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轶事:扔在蜜堆也没发财,天不照应原形毕露!看俩蜂农pk赛
老张和老王都是养蜂老人,养蜂20多年,也相识相交20多年。但两人脾气不对,养蜂的观点也不一致,在一起时常会发生争论,不承认是好朋友。两人养的蜂群差不多,每年的收益也差不多,都有争强好胜之心,在一起时常常就会论养蜂技术的高低,总想证明谁的养蜂技术更高。
老王在离山区20多里的乡村养蜂,老张在山脚的一个村子养蜂,都是养殖100群左右意蜂,每年都能产几千斤蜂蜜,虽然称不上养蜂高手,养蜂收益在当地也不错的。养蜂人之间经常互相走动,相互交流,两人虽然相隔有几十里,但也有碰面的机会。老张是一个自负的人,常常自夸养蜂技术,也喜欢自创养殖方法,不肯轻易跟着别人学。老王也是个有脾气的人,就看不惯老张自夸的样子。在交谈时两人常会发生争执,老王总说老张是胡搞,根本不懂养蜂技术。而老张认为自己蜂群产蜜量不比别人差,不按那些老套套来,技术更高明。老王说老张的蜂能养下去,完全是地理位置好,山边蜜粉源充足,蜂群掉在蜜堆才那么点蜜,根本没有技术。老张说都是一样的天,没有什么区别,产出蜜来就是技术。
直到2008年前后,当地的气候异常,秋冬时长期干旱,度夏后就一直没有什么蜜粉源,秋繁就成了问题。冬春又是雨雪天气多,气温长期过低,对越冬和秋繁又造成巨大的影响。养蜂人如果管理不当,就很难应对,造成巨大的损失。这样的天气就是考验养蜂技术高低的时候,异常气候下能不能把蜂养好就是真本事。这时候老王和老张终于能够公平较量,分出高下了。
老张因为靠在山边,蜜粉源充足,在正常的年份,不需要对蜂群多少饲喂就能满足发展需求。秋繁时别人要调整好蜂群状态,要奖励饲喂促进繁蜂,花粉不足还要补充花粉,蜜粉的质量和饲喂方法都需要注意,还要防范盗蜂发生,任何一点没有做好就会影响到秋繁成功。山里入秋后蜜粉源充足,蜂群常有蜜粉源进,老张可以不用奖励饲喂,也有蜜糖储存,也有足够的越冬蜂。
太容易了就无法显示老张的技术,老张就要用更高的蜜蜂养殖技术,一箱多王就是老张最喜欢的。用老张的话说,多个王肯定多产子,多王群才是繁蜂最好的技术。在平常任何时候,老张都会组织双王群,甚至多王群,并以此为骄傲。在蜜粉充足的情况下,蜂群能正常发展,组织多王群容易成功,其利弊也不容易发现。可这一年蜜粉枯竭了,老张也不得不饲喂糖浆蜜粉维持蜂群发展,多王群养殖的弊端也显现出来。
一个蜂王就是一个蜂群,多王群养殖就是多个蜂群处在同一个蜂箱。每一个蜂群的工蜂只忠于自己的蜂王自己的蜂群,对于邻居蜂王群也不会友好相处的。几个蜂群在同一个蜂箱,气味混淆守卫蜂辨别同箱蜂群工蜂不容易,就容易让相邻的蜂群工蜂混入,就容易发生盗蜂。由于蜜粉源枯竭,蜂群的盗性增强,饲喂糖浆又更加引诱盗蜂发生。多群同箱蜂群气味混淆工蜂间难以识别不同群的工蜂,偷盗者 会轻易的盗走蜜糖,不容易发生打斗。这样没有发生打斗的盗蜂叫和平盗,相邻的蜂群和一箱多王群最容易发生。由于巢门口没有发现打斗,养蜂人也不容易发现。由于两群蜂相隔太近,也难以制止。工蜂互相偷盗蜜糖,忙忙碌碌,这样体力加大加速衰老死亡。蜜糖消耗量加快,也会引起蜜糖不足。盗蜂打斗会造成工蜂伤亡,蜂群衰竭,和平盗不容易发现,难以制止,最终造成的损失会更大。
