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久兴/随笔:怀念赵相如老师

怀念赵相如老师

文/郭久兴
8月中旬去省里参加一个会议,晚上约了几位媒体朋友一起饮茶闲聊,无意间问起原人民日报驻江西记者站赵相如老师的近况,一位年纪稍大曾与赵共过事的刘处长带着哀婉的语气告诉我,赵老已过世了。我心里一愣将信将疑,回到住处打开记者网做进一步核实,果然在《党报旧闻》一栏里看到这样一则消息:今天(2018年1月4日),人民日报老记者赵相如在杭州病逝,虚岁八十。
我这才不得不相信,赵老师真的走了。
我心情沉重,泪眼不觉有些模糊起来。
我与赵相如老师有过10多年的交往,是他引领我在写作的道路上艰辛起步,后来我又爱上摄影,文字图片双管齐下,小有业绩。可以说没有他或许不会有我今天。
1972年春,我从株潭中学高中毕业回到老家岭东。公社教育干事高元凯同志随即找到我说:“县教育局打算在罗城麻田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共大)举办一期中学物理教师培训班,时间一年。教办有意安排你和辛晓萍两人参加,本人同意就行。”
这等好事哪有不同意之理?我没有犹豫,当即表示服从组织决定。
我满心期望通过这一年的学习培训真的成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端上铁饭碗,岂料等到结业才知是一场忽悠,全班50多名学生除个别应征入伍,其余的都返回了原籍。
不过我并不扫兴。因为巧遇机缘我结识了一位人生旅途中很重要的人,他就是赵相如。
赵老师是上海人,1米8高的个子,英俊潇洒。他戴着金丝边近视眼镜,脸上总是挂着微笑,秃顶的前额尤显其儒雅风度。这时有校友跟我说,赵喜欢业余创作,曾在上海的大型文学刊物《萌芽》发表过小说。还听说这位年轻教师特别喜欢文学新人,让我顿生敬意。
于是刚到麻田不久,我就试着写了一首长诗《共大之歌》找他当面请教,没想到第二天此诗就在学校开设的文学园地墙壁上张贴了出来。看着老师用毛笔书写的一行行俊秀字迹我特别兴奋,特感好奇:“自己写的诗能够张贴出来发表,说明赵老师认可我了,以后一定要继续努力,实现做作家的梦想。”
从那以后,我的写作激情几乎迸发出来,经常有诗作拿给赵老师过目,发表在文学园地的“作品”也越来越多。那一年我虽然学的是物理,但兴趣却是热衷于写作。
赵相如并非我们班的任课教师,只是偶尔会来上一两节语文或写作课。他知识渊博,讲起课来眉飞色舞,听他授课简直就是一种精神享受,即使最没有文学细胞的人也会受到感染和熏陶。
赵老师爱人朱缨是一名英语教师,也在共大任教,夫妻二人相敬如宾。记得他们住的是一间10平米左右的房子,显得十分拥挤。然而就在这陋室里,赵老师凭着勤奋写出了《牛司令》、《冲》等多篇小说,在省内外文学刊物上发表。
离开共大我回乡做了民办教师,赵老师也因工作需要被调往万载文工团做编剧,我们之间经常有书信联系。他在信中鼓励我朝着写作这条路走下去,依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老师那句“有真才实学的人是倒不了的”至理名言我一直铭记在心,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几年里,我一边教学一边从事业余创作,先后写出散文《育棕记》,小说《开山》、《小锐和小宝》,电影文学剧本《红花颂》(前三集),小戏曲《争满分》等,连字体都是摹仿他的。寄给老师后不管工作多忙他都会提出修改意见或直接在文稿上面眉批。如至今仍保留着底稿的小戏曲《争满分》有这么一句台词:你们看,(扬起手中的笔)我的好宝贵!“贵”字显然有误,老师将它改成“呗”,可见看得多么细心。
赵老师看了我的小说首先都会给予肯定,然后再指出其中不足。我能理解他的苦心,无非就是不影响一位业余写作者的积极性。他认为,作为初学者我的小说起步不错,比他当初入门还快。遗憾的是因处境所迫我后来并没有继续写小说,而是改为写新闻报道等别的文章为主,靠赚点稿费补贴家用。不然,我或许也成一名大作家了。
每次进城办事,我都会习惯性的去拜会一下赵老师。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电影、戏曲开始解禁,万载文工团公演《刘三姐》,场场爆满座无虚席,几乎到了一票难求的地步,扮演主角的郭斌萍俨然成了观众心目中的偶像。在剧团做编剧的赵老师兼放戏剧字幕,他招呼着我坐在他身边,边看边聊,我则尽情享受着老师给予的特种优待。
1976年3月,我不幸患破伤风入住县人民医院。赵老师得知消息专门到医院看我,还买来慰问品。病愈出院我写出散文《育棕记》登载于县文化馆主办的刊物《文艺作品选》第三期。赵老师随即来信,称我精神可嘉值得肯定和表扬。
1977年恢复高考。已经调入康中教书的赵老师早早就给我传来消息,提醒我暂时放下写作将教学之余的全部精力用于应付高考,并寄来一套复习资料。这一年考点就设在康中,我跟随数千名考生步入考场,颇有大姑娘坐轿头一回的感觉。作文题《难忘的时刻》我写得比较顺手,但立意一般不可能得高分。数学是我的弱门,考试起来非常吃力,能拿10多分就相当不错。
高考成绩公布,赵老师来信告知结果:全县文科考生无一录取,偏题跑题现象非常普遍。为着力渲染“难忘”二字,有考生挖空心思杜撰出被列宁接见的情节,令人贻笑大方。
