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内心的那份柔软

和长辈闲聊,探讨近些日子身体有点发福、气色变好的原因。亲人一句“什么都经历了,也就想开了”,着实感到十分的受用。也感觉现在的自己似乎有些麻木,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任何的负面情绪来袭都会为自己找个恰当的出口。似乎所有的感伤都已结痂、都已成长、都已淡忘。也发现自己的泪点变深了,找不到让自己落泪的理由,有时候会羡慕一下瞬间就能梨花带雨的娇羞,不止是示弱,也是一种情感表达,情绪的宣泄。

没想到,一分钟的短视频,脱口而出的8个字,瞬间击垮坚强,直触内心的那份柔软,水夺眶而出,将我的悲伤点燃。一群人,站在高岗,面对视野无遮无拦的空旷,轮班对着远方呐喊,一个减压的小游戏,却让其中一人喊出的8个字触碰到了泪点“妈,回家吧,妈,想你了。”这本是做孩子最简单的撒娇、发自心底的呼唤。从小到大,一直都有,却很少表达。小时候,将情感表达成了对妈妈的依赖,长大后将情感的表达理解为奋力成长、不让妈妈失望。妈妈走远了,将思念藏起,裹上坚强的外衣,本以为时间能让思念变淡、能将悲伤消融,能让遗憾释怀。其实,每个没有妈妈的孩子的内心都有着一份瞬间开启情感闸门的柔弱——“妈,回家吧,妈,想你了。”

小时候,经常和妈妈出去,或拾秋,或挖菜,或是看着妈妈拼力为干的零活赶着工期。每每日头偏西,总会对着视线中那个熟悉的身影喊上N多次“妈,回家吧”,那时候喊的是催促、喊的是急切、喊出的是胆怯、喊出的是依赖。再大点,也是这样的参与,也会这样喊,喊出的是对妈妈的提醒,喊出的是对妈妈的心疼,喊出的是对妈妈的担心。妈妈,走了,再也听不到让她回家的呼喊,再也收不到我们发自内心表达出的那份思念。现实的残酷,时间的无情,让所有的不舍、不甘变成了无力改变的惨淡,将曾经的哺育、给予、陪伴化作一份永驻内心的温暖,将自己余生成长与妈妈的品行结伴,做好生命与生命之间的接力和传承。时间可以让人成长、经历可以给人以坚强,却永远改变不了内心的那份柔软。

我多想,面对空旷,掩饰娇羞,挺立坚强,释放出内心的柔软,即使是泪流满面也喊一句“妈,回家吧,妈,想你了。”分开太久了,这份思念太让人熬煎,很长时间没见了,积攒了太多的喜悦、太多的伤感,太多的感悟,太多的改变想与你分享。多想让你看看我的成长,安慰一下你曾经对我的担心和忧虑。多想向你表达一份思念,面对面,弥补曾经不曾说出口的遗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