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小柴胡汤——肠胃疾

(十二)小柴胡汤——肠胃疾病

黄元御医学研究 黄元御医学研究 今天

136吐血

天宁州贾凤来,血症五日一次。计患病五十五日,吐血十一次。其来也,先三日左胁作胀,至期则夹窠皆胀。发申酉戌三时。余诊其脉,左关弦数而结滞。问:五十余日,曾发寒热否?曰:第一次有寒热,一吐而解。予曰:此外感邪热,客于少阳,留于募原,邪热与卫气相遇,夹血上行,故五日一次,始疟之应期至也。以血症药治之,故不应手,乃用小柴胡汤去半夏。柴胡、黄芩、甘草、白芍、桃仁、茜梗服四剂而愈。(《黄澹翁医案》卷一)《名医验案精选》

论:本案去半夏,这是失误。应是误认为半夏性燥,不宜血证。

137呕吐——刘景琪医案

王某,女,34岁,农民,1982年7月13日初诊。恶心呕吐已半年多,屡治未愈。春季因呕吐剧烈,出现脱水,曾住县医院一月,但呕吐症状仍未除。口苦咽干,头晕目眩,两胁发胀,全身无力。昔白,脉弦。辨证肝气犯胃。治则:舒肝降逆,和胃止呕。处方:柴胡24克 黄芩9克半夏9克党参15克 生姜9克甘草9克大枣3个代赭石12克 旋复花15克 竹茹12克枳实9克服六剂。

7月19日二诊:服药后呕吐已止,余症亦大见好转,唯有胃脘憋胀。脉上关上滑。处方:枳实9克苦參6克黄芩9克党参15克干姜6克甘草9克大枣3个。服三剂后,诸症状消失。《经方验》

138呕吐——刘渡舟医案

徐某,女,29岁。患顽固性呕吐已三年多,往往在进食后1-2小时即呕吐酸苦而多涎,右胁发胀,连及胃脘疼痛。脉沉弦而滑,舌苔白滑。

柴胡12克黄芩9克半夏14克生姜14克党参6克炙甘草6克竹茹12克陈皮12克郁金9克香附9克牡蛎12克

上方共服六剂,呕吐再未发作。

解说;《素问?逆调论》说:“邪在胆,逆在胃",指出了肝胆与脾胃之间的密切关系。肝胆之气的疏泄直接有利于脾胃气机的上下升降及其受纳运化水谷的功能。如果肝胆气郁不疏,则脾胃功能必然因之而失调。所以在少阳病中多见胃气上逆而致的呕吐,如《伤寒论》说:“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又说:“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由此观之,小柴胡汤确实是治疗气郁呕吐的良方。《临证指南》

139呕吐——聂惠民医案

朱某,男,36岁。1990年5月21日初诊。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贲门炎,近20天伴发呕吐,不欲饮食。食后呕吐,吐后则舒,渐日消瘦,身体倦怠,经治效果不显,前来求医,脉沉弦,苔薄白,舌尖红。证属脾胃蕴热,升降失常。治以解郁和胃,降逆止呕,宗小柴胡汤化裁:柴胡10克,黄芩10克,法夏10克,党参10克,炙草5克,生姜3片,竹茹10克,陈皮12克,大枣5枚。水煎,服药六剂,吐止纳增,调理脾胃而安。《聂氏伤寒学》

140呃逆——许叔微医案

张保义得汗后呕逆,或者以胃虚则哕,故吃逆也,服以干姜橘皮等汤,不下,命予治之。予曰:此证不可全作胃虚治,六脉尚躁,是余毒未解耳,服以小柴胡汤,两啜而愈。[《伤寒九十论?证四十》]

按语:太阳不解,转入少阳,时时作哕,乃少阳枢机不利也,必有少阳见证,方可与小柴胡汤,索叙过简也。《伤寒论名医验案精选》

141呕逆——赵明锐医案

王某,女,17岁。患者患温病发热十数日,热退后,各种证候也相继消失,唯遗留下心烦不宁,呕逆频频,有声无物,欲吐不得,虽用中西止呕的药品皆无效。凡三日三夜无暂止时。痛苦异常。经诊断为胆气不得下降,引起胃气上逆,治以小柴胡汤加陈皮、竹茹、伏龙肝,以和解少阳,清利胆经,一剂而减轻,三剂痊愈。《经方发挥》

