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的鼓浪屿、优雅的厦门大学、深幽的南普陀寺……优美的风景、加之交通便利、美食丰富,无数人都视其为国内必去的旅游胜地。就连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都曾赞美过厦门,认为它堪称“东方夏威夷”。
就在厦门,有这么一处地方。十几年前,它不过是海边的小小渔村,村民“男渔女耕”,过着朴素的生活。而今,它被改建,摇身一变,成为了中国最文艺渔村。虽然还是渔村,但是文艺二字,赋予了它无限的内涵。它就是——曾厝垵。
这里的曾字意思是渔村的本地村民大多姓曾;厝对于闽南人来说就是房子、家的意思;垵用于地名。 连起来,就是曾氏家族的家。那么,曾厝垵是如何从普通渔村变成文艺渔村的呢?这要从很久以前说起了。位于厦门岛东南部的曾厝垵,历史上一直是作为农村而存在的。依山傍海的先天条件,给了当地人闲适且自由的生活。明初,厦门城建起来之后,身处厦门港南部的曾厝垵成为了军事要冲。同时,天然良港的自然优势,使得曾厝垵在航海贸易中也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很多商船都需要经过曾厝垵出洋。趁此契机,曾厝垵人在南洋建立了许多商业基地,为其侨乡的繁荣起到了铺垫作用。
到了清代,清廷设水师驻守于此;辛亥革命后国民党的“海军航空处”和飞机场也设在这里。不过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后,曾厝垵军事要塞的区位作用渐渐失去。
后来厦门港被封,曾厝垵就此沉寂。
庆幸,曾经辉煌的过去,给曾厝垵留下了珍贵的宝藏——当年华侨建造了大量红砖古厝和南洋风格的“番仔楼”,至今还有所保留。碧蓝的天空下,老建筑带着独特的韵味,在时光中熠熠生辉。
当然,也有这样的传统家庙建筑,用闽南当地最常见的燕尾脊,远远地就吸引了人的注意力。流畅的屋脊曲线飞扬挺拔,正如一只轻巧、俊逸的燕尾,剪出了美好的姿态。
再然后,厦门市环岛南路修建,打通了曾厝垵与核心地区的交通,人们这才发现,原来这里这么美。
2007年,曾厝垵被规划为厦门东南海滨的文教、疗养、旅游、居住区。
一步一步,小渔村改建、翻新,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在网上也越来越火,有了中国最文艺渔村的称号。
无数人来到这里观光、度假,追寻自己的桃源梦。
如果来到曾厝垵,第一步一定要去看海。
碧蓝的大海,清澈无比,在天空的衬托下,你竟分不清,是哪个更蓝一些。
洁白的沙滩,柔软温暖。赤足踩在上面,任一波一波海浪刷过脚面,凉凉的、也痒痒的。此时此刻,你只感觉整个心都静了下来。
耳边是风声、海浪声、孩子的嬉笑声,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首独特的交响乐。
走到曾厝垵村口,你可以沿着一条条狭长的小街慢慢看、慢慢逛。百米长的范围内,积满了各色小吃、工艺品店、咖啡店、酒吧、民宿。
店铺都不大,但都布置得别出心裁,让你忍不住停下脚步探个究竟。
这家手工酸奶店,店主人特意用白色的架子在门口摆放了很多绿色植物。生机勃勃的绿意成了他家最好的招牌。不得不说,这个设计也太可爱了,让人只想马上进去尝尝他家的酸奶。
这家是卖各色花茶的,门口用五彩的茶叶罐垒在一起,组成了自然的装饰。还未往里走,已经能闻到空气中的花果香了。
这家店的思路和上两家又不同,店主用大家都认识的蓝胖子哆啦A梦来招呼客人,来试试猫瓶DIY。
要我说,最有新意的,还要数这家。白白憨憨的汪星人,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它正顶着一头红色流苏。
过路人停下来拍它,它还很配合的把正脸转过来,真的太好笑了。
偶然遇到一家店,看到了很多小怪物一样的手工艺品,上面还写着石敢当。问了才知道,石敢当是一种风水镇物。在福建很多地方,凡是宅第路冲、水冲,屋主为求平安,都会在道路旁或墙上放置"石敢当"。小怪物,是守护人们的呢。了解了再去看它,感觉一点都不可怕,反而有种奶凶奶凶的反差萌。
夜色渐沉,灯光让整个村落忽明忽暗、越发迷人。相比白日的拥挤、嘈杂,晚上的曾厝垵更有趣一些。
突然滋滋啦啦的声音响起,快走两步,原来是一家小吃摊。食物的香气,在滚烫的铁板上翻了个跟头,散进空气中,闯入人的鼻尖。灯光照射下,豆腐的金黄色饱满欲滴。另一边,则是香干炒豆芽。
还有摊子,卖一种小点心。只是外面是糯米的皮,很软很黏。
最后,走到曾氏宗祠,这是曾厝垵的地标性建筑。即使在夜色里,也难掩它的庄严。
据说曾氏宗祠始建于南宗元年,一度毁于战火,后来才重建。神奇的是,2010年,这个颇具历史的宗祠竟然成为了一家咖啡馆。可能有人会喜欢这样碰撞的创意,也有人会说,在别人家的宗祠里喝咖啡,感觉怪怪的。但毕竟存在即合理,不论如何,也应该尊重当地人的想法吧。
走完曾厝垵,真心爱上了这里。因为在传承之外,它把历史玩出了文艺的新花样,让人一见倾心。
带着有趣的灵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摄影|写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