初次高考失利,权当一次尝试。赵老师劝我不必气馁,总结经验来年再战。他说高考年年有,只要不放弃不泄气总有一天能心想事成,他自己也选择在1978年报考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这年高考前夕,我备足精力认真复习,方法上也做了调整,心想能考个师专跳出农门就行。考点设在原康乐二小,走出考场自己估摸有一定把握,填报高考志愿时竟不知天高地厚首选复旦大学新闻系。
然而这一次又落空了,离最低录取分数线相差6分。差就差在数学成绩只得了14分。
赵老师和读者
赵老师则首战告捷,去了北京读研究生。他来信勉励我继续努力,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还附上一张照片,背面写上:送给郭久兴同志,共同努力前进。赵相如79.12.10夜,于北京。
直到1980年,国家出于对民办教师的关心照顾,决定从每年的师范招生名额中划出一定比例招收民办教师。也就在这年,我终于又等到机会考取了宜春师范首届民师班。
1984年7月,已经是公办教师的我从岭东中心小学选调到县委对台办做宣传干事,赵老师闻悉很为我高兴。此时他已经研究生毕业分配在人民日报驻江西记者站任首席记者兼站长。那年我临时住在县政府小客房,恰好与前来万载采访的赵老师不期而遇。他当着县领导的面跟我说:“你现在的写作条件更好了,要多多宣传推介万载,我们都有责任为这块红土地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从此往后的日子里,我虽然与赵老师联系得少,但通过人民日报这个窗口不难看见他每天忙碌着的身影。出于对老师的敬重、仰慕,更多的是关注,我每天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阅读人民日报,看赵老师写的报道、杂谈、专稿、报告文学等,把感兴趣的内容剪贴下来。老师毕竟是老师,文字表述可运用自如,文章任由谋篇布局。正如有读者这样评价,赵相如的文章沉稳、简洁、老辣。笔走龙蛇,切中时弊,行云流水,幽默中见庄重,严肃里含诙谐,棉中藏针,或领悟人生,或鉴史明理,显示出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与丰富的人生阅历。从江西转入浙江继续担任现职以后,赵老师一直笔耕不辍,“文笔如杭州风景,细腻温婉生动”(“金台唱晚记者微信群”语)。在那里,他既当记者又做作家,既搞新闻又写小说,几十年功夫凝结成多部心血之作,先后出版报告文学集(含新闻作品)《羊城猎熊》、《共和国金盾》、《情报处长》,杂文集《苦思面壁》、《时光会留下褒贬》,长篇历史小说《抗倭名将戚继光》,诗歌集《赵相如诗词一、二、三卷》等。这些书或赠或购,我书柜里几乎都有留存。
受老师影响,我从当年在麻田共大读书起就爱上写作,一路走来虽谈不上有多大成就,但起码没有虚度时日。新闻报道、报告文学、摄影作品、散文杂谈、画册文集等林林总总加起来也有那么10多本,刊登在全国各级媒体的文章和照片多达2000余篇(幅),每到一个部门(单位)工作都能进入先进行列,各种荣誉证书层叠起来有两尺多高。总之,不仅有收获感,更有满满的幸福感。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老师赵相如先生,籍以寄托哀思,愿他老人家在天堂一路走好!
作者单位:江西省万载县文广新局
2018.8.21
【百荷书房作品,转载须授权】
作者简介:
郭久兴,男,汉族,江西万载人,大专文化,中共党员,1955年重阳节出生。为图吉利,被祖父取名为久兴,意为永久兴旺发达。
1975年当民办教师时发表第一篇散文《育棕记》,1982年宜春师范毕业继续任教两年,尔后进入县委机关工作,先后供职于县委对台办、组织部、水务局、文联、文明办(归口宣传部)、广电局、文广新局等党政部门。1984年接触摄影,从此坚持一手拿笔,一手端相机,至今累计在各级报刊、网站发表文章及图片2000多幅(篇),获奖甚多。2006年11月赴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新世纪之声《爱我中华》活动表彰大会,被授予“爱我中华共创和谐优秀新闻文化工作者”,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2005年12月加入江西省摄影家协会。主编大型文集《名留万载》、《岁月存真》,分别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和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另有《万载欢迎你》、《和谐万载》等多本画册推出。个人文集《心路》即将出版。2015年9月享受副处级非领导职级待遇退休。                                     

(0)

相关推荐

  • 不忘初心(上)

    1994年高考前在湖南师大南院"利森"画室学画留影. 不忘初心(上) 前几天,带品牌设计公司后制部门--铭牌制作的朱总到株洲芦淞区,服饰市场一个新市场.旺得福沟通完品牌.应用指示设 ...