142胃脘胀痛——张志民医案

患者女性,三十岁。初诊:一九八一年五月二十九日。肝胃失和,口苦目眩,胸胁满闷,脘腹时作胀痛,常有便泄,纳谷不振,寐中梦扰,舌边红,苔根腻,脉弦细。治拟疏调和中;北柴胡10克、炒子芩8克、姜半夏10克、黄连3克、淮小麦10克、炒党参10克、太子参12克、炙甘草4克、红枣6枚、绿萼梅10克、广术香8克。服五剂。

二诊:六月五日。前进柴胡合泻心法,脘腹胀痛已除,大便次减转实,口苦减,胸胁衍,纳食增,舌边淡红,苔根薄腻,脉仍弦细。治宜前法出入:北柴胡10克、炒子芩10克、黄连8克、姜半夏10克、炙甘草6克、红枣6枚、炒党参10克、太子参15克、八月扎12克、炒枳壳10克、越鞠丸12克(包款)。续服五剂,药后病愈。

143胃脘痞痛——祝庆堂医案

董某某,女,11岁,1987年5月29日初诊。患者体质素弱,四天前因淋雨引起发热,服安乃近后热退而复起,成寒热往来之状,且出现胃脘痞痛、心下支结、呕恶频频,不能进食。西医按急性胃炎给予消炎、补液等对症治疗两天,效果欠佳。改服中药,证略同前,四日未解大便。予小柴胡汤原方重用黄芩30克,1剂而大便畅行,寒热止,呕恶减,胃脘痞痛基本消失;唯食欲仍差,体力欠佳,改用和胃安中之剂调理三日而愈。[河南中医1988,(6):20]

按语:小柴胡汤本为和解少阳之方,但重用黄芩后即兼有明显的清通阳明胃腑的作用。《本草品汇精要》指出:黄芩“疗肠胃不利,破壅气,令人宣畅”。其使用要点是:既有脘腹痞胀或疼痛、大便干结或不爽的胃肠结滞证,又有口苦咽干、不欲食的少阳经证,并应根据阳明结滞的轻重而决定黄芩用量的大小。《伤寒论名医验案精选》

144腹痛(腹型癫痫)——刘含堂医案

魏某某,男,10岁,学生。2002年4月3日初诊。其父陈述:近2年来,儿子每月要发生3~5次腹痛,每次发作持续20~30秒后自愈,腹痛发作后神情痴呆,曾不断服中西药治疗,无效。1周前在本市某医院作脑电图检查,提示为腹型癫痫。现症:面色赤红,左胁有满闷感,口苦,偶有眩晕。舌红,苔黄腻,脉弦。辨证为少阳枢机不利,胆木犯胃,痰热扰心。治当和解少阳,抑木和胃,清热涤痰醒神。用小柴胡汤加味,处方:柴胡10克,黄芩6克,党参6克,清半夏6克,炙甘草3克,生白芍6克,郁金6克,炒远志5克,节菖蒲5克,生姜5克,大枣3枚。水煎服。共服6剂。病愈。追访2年未复发。《经方治病经验录》

145腹泻——王挚峰医案

梁某某,女,14个月,因腹泻5天于1963年11月6日入院。患儿于2日开始腹泻,呈蛋花样粪便,每天10次左右,量多。呕出胃内容物,小便明显减少,烦躁不安,口渴非常,饮水颇多,发热,在当地卫生所打针、服药(用药不详)未效而入院。

入院后即请中医会诊。发热,口唇干燥,苔黄,脉弦数。诊为胃肠湿热,三焦气滞,用小柴胡汤加薏仁、白芍、黄连治之,配合补液。服药2剂,诸症消失。[新中医1973,(1):16]

按语:泄泻而呕吐、脉弦,土虚木乘之象。《张幸青医案*泄泻》指出:“行则嗳噫,下则便泄,厥气不和,克制脾土。”盖土虚则湿盛,木盛则气逆。故用小柴胡汤疏达肝木之气,加苡仁、黄连、白芍以培土清利湿热矣。《伤寒论名医验案精选》

购书学习,进群,请加好友  (微商—勿扰)

点击在看,感谢分享,读黄元御,学古中医

自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自学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

(0)

相关推荐

  • 半夏泻心汤经典医案、方论

    [方剂组成] 半夏洗,半升(12克),黄芩三两(9克),人参三两(9克),千姜三两(9克),甘草炙,三两(9克),黄连一两(3克),大枣擘,十二枚[服用方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 ...

