《九龙山》、《借赵云》、《叫关》、《玉门关》、《飞虎山》等一般小生戏都学过了,上台“票”得也不少。但那是“票友”时期,要求还不最严格,现在既要“下海”,就该学得更扎实些。程先生的艺术,讲究表演和念白,是京剧界著名的,我要从头学起,才能纳入正轨。因此我答称:“老师,我只会一些昆曲戏,京戏一出也不会,所以特来拜您为师。”程老师听了大为高兴,说:“好,改改弄弄是不行的,从头学起最好“。
王瑶卿、程继先《十三妹》选场 (配像:宋丹菊、于万增)
于是,从“九龙口”亮相、抖袖,举手投足,老师一招一式地教,我跟着一板一眼地学。他抓出我许多疵病,如身体摇晃,臀部外突等等,要我每天练功,“山膀”、“云手”、“耗腿”,一拉就是半小时,练得臂腿酸痛,却渐渐长了功。这一次的“全部扔光”是出于自觉自愿的,虽向老师撒了个大谎,可是受益非浅,得到了程老师的真传,绝不掺杂。程老师教戏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我学会了不少剧目,最主要的是《群英会》、《临江会》、《岳家庄》、《监酒令》等,绝大部分经常演出,只有《临江会》演出机会较少,现在记忆中已模糊不清了,实在是愧对师门。(摘自俞振飞《艺林学步》)
转自:京剧三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