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成长》,学习思维模式的转换迭代
著名音乐家格雷厄姆,在一次面对癌症的孩子们时,他感觉到音乐再美妙也帮助不了这些孩子,于是开始学习医学,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医生。
林斯顿大学物理学专业的特伦斯,对生物学产生浓厚兴趣,转向高深莫测的神经科学研究,他最终成了世界十大AI科学家之一,美国“四院院士”。
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副主席,哲学博士芭芭拉奥克利说:“从小到大,我都对数学和科学深恶痛绝。高中的数理课程一直不及格,三角学还是到26岁才补起来的”。当工作中不得不使用数学理论的时候,她选择重塑大脑,逐步摸索出理科的学习思维,从而逆袭成为理工科教授。
我们总是活在惯性思维里,很难想象可以改变。这位从学渣逆袭理工科教授的大咖芭芭拉奥克利在《跨越式成长》告诉我们,学习思维模式的转化迭代,让我们每个人通过一定的努力,成为自己无法想象的那个角色。
1、从T型人才转向π型人才
T型人才:是指按知识结构区分出来的一种新型人才类型。用字母'T'来表示他们的知识结构特点。'-'表示有广博的知识面,'|'表示知识的深度。
π型人才:指至少拥有两种专业技能,并能将多门知识融会贯通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π下面的两竖指两种专业技能,上面的一横指能将多门知识融会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社会逐步进入乌卡时代(即VUCA),是指我们目前正处于一个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的世界里。传统的年代很多人都的工作都是“从一而终”,而现在社会所谓的“铁晚饭”也有可能是昙花一现,于是需要从从T型人才转向π型人才。
就像前面一篇文章提到的小太阳,她的第一技能是管理,她是一家相关企业的省份大BOSS,她的第二技能是讲课,她是十多年的的专业讲师,她还不断发展她的新技能旅行体验师,探店测评师,结合自己兴趣爱好所做,随时做好迭代的准备。
历史人物中天一阁的主人范钦也是,他的第一技能是明代兵部右侍郎,第二技能是著名藏书家,这个爱好对中国历史做出杰出贡献。
人到中年的我们,是否也有了这方面的思维?改变的勇气?知行合一的落地?
2、人到中年如何面对职场生涯的止步不前?
一位天才的物理学家在人到中年时工作陷入困境,然后他参加了很多社交活动,在一个生物学聚会上,他灵光乍现,他将物理学运动到脑科学行业,陷入对生物学的研究,不断学习、研究、发表论文,最终成了美国科学院的院士。
这就是大跨度的改变就是思维转换,所以说当你的职业生涯止步不前的时候,需要做的这几件事情:
(1)舒适区会害死你,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会进攻的态势,不断的提升自己,终身学习;
(2)建立关系网,寻找属于你合适的位子,多走出去参加各位社交活动,所谓走运前提是先要走出去;
(3)学会选择性忽视,机会有很多,慎重思考,抱着谦逊和开放的态度面对自己喜欢的事物;
(4)全身心投入,钻研其中,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很多行业的大V也都在转型。
3、开启你的中年机遇
一提到中年这个词语,我们就想到危机,本书的作者告诉我们中年带来的机遇,为什么呢?
人到中年,工作逐步稳定,孩子也到了上学的年纪,工作和生活习惯都形成了一定体系,社交圈层也有了不断地拓展,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最底层的物质问题已经解决了,那么就需要更多时间追逐精神层面的乐趣。
当你还不知道想做什么的时候,先大致确定一个方向,广泛的社交,寻找大量的信息,去芜存菁,在这中间寻找最有效的东西,很多机会可能就这样来敲门了。
不断的学习,学习有很多种方式,最初的时候大家需要考试到学校现场去学,而在线教育快速丰富了学习的形式,MOOC慕课就可以实现广大学习的清华北大梦。通过在线教育,和全国各地同频的小伙伴在一个圈子学习,针对性的自我提升。
学到的东西一定要学以致用,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学习的效果。
这本书对我们的思维是一个突破性转换,不管到什么年纪,你不是按照过去人们墨守成规的惯性生活,而是要有自己的激情,不断寻找下一个技能。让自己不断进行思维转换,不断迭代,而且要坚信跨越式成长是可以实现的。
在笔者本人的学习生涯中,数理化一直属于优势学科,分别在当年的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全省一、二等奖,而语文相对并没有那么明显的优势,过了而立之年,快到不惑之际,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爱上读书、写作、分享、提炼,在不断提升自己的同时也给孩子做一个榜样。
欢迎关注:娜么阳光,世界500强企业内训师,一个10岁男孩的妈妈,关注自我成长和陪伴孩子终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