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佐使 中药配伍的宫闱秘事
2017-11-02 14:55
如果有看过中药方或者对中药领域有所涉猎的朋友一定会接触到君臣佐使这一方剂学概念。在战国至秦汉时期甚至更早的时候,先贤医者就提出了君臣佐使这一中药配伍理论。著名医书《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二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路学派都有自己的治国方略,也许是受此启发,先贤医者们首先提出“身国同构”的概念。他们认为,身体就像是一个国家,有负责指挥、生产、运输的各类机构,治病就像治理国家一样。与此同时,随着医术的发展,逐渐由单味药向多味药发展,“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组方不能简单配伍,而是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则,经过长期摸索,最终提出了君臣佐使这一中药配伍理论。
这一理论的提出,明确了各味药在药方的地位,对药方定量、遣药组方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是中医理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方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臣药是协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或是针对兼病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有3种意义:一是佐助药,是加强君、臣药的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二是佐制药,是减轻或消除君、臣药峻烈之性或毒性的药物;三是反佐药,是根据病情需要,在方中配伍少量与君药性味或作用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使药,是引经药和调和药。在组方体例上,君药宜少,一般只用一味,若病情比较复杂,亦可用至二三味。
君药不宜过多,多则药力分散,而且互相牵制,影响疗效。臣药可多于君药,佐药常常多于臣药,而使药则一二味足矣。总之,在一首方剂中,君药是不可缺少的,而臣、佐、使是否均需具备,以及其药味的多少,则应根据病情和治疗的需要以及所选药物的作用来决定。
以治疗伤寒表证的麻黄汤为例,麻黄发汗解表为君药,桂枝助麻黄发汗解表为臣药,杏仁助麻黄平喘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一方之中,君药必不可缺,而臣、佐、使三药则可酌情配置或删除。
再举一例,如四君子汤。主要用来治疗脾胃气虚引起的饮食减少、腹胀、面色苍白或萎黄等症。
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人参就是君,主要起补气、健脾、壮阳的作用。白术是臣药,具有温脾补脾的作用,但效果不如人参。茯苓是佐药,具有渗湿利尿的作用。甘草是使药,可协助人参、白术、茯苓发挥治疗作用,且能将诸药引导到各脏腑及筋络。
君臣佐使为中医理论化、系统化研究提供了规范化标准,对于古代医术的上下传承也有积极作用,它是古代医者智慧的结晶。
遵守君臣佐使规则开方用药,可以有效避免用药事故,如果你在处方中发现臣药、佐药用量远远大于君药,此方就要慎用了。充分体现了中医对病人负责,严谨,高效的特点。三口山视频小编再次郑重提醒您,一定要找专业医生开方定药,切勿私自配伍哦!
中医药配方为何讲究“君臣佐使”?
看过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用药不管是中成药还是汤药,很少用单味药,而大多采用复方配伍,且每味中草药的用量也标注清楚。处方疗效一是取决于对症与否,二是取决于处方中药配伍组合是否合理和有法度。这里说的法度就是制方规则,中医称之为“君臣佐使”。
“君臣佐使”的提出借用了古时候对国家官吏设置的提法,原指君主、臣僚、僚佐、使者4种人,后指中药处方中各味药的不同作用。《神农本草经》有云:上药120种为君,主养命;中药120种为臣,主养性;下药120种为佐使,主治病;用药须合君臣佐使。
“君”指方剂中针对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指辅助君药治疗主证,或主要治疗兼证的药物;“佐”指配合君臣药治疗兼证,或抑制君臣药的毒性,或起反佐作用的药物;“使”指引导诸药直达病变部位,或调和诸药的药物。
以复方太子参止咳益气散为例,该产品由太子参、冬虫夏草、白及、天花粉、浙贝母、槟榔、甘草七味中药配方。其中,太子参为君药,具有平补阴阳、扶正固本的作用。冬虫夏草、浙贝母、天花粉为臣药,具有清肺润燥、祛邪治标的作用。佐药为白及和槟榔,具有行气导滞、止咳敛肺的作用。使药为甘草,具有止咳化痰、调和诸药的作用。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化痰止咳之功效。
遵循君臣佐使的配药原则,药效是各种药材的合力。复方太子参止咳益气散配方中,温补的药里也有一些清热的,各有其用,从而达到修复气道炎症、改善气道高反应及调节免疫的双重功效,对因气阴两虚导致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病症疗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