  • (五)柴胡桂枝汤——胁痛,胃痛,腹痛

    36胃胁胀痛 郑某,男,33岁,干部.1963年11月4日初诊,门诊19982号.患者胃胁胀痛已数天,经单位保健室施针.药治疗未效.今早疼剧难受,口苦.欲呕,身有微热,不能食,二便如常,左脉动数,右脉 ...

  • 半夏厚朴汤合大柴胡汤的作用功效、主治病症、临床应用

    [药物组成]半夏12 g 厚朴9 g 茯苓12 g 生姜9 g 苏叶6 g 柴胡15 g 黄芩9 g 白芍9 g 枳实9 g 大黄6 g 大枣5枚. [组方依据]肝主疏泄,若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可致气 ...

  • 抑郁、牛皮癣等医案5则

    原创 王彦权,王孔波 中医书友会 今天 I导读:书友分享的五则医案,小编最想说的反而是胆结石这个常见病.医生,难免会遇到疑难杂症来诊,但是更多的还是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如果每个中医都能很好的解决这些常 ...

  • 紫微 | 十二宫之疾厄宫

    2009-09-28 16:39  字体:  紫微斗数将命造整个人生吉凶祸福.人事活动分为十二类,以上所述十二宫的判定内容,为紫微斗数的基本学说,借此可以探究论定个人一生的富贵贫贱.穷通祸福.荣枯寿夭 ...

  • 皇太极五十二岁无疾而终,是多尔衮派人下毒,还是孝庄亲自动手?

    我们看<清史稿>中清朝历代帝王之死,都死得比较蹊跷:清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是不是袁崇焕用大炮轰毙?清世宗宪皇帝胤禛是不是死后无头? 这些谜题至今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就连清太宗文皇帝皇太极之 ...

  • 五分钟学看相,面相十二宫之疾厄宫

    " 面相是一种透过观看面部特征的方式来论命的民间学问,阴阳五行之气化生天地万物,人禀命于天则有表候于体,一切外在体表特征均蕴含着不同的命运信息. 所以只要把握规律即可从面部特征透出的信息,推 ...

  • (十二)小柴胡汤——肠胃疾病

    136吐血 天宁州贾凤来,血症五日一次.计患病五十五日,吐血十一次.其来也,先三日左胁作胀,至期则夹窠皆胀.发申酉戌三时.余诊其脉,左关弦数而结滞.问:五十余日,曾发寒热否?曰:第一次有寒热,一吐而解 ...

  • 天下无疾:十二经脉循行要穴及各部常见病症总结

    无疾把十二经脉循行所过之处及各部常见病症,以文字的形式表述如下,供大家参考. 按照<内经>对经络的记载,虽然经脉的全程像一条入海的河流,一棵繁茂的树木,但最为重要.备受重视的是河流未入海的 ...

  • 五脏有疾,应出十二原!不花钱的救命穴,灸可断百病

    我们常常形容一个人精气神好,就会说"元气满满"!中医里,元气指的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可以说,元气有多强,生命力就有多旺盛.而元气又称为"原 ...

  • 道医十二经络原穴详解:五脏有疾,应出十二原!

    经络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十二经络在脏腑上各有所属,并有各自特定的循行路线.'五脏有疾,应出十二原':'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 当脏腑发生病变时,会在原穴表现出来,根据原穴部位出现的异常变 ...

  • 五脏有疾当取十二原, 拍打原穴可提高免疫力

    原穴在人体所有穴位中是十分重要的穴位,是脏腑的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在临床上,针刺原穴能使原气强盛,并通达相应的脏腑,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维护生命的正能量,抵抗治愈病邪的作用. 点击加载图片 原气的 ...

  • 命盘十二宫位之父疾线

    命盘十二宫位之父疾线 疾厄宫:主人一生之健康状况,有否暗疾.伤残.先天那个器官较弱,情绪表达方式,并透露出个人的性生活能力与爱好.(参考四化入疾厄宫,疾病灾伤) 命宫为性.疾厄为心,为命之元神所居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