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多年的严家桥古村,有锡剧第一村的美誉
无锡“十大古村落”中,位于锡山区羊尖镇北部的严家桥村,还是地方戏锡剧的诞生地之一。严家桥村的地理位置比较独特,它分别与无锡的江阴市、苏州的常熟市接壤。昔日,村里那条南北走向的永兴河,是江阴、张家港等地区到苏杭地区的水上交通要道;而河上那座建于明朝的“严家桥”,则是陆路连接无锡与常熟的必经之道。从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起,严家桥村就是无锡著名的米码头、布码头、书码头和医药码头,但严家桥最富人文气息的,是被外界誉为的“锡剧第一村”。
整个华东地区,共有三大地方戏曲,分别为越剧、黄梅戏和锡剧,均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叶圣陶老先生也曾把锡剧比作“太湖一枝梅”。锡剧诞生的历史不算长,业界比较公认的时间为清朝的乾隆年间。那时锡剧只是叫做“滩簧”,是农村民间一种用吴语方言的说唱形式,也没有专业演员,常常在农村的庙会、集市上表演,结束后再回家耕田。虽然表演比较简单,但因为演唱的内容比较接近农村的日常生活,因而在环太湖周边流行甚广。
而关于锡剧的起源地,则各有各的说法。有说是起源于常州的武进农村,有说是起源于无锡的张泾乡,后者基本跟现今的严家桥村有关联。民国时期,滩簧开始进入大上海演出,当时对外挂牌都要区分“无锡滩簧”和“常州滩簧”,后来两地滩簧合并,锡剧又诞生了新的名称“常锡文戏”。解放初,常锡文戏再次改名为“常锡剧”,直到上世纪的五十年代中,为了规范地方戏曲,“常锡剧”正式更名为“锡剧”。
说严家桥村是“锡剧第一村”,并非杜撰,它的故事可以说上三天三夜。因为严家桥村独处重要的交通枢纽,人来人往,货物涌动,使严家桥村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要比起周边的其它乡村来的富裕。加上严家桥村出了无锡工商业四大家族之一的“唐氏家族”,开了无锡工商业的先埠,即便你现在去严家桥村,依然能见到当年唐家建造出来的唐氏仓厅、唐家码头、永兴桥、梓良桥旧址;唐家当年创办的春源布庄遗址、翼农蚕种制造场旧址和利家砖瓦厂等历史遗存。经济上的富裕,为文化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严家桥村出过锡剧历史上的很多个“第一”,像锡剧史上最早的滩簧女艺人青宝姑娘,据说青宝貌美如花,受到喜欢唱滩簧戏的父亲“真传”,年纪轻轻就在严家桥等地演唱滩簧。在清朝末年,一个出头露面且能唱戏的姑娘,自然会受到百姓的关注。为此有青宝出场演唱的时候,总会挤满观众。民间传说但凡青宝开唱,一定是通宵达旦,实在是观众太多,所以民间也把青宝称之为“两头红”,无锡方言的意思就是从晚上头唱到早上头。只是关于青宝的文字记载甚少,也没有任何相片资料留下来。
大概是滩簧在严家桥地区太红火了,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慈禧太后下旨意,严禁民间的滩簧演出。当时的无锡县令王年慈,特意在严家桥村竖立一块石刻“禁碑”,上书四个大字“禁唱滩簧”。同时这位王县令,还经常派县役下乡捉拿唱滩簧的人。这一局面直到大清朝亡了,才得以改善。
过去,演唱滩簧的剧本,要么是口口相传留下来的,要么是滩簧艺人现编现唱。历史上第一位专门为滩簧撰写剧作的人,名叫严廷初,也是严家桥人,据说他是晚清落第秀才,只不过有关他的文字记载也不多。倒是同样是严家桥人氏的袁仁仪,却被业界尊称为“锡剧先生”,对袁仁仪的公开评价是:锡剧有今天,不要忘记袁仁仪。在严家桥村的锡剧博物馆里,对袁仁仪的评价还有:锡剧走进大上海的第一人,第一位灌制锡剧唱片的人。
生于1880年的袁仁仪,为严家桥舍上村人,家中排行第二,外号叫“袁老二”。据说袁仁仪自幼家境贫寒,练就了吃苦耐劳的品行。年纪轻轻的袁仁义,嗓音嘹亮,加上会拉二胡、弹三弦,初出茅庐便受到观众的喜爱。袁仁义曾拜江阴的滩簧艺人王文香为师,演唱技艺得以大大提高。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袁仁义只身一人来到了大上海,成为在上海演唱无锡滩簧的第一人。
初到上海的袁仁义,起先还只是走街串巷地表演,1916年,袁仁义率他的戏班进入当时的“天外天”游艺场,正式开始登台演出滩簧,之后又转入名声更大的“上海大世界”三楼演出,三年后,常州滩簧也进入到“上海小世界”的舞台公演。之后,在袁仁义的撮合下,无锡、常州两地滩簧演员,第一次合作,在上海公演了锡剧传统剧目《珍珠塔》,因为好评如潮,1921年,上海VB美国胜利唱机公司,特邀袁仁义和另一位搭档,灌制了《珍珠塔》中经典唱段“赠塔”等两首,成为锡剧史上第一位灌制唱片的艺人。
现在的严家桥村,除了建有“锡剧博物馆”之外,还有一座室内的农民大舞台,在没有锡剧演出的时候,邀请评弹演员来为村民免费唱戏,类似江南地区以前常见的“书场”。每当书场有演出时,整个书场里几乎空无虚席,可见当地人对地方戏的喜爱。假如你也去到严家桥村旅行,建议你参观一下“锡剧博物馆”,或者跟村民一样,坐在“书场”里听一会戏,糯糯的吴语方言,有着江南水乡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