  • 朗诵:还记得那些年的民办教师吗?

    作者:黄政强   朗诵:周琳  编辑:花生 ► 朗诵:在山的那边 ► 朗诵:教师颂 ►  做乡村教师的那些年 昏暗的烛光下,一位戴着花镜的老师在一页又一页地批改着孩子们白天交的作业. 本子角认真地平整 ...

  • 67岁民办教师,失眠12年,杜老师告诉他一简单方法

    67岁民办教师,失眠12年,杜老师告诉他一简单方法

  • 【望安山文学】赵秋娟||散文是什么(随笔)

    散文是什么 作者:赵秋娟     主编:非   鱼 我一直不知道,散文是什么. 记得我第一次怯怯地问那个把我带进文学圈的杨老师这个问题的时候,老师说:"就是我之前写的那些,你翻看一下,大部分 ...

  • 我的初中时代(下)

    回忆我的学生时代 我的求学生涯 第二部 我的初中时代 (下) 程党会 22.我抄完了一本书 那时的学生,除了课本以外几乎连一本像样的辅导资料都没有,因为已经取消了十多年的考试制度,这十多年来出版部门根 ...

  • 文学原创•《​我崇尚教师职业》作者 赵厚发

    我崇尚教师职业 文/赵厚发 明天是2021年9月1日,是又一个新学期开学日.我创作了一首儿歌<学校门前那棵树>,感谢园林二中音乐老师郑冬梅大力支持,教会郭子琦.吴候沫两位学生唱后,制成音频 ...

  • 郭久兴/随笔:海南印象

    海 南 印 象 文/郭久兴 早有计划去海南旅游,今年初夏终于成行. 启程之前,老伴就做足准备.先是拉我去义乌小商品市场买了一个拉杆式大提包和一个她自己专用的女式挎包,回到家里便忙着收掇起来,衣物.食品 ...

  • 郭久兴/随笔:佛跳墙

    佛 跳 墙 文/郭久兴 我居住的县城有条食品街,上百家店铺八成以上经营全国各地美食.快餐.小吃.杂烩.蒸菜等项目.店的名称也是五花八门:火宫殿.席满全.梦里香.虾友圈.鸭子面.食粉铺.汤包馆--,文字 ...

  • 郭久兴/随笔:又闻村头“砰砰”声

    又闻村头"砰砰"声 文/郭久兴 随着春节临近,我与老伴约定等腊八节一过就回乡下老家过年.乡下的老房子拆旧建新以后并不比城里差,四面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孩子们也巴不得这一天早日到来. ...

  • 郭久兴/随笔:捕鼠记

    捕鼠记 文/郭久兴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是一句人人熟知的谚语,但老鼠能否打着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亲历. 老鼠这种小动物除可以用来做医学试验或尚可食其鼠肉,实在说不出它对人类有多少益 ...

  • 郭久兴//随笔:乡下老屋

    乡下老屋 文/郭久兴 人生有故事,房子也有故事. 我乡下原来的那栋老屋就有不少的故事. 老屋最初叫杉皮屋,直到许多年以后没有了杉皮的影子,不断有新房子取代,这叫法仍是未改.大凡走进岭东地域一问杉皮屋就 ...

  • 王景辉/最快 最多 最巧 ——写在郭久兴同志文集《心路》出版之际

    最快·最多·最巧 --写在郭久兴同志文集<心路>出版之际 文/王景辉 从三十五年前开始,我与郭久兴同志曾在一个"战壕"里并肩"战斗"过多年.当年我们 ...

  • 郭久兴/散文:侥幸之幸

    侥 幸 之 幸 文/郭久兴 人不可抱侥幸心理,而侥幸之事却时有发生.侥幸乃幸运的近义词,指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取得成功或免去灾害和不幸. 生活中有侥幸之事发生并非侥幸心理所致,当属侥幸之幸,理应坦然面对, ...

  • 郭久兴/散文:亲历田园生活

    亲历田园生活 图文/郭久兴 田园生活是一个特殊和美好的字眼.回眸历史长河,多少文人雅士远离现实烦扰,寄情美妙自然:向往田园生活,回归平淡人生.最典型的要数田园诗人陶渊明,41岁出任彭泽县令仅为官81天 ...

  • 郭久兴|| 趣说中秋风俗

    趣说中秋风俗 文/郭久兴  中秋节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目.每逢中秋佳节,家人团聚,饮酒赏月,分食月饼,同享天伦之乐.除此之外,我国各地还保留着许多不同的中秋风俗,说来真是奇妙而有趣. 在江西万载县城乡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