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版《中庸》赏析(23)心诚则灵

《中庸》赏析23)心诚则灵

各位网友,《中庸》第二十四章,是从天道的角度论述“诚”。

作者提出:“至诚之道可以前知。”所谓“前知”,指预知未来。意思是说,达到极端真诚的境界,就可以预知未来的事。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所谓“祯祥”,指吉祥的预兆。所谓“妖孽”,指物类反常的现象。草木之类称妖,虫豸(豸:音Zhì)之类称孽。“见”字,在古代与现在的“现”字同音同义,指呈现,显露。“蓍龟”,代指占卜。蓍,是占卜用的蓍草。龟,是占卜用的龟甲。“四体”,即人的肢体,这里指手足的动作仪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国家将要兴旺,必然有吉祥的征兆;国家将要衰亡,必然有不祥的反常现象。呈现在著草龟甲上,表现在手足的动作上。”据此,作者作出这样的判断:“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所谓“如神”,就是说具有神一样不可言说的微妙之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祸福将要来临时,是福可以预先知道,是祸也可以预先知道。所以,极端真诚就像神灵一样微妙。”

当然,这是那个时代人们的一种认识。抛开其中某些神秘色彩,作者这样讲,无非是要强调真诚的出神入化功用。从《中庸》关于“诚”的总体论述来看,诚,乃是天道的运行法则;追求诚,乃是人道的必然要求。“心诚则灵”,只要一心一意地追求诚,就可以达到真诚的境界。而一旦达到真诚的境界,不被私心杂念所述惑,就能洞悉世间万物的规律,预知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兴亡盛衰。

《论语》记载:子张问:“十世以后的事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说:“殷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朝继承了殷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如果有继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之久,也是可以知道的。”孔子对“十世可知也”的回答说明,只要能够深刻地洞察历史演进的规律,就可以鉴往而知来。孔子紧紧抓住一个“礼”字,历陈夏、商、周三代的继承和变革关系。“礼”,兼指政治制度、社会风俗以及人的内心情感,经过历史的积淀,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礼乐文化;“礼”,对于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秩序、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抓住“礼”来论述社会历史的演变,就抓住了一条关键性的线索。人类社会的发展,既有“因”,又有“革”;既有“损”,又有“益”。从夏、商、周三代变与不变的历史沿革中,就可以推知哪些是随着时代发展而改变的,哪些是贯穿古今而不变的。这种状况虽历经百世也是可以知道的。因而,即使百世以后的发展趋势,也是可以预料的。

这个记载,是对“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至诚如神”的有力佐证。

附:

【原文】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前知:预知未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祯祥:吉祥的预兆);国家将亡,必有妖孽(妖孽:物类反常的现象。草木之类称妖,虫豸之类称孽。豸:音Zhì)。见(见:音xiàn,古同“现”,呈现,显露)乎蓍龟(蓍龟:指占卜。蓍,音shī,占卜用的蓍草。龟,占卜用的龟甲),动乎四体(四体:手足,此指动作仪态)。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如神:如神一样微妙,不可言说)。

【译文】

极端真诚可以预知未来的事。国家将要兴旺,必然有吉祥的征兆;国家将要衰亡,必然有不祥的反常现象。呈现在著草龟甲上,表现在手脚动作上。祸福将要来临时,是福可以预先知道,是祸也可以预先知道。所以极端真诚就像神灵一样微妙。

(0)

相关推荐

  • 中庸研读第13讲:第24-25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13讲:第24-25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4--25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至诚之道"的功用,可以出神入化,"至诚之道"就是 ...

  • 《中庸》注释(二十九)

    [原文]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译文]至诚之道,可以预知诸事善恶之几.国家将兴,一定有祥瑞之 ...

  • 《中庸》学习札记(三)

    <中庸>学习札记(三) <中庸>研读讲义第11讲:第20章(二)学习札记 预先设想立初衷,道前定则路畅通. 执政获信民可治,诚身明善多友朋. 博学审问在弄懂,慎思明辨下苦功. ...

  • 富金壁:《中庸》是关于君王道德修养的讲义

    朱熹<中庸章句序>开头便说:"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他把道学的核心称为"道统",并说这就是尧之所以授舜的"允执厥中 ...

  • 有事卜卦,预知前事祸福

    ​卜筮之道,源自易理,配合天地人三道之气,推演人事物生死旺衰:古人曰:"至诚之道可以先知".

  • 语音版《孟子》赏析(23)操危虑深

    <孟子>赏析(23)操危虑深 --第四单元 论涵养 第十节 各位网友,今天,我们讲<孟子>系列第四单元的第十节,节选自<尽心上>,孟子以孤臣孽子为例,进一步阐释&q ...

  • 语音版《中庸》赏析(32)学者入德之路

    <中庸>赏析(32)学者入德之路 各位网友,<中庸>第三十三章,大量引用<诗经>中的诗句,借以阐发作者的观点. 作者引用<诗经·卫风·硕人>说:&quo ...

  • 语音版《中庸》赏析(31)至诚之道

    <中庸>赏析(31)至诚之道 各位网友,<中庸>第三十二章,承接上章所言至圣之德,讲至诚之道.朱熹在<中庸章句>中说:"至诚之道,非至圣不能知:至圣之德, ...

  • 语音版《中庸》赏析(30)至圣之德

    <中庸>赏析(30)至圣之德 各位网友,<中庸>第三十一章,阐述圣人的品格及其深远影响. 首先,作者从五个方面概括了圣人的品格.其一,"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quo ...

  • 语音版《中庸》赏析(29)圣人风范

    <中庸>赏析(29)圣人风范 各位网友,<中庸>第三十章,在对中庸之道方方面面进行理论阐述的基础上,转向实际,落实到一个具体的榜样上来,这就是孔子的风范. 作者说:" ...

  • 语音版《中庸》赏析(28)王天下有三重

    <中庸>赏析(28)王天下有三重 各位网友,<中庸>第二十九章,是对"居上不骄"的阐释和发挥. 作者开宗明义,提出国君治理天下的三件大事."王天下 ...

  • 语音版《中庸》赏析(27)不可自用、自专

    <中庸>赏析(27)不可自用.自专 各位网友,<中庸>第二十八章,承接上章"为下不倍(背)"加以引证发挥. 作者首先引用孔子的话说:"愚而好自用, ...

  • 语音版《中庸》赏析(26)大哉圣人之道

    <中庸>赏析(26)大哉圣人之道 各位网友,<中庸>第二十七章,讲学习圣人之道,进德修业的途径和方法.全文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对圣人之道的赞美."大哉圣人之道!洋洋 ...

  • 语音版《中庸》赏析(25)至诚无息

    <中庸>赏析(25)至诚无息 各位网友,<中庸>第二十六章,从天地运行变化的角度,阐述诚的功用.全文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天地之道,可以用一个"诚"字来囊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