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大会》第四季最出彩新人鸟鸟,有些事只有内向的人才能做

在刚刚结束的《脱口秀大会》第四季中,鸟鸟是最出色的新人之一。

她看起来貌不惊人,弱弱的,好像没什么能量,乖乖女戴眼镜的形象,一个标准的内向好学生。

她不会像那些外向的人一样,把自己北大创意写作硕士的身份挂在嘴边。

她没有夸张的表演,但她写出了本届比赛最厉害的文本,一段“社恐式脱口秀”打进了无数内向者的心里。

在重度社恐的世界里,武松打虎的故事会变成鸟鸟、武松、老虎的三脸懵逼。

内向的人都是像鸟鸟一样,在平静的外表之下涌动着无穷的力量。

研究表明,性格内向和性格外向的人数比为一比三,而我们的社会,也更加推崇外向性格。

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作为一个内向而敏感的人活着,看起来挺吃亏的,在一个广场上,一个声音特别大,大家就只会注意到这个声音,不会注意到沉默的人。

从鸟鸟身上,我们看到了内向的人该如何把这股力量发挥出来。

鸟鸟不仅逗笑了观众,也告诉内向的人们,如何实现突破。

很多内向的人都有相似的经历,总是想要改变自己。比如到了新的环境里,就想要努力竞选班干部,积极参加社团活动,鼓起勇气和别人搭讪,让自己表现得和外向的人一样。

这样做之后,虽然貌似人际关系有所改善,但自己总会感觉很累,感觉这不是真正的自己。

其实内向者根本不用这样,性格没有好坏之分,无论是外向者、还是内向者,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优势,问题的关键是你能否接纳自己的性格,并且把自己的性格优势给发挥到极致。

鸟鸟在自己的段子中提到了一本叫《内向者优势》优势的书,这本书治愈了很多内向者。

《内向者优势》的作者马蒂·兰妮是一名心理学博士,她擅长以专业的精神分析,探索内向性格的议题。

我们对一个人的性格是内向或外向的一个常见判断就是:这个人话多还是话少。话多是外向,话少是内向,但这个判断标准并不科学,根据《内向者优势》一书,内向者和外向者的主要区别应当是精力的来源方式不同。

性格外向的人,他们的精力主要来自外部世界。例如,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等等。而性格内向的人,他们的精力往往来自于内在世界。例如,从思想、情绪和观念当中获得精力。

性格外向的人,更愿意拓展生命的宽度,喜欢广交朋友,知道很多事。

性格内向的人,则更愿意挖掘生命的深度,喜欢有几个亲密的朋友,指知道一件事,但挖掘得很深。

要知道,内向并不是一个缺点,而且对于深度工作来说,内向者要比外向者更有优势。

内向者更擅长深入研究一件事,内向者并不满足于对知识仅仅有一个肤浅的了解,而希望能够静下心来琢磨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所以他们更容易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从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到篮球巨星迈克·乔丹,他们都曾在公开场合中表示自己是性格内向的人。

内向的爱因斯坦也说:“并不是说我有多聪明,只不过我思考问题的时间更久。”

如何挖掘内向者的优势呢?

1、成为专家

与其逼迫自己变成一个外向的人,不如刻苦修炼,变成一个专业领域的高手。在所有机构里,最有威望的一定不是最能说,最热闹的那个人,而是那种技术大拿、业务权威。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并不擅长职场关系,甚至情商都不怎么高,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专家。

2、积攒自信

很多内向者从小到大都鼓励外向性格的环境中,他们的表现常常被认为不如外向者,比如,内向者会常常听到“不够活泼”“反应迟钝”等评价,久而久之,他们也会接受这些消极的评价,认为自己不够好,感到很自卑。我们要开启收集赞美的雷达,告诉自己“我很棒”,具体做法是,记录每一个来自外界的称赞,比如“看待问题一针见血”“分享的内容很有用”“我喜欢你发表看法”等等,这些可以强化我们对自己优势的认可,从而逐渐变得自信。

3、内向不是坏事,也不要总是在舒适区呆着

虽然内向是优势,但过于安逸会让我们失去个性中的某些部分,就像肌肉不锻炼就没力气。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新的信息和挑战,你就会感觉无聊或沮丧。对被抛弃、拒绝或失望的恐惧可能会增加。作为内向者,你需要提醒自己,虽然表现出外向时会迅速消耗燃料,但你也获得了新的想法、关系和经验。

了解我们的性格特点,是接纳自己的第一步,无论内向者还是外向者,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接受自己的不足,发挥自己的优势是每个人的必修功课。

幸福快乐的核心,就在于一个人愿意成为他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