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俨少画论阐析:气质内美是好画共同点
△董源《潇湘图》用的是短笔披麻皴,巨然《秋山问道图》用的是长披麻皴,范宽《溪山行旅图》用的是豆瓣皴,郭熙《早春图》用的是卷云皴,李唐《万壑松风图》用的是斧劈皴。互相比较,因为他们所写的对象不同,创造出不同的皴法,风格也迥异,然其一种气象的高华壮健,笔墨的变化多方,韵味的融润腴美,三者相同,毫无异样。
△我们看一幅画,拿第一个标准去衡量,看它的构图皴法是否壮健,气象是否高华,有没有矫揉造作之处,来龙去脉是否交代清楚,健壮而不粗犷,细密而不纤弱,做到这些,第一个标准就差不离了。接下来第二个标准看它的笔墨风格既不同于古人或并世的作者,又能在自己的独特风格中,多有变异,摒去成规旧套,自创新貌。而在新貌中,却又笔笔有来历,千变万化,使人猜测不到,捉摸不清,寻不到规律,但自有规律在。做到这些,第二个标准也就通过了。第三个标准是要有韵味。一幅画打开来,第一眼就有一种艺术的魅力,能抓住人往下看,使人玩味无穷。看过之后,印入脑海,不能即忘,而且还想看第二遍。气韵里面,还包括气息。气息近乎品格,每每和作者的人格调和一致。所以古人说:“人品既高,画品不得不高。”一种纯正不凡的气味,健康向上的力量,看了画,能陶情悦性,变化气质,深深地把人吸引过去,这样第三个标准也就通过了。
●黄宾虹曾说:“古人画境渊源不同,至微妙处无有差别。”陆俨少则认为,董源、巨然、范宽、郭熙、李唐诸家,尽管所写的对象不同、风格迥异,“然其一种气象的高华壮健,笔墨的变化多方,韵味的融润腴美,三者相同,毫无异样。”看来,在对笔墨气质的微妙分寸的把握上,大师们的见解也是一致的。
中国画的笔墨气息虽然会体现出时代发展的流变,但在流变之中,也还应有不变的东西存在,这便要求画家对于笔墨修炼的发展趋向,要有适度的微妙把握。虽然笔墨总的发展,是由“工”趋向于“写”,由“收”趋向于“放”,但这种发展趋向若过了度,也会走火入魔。中国人的为人品性与艺术准则相一致,都讲求中庸之道的“文质彬彬”,对笔墨气息的要求亦是如此:笔墨如太柔弱,就会显出功夫不够,笔墨表现不到位;如太粗野,笔墨表现过头、越位了,则又习气太重,两者都有偏颇。明代沈周临倪瓒的山水被评为笔力太过,董其昌和黄宾虹都对之持批评态度;潘天寿早年过分迷恋写意,用笔太快,吴昌硕亦告诫道:“只恐荆棘丛中行太速,一跌须防堕深谷。”这当中,便蕴含着笔墨品评的微妙处。
陆俨少所指的气象高华壮健、笔墨变化多方、韵味融润腴美三者,是古代大名家所共有的微妙处,亦是高级笔墨品评的共同标准。在这三条标准中,“韵味融润腴美”和“气象高华壮健”关乎笔墨气息。对于笔墨气息的品析,“韵味融润腴美”所指为气息融于内之浑融,“气象高华壮健”所指则是气息发乎外的大气。所谓“韵味融润腴美”,其实与黄宾虹追求的“浑厚华滋”内涵意思相近,都要求笔墨气息的表现滋润而饱满。只是若细加品味比较,“韵味融润腴美”,似乎笔墨气息更求滋润而蕴含流动感;“浑厚华滋”则是笔墨气息呈显苍厚而更趋于静谧。这也显示了黄宾虹和陆俨少在笔墨气息追求上的微妙差异。
“韵味融润腴美”所反映的,乃是笔墨内在的一种一以贯之、相对不变的气质美,它是一种浓缩的精华美。内行评论中国画,常以画中气息之醇厚或疏薄为褒贬,“韵味融润腴美”正是笔墨气息醇厚的一种内在状态。这种笔墨气息醇厚的内在状态,不是仅从外在形态上就能辨别出来的。正如前人论诗有云:“所谓厚者,以其神厚也,气厚也,味厚也。”“厚得之内养,非可袭而取也。博综者谓之富,不谓之厚;缛者谓之肥,不谓之厚;粗者谓之蛮,不谓之厚。”“清空一气,搅之不碎,挥之不开,此化境也。然须厚养气始得,非浅薄者所能侥幸。”(贺贻孙《诗筏》) 王翚论画亦指出:“皴擦不可多,厚在神气,不可多也。气愈清则愈厚。”(《清晖画跋》)所谓气清则厚,也就是说,画家在下笔之时,要对各种理念进行陶熔,使之既单纯而又丰富地推动笔墨气息的运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韵味融润腴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