老张看到蜂巢门口工蜂忙忙碌碌,以为蜂群兴旺,是良好的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喂,老张开箱查看,却发现许多蜂群严重衰竭,没有多少子脾,也没有多少蜜糖。百思不得其解后,询问其他蜂友,才明白是和平盗发生,是一箱多王群造成的危害。这一回只能听从大家的建议,把多王群合并了,让一个蜂箱只有一个蜂箱。
由于秋繁不成功,弱小的越冬蜂群在当年长期低温下死亡率就大,等到春繁时剩下的蜂就不多了。为了不输给别人,老张就冒险在低温下提前春繁,以为靠包装保暖和认真的饲喂就能多繁蜂。在0度左右的低温下 ,只有堆积的蜂才能维持子脾温度正常,无论怎样包装保暖只是减少热量散发,都不能升高蜂巢温度,弱小稀疏的蜂群是难以繁蜂的。勉强繁蜂的结果只是蜂巢中间抚育少量子脾,大量越冬蜂为了维持子脾温度而过早累死,哪怕哺育几代子蜂数难以增加,甚至越繁越少。老张就犯了这样的错误,从腊月到2月近两个月的春繁,蜂数并没有增加多少,而且耗费大量的蜜粉。
眼看着油菜花要开了,还只有三五脾的蜂数,老张很着急。一遍遍去看老王及其他蜂友,看他们的情况是不是跟他一样。可别人由于习惯了秋繁蜜粉不足,没有养多王群,没有在低温下提前春繁,蜂群发展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油菜花开前大家也开始架继箱了。这么大的差别让老张觉得很难堪,眼看着天气暖和花开了,就也跟着加脾加继箱。蜂多少别人看不到,架没架继箱别人会看到的,这么些年养蜂可不能让别人小看。
可油菜花开也是乍暖还寒的时候,当时也是寒潮频发,阴雨常顾。老张多加脾提前架继箱,让蜂稀疏蜂巢空间过大,就难以维持正常的蜂巢温度,不能让子脾健康成长了。在湿冷的气候下,蜂巢潮湿低温,幼虫夭折,病菌病毒滋生,老张的蜂群就爆发了烂子病和白垩病。这样蜂群就更加没救了,多方求教,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等到油菜花期结束,病症才消除,可蜂群严重衰竭,有些难以维持,不得不合并。这样衰竭的蜂群,等到入夏还没有繁盛起来,这一年老张养蜂就完全没有收益。
而老王与往年一样,蜂群的繁殖速度和收益都没有什么影响,这样比起来就与老张强得多了。老张就再也不敢在老王面前说大话了,最怕老张嘲笑,把意蜂也养出烂子病,真是天才呀。老张也开始反思自己的养蜂技术,也知道要借鉴其他蜂友的经验和方法了。
现在养蜂技术不满足传统的养殖方法,新的养蜂技术不但被创新,有些人也想自创养蜂方法。可是无论哪一种蜜蜂养殖技术,都要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发挥优点,条件不够是不能随便用的。养蜂技术学起来并不难,但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就很不容易了。有些人以为把方法学到了就是成功,实际上没有做对比,根本不知道是不是好。就像老张那样,有那么好的条件,本来按照正确的养殖方法蜂会养好,收益会达到更好。可是偏要想当然的干,运用这样那样的技术,反而会影响蜂群发展。在不利的条件下,这些不合适的技术就会给蜂群带来灾难,会让自己受损。
借着这个故事我提醒大家:蜜蜂养殖技术要开拓创新,但不能盲目照搬,一定要懂得适合的条件,要清楚利弊。在学习一项技术或者引进一个蜂王时,最好用一两个蜂群做实验,做对比。只有在同等条件下做比较才能看出高低好坏,只有确实证明可行了才能够正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