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乾州蕞娃:几种民俗游戏前世今生(一)踢毽子
几种民俗游戏前世今生(一)踢毽子
乾州蕞娃
近日看书,文中对踢毽子、打秋千、跳绳、和游百病等传统民间(游戏)溯本追源,觉得有趣,因这些民俗(游戏)在乾县也有流传,特摘录于此,与大家分享。
踢毽子,由蹴鞠[cù jū]演化而来。蹴鞠在中国流传了两千三百多年,据说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这里不再赘言,只说些古籍中记录的踢毽子有关的文段。
南朝梁僧慧皎撰《高僧传》“(唐初)沙门慧光年方十二,在天街井栏上,反踢蹀(毽子),一连五百,众人喧竞异而观之”。至宋代,更为普及,技巧翻新。 宋人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说:“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 装以鸡羽, 呼为箭子, 三五成群走踢, 有里外臁、拖枪、耸膝、突肚、佛顶珠、剪刀、拐子名称, 亦蹴鞠之遗意也。”毽子的各种花样踢法都是由蹴鞠演化而来。到了明代, 毽子逐步成为妇女和儿童的娱乐活动, 刘侗在《帝京景物略·春场》中说, 北京地区儿童游戏是有季节性的特点:“小儿及贱闲人, 以二石毬置前, 先一人踢一令远, 一人随其一, 再踢而及之, 而中之, 为胜。”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手舞脚踏,不少停息,若首若面,团转相帮,随其高下,动合机宜,不致堕落"。”(北京出版社, 1963,68页)。
我们小时候也踢毽子,不过主要是女孩子玩,所以前边没有记载。今日为了完成本文的写作,不得不根据自己记忆及网络搜索整理成文。
踢毽子,也叫踢毽包,毽子也叫做翔翎、鸡毛毽子(当时只有鸡毛毽子,后来又有皮毛毽、纸条毽、绒线毽)制作过程相对来说复杂一些,毽包相对来说简单一些。下来,我们分别说一下它们的制作过程。
制作鸡毛毽子,需要的材料包括:铜板(圆形金属薄板,中间带孔的最好)、鸡毛、鹅毛、布片。制作过程:用一小块布,包上一枚铜钱和一小截下端剪成十字形开口的鹅毛管子,用针线缝牢,成为底座;再在未剪开的鹅毛管子上端里,插上七八根鸡毛就做成了。鸡毛最好是雄鸡的,又长又好看,也好踢些。现在商店里或地摊上有现成的毽子卖,不过,其底座往往是橡皮的,弹性大,踢重了稳定性差。
与鸡毛毽子相比较,毽包的制作就简单了许多。不仅制作材料简单易找(几块大小相同的布片和一小把玉米粒),而且制作过程简单(将布片缝成一个正方体,将玉米粒封入其中,也可以在其中放一些沙子)。
毽子或者毽包的玩法有两种,一种是单纯比踢的技术,一种是在踢的过程中还要加入一些花样。
单纯比踢的技术。一脚着地,用另一脚踢。着地的脚可以移动,也可以不准移动;踢的脚可以着地,也可以不着地。参加者可以依次轮换踢,连续踢得多者或先完成任务者为胜方。也可以“加宝塔”,即第一人踢一下,第二人踢两下……依此类推,周而复始,直往上加,到其中一人踢“死”为止。“死者”可将毽子用手抛给人家踢,直到人家没踢到或你接到踢来的毽子为止。
兼比踢的花样。最常见的是“打跳”,即毽子一抛,双脚同时跳起,用一只脚踢它。还有“打偷”,即一只脚着地,另一只脚从背后“偷偷”去踢……
毽子的基本踢法,主要有“盘、拐、绷、蹬”四种,用脚内侧踢为“盘”,用脚外侧踢为“拐”,用脚面踢为“绷”,用脚掌踢为“蹬”,用脚趾踢为“挑”,用脚后跟踢为“磕”等。
友情链接:
文明几千年,难得一壶酒。修纯粮精华,合酱香佳酿。兴约三五人,快意说春秋。举樽敬亲朋,杯中情意长。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