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读书法与传统读书法之比较
刘家云
在一些机关,有一种读书法颇为流行。这种读书法与传统读书法大相径庭,姑且用“新式”二字来代之。大凡读书,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无论是学生抑或是成年人,都概莫能外。或信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想通过读书来获取知识,提升自己;或迷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想通过读书能出人头地,改变自己的命运;或推崇“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想通过读书来获取更多的信息,扩大自己的视野;或追求闲情逸趣,想通过读书来打发无聊的时光,等等。这些传统读书法明显带有功利性色彩,新式读书法则不然。其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或在书本上留痕,或在电脑(含手机)上赚学时,以证明“我读了”“我的学习任务圆满完成了”。至于一本书读完后,是否记住了哪怕是几句话,则另当别论。因为没有人去过问这方面的内容,检查者关心的是读者是否留痕,是否完成了按规定应完成的学时。传统读书法讲求“读书要玩味”,且要求“心到、眼到、口到”。用一句通俗的话讲,就是要边读边思考,融会贯通,忌“好读书不求胜解”。这种传统读书法未免有些㐵。因为,“要玩味”三字和“三到”之要求,太费神、也太耗时了。当今社会,“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作为坐办公室者,哪有那么多时间空耗在这“玩味”和“三到”上?新式读书法既不要求“心到”,更不强求“口到”,只需拿一双眼睛、并配备一支“划杠如有神”的中性笔来划杠杠即可。对于挂网学习者,甚至连“眼”都不需要“到”,让电脑默默讲给电脑自己听,且“讲”到一定程度,完成了所需学时就万事大吉。节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邀几个同事,或同学、朋友乃至服务对象,去打几盘麻将,或推杯换盏,或喝喝茶、聊聊天,岂不妙哉!传统读书法对一目十行的读书人仰慕得不得了。可这种阅读速度与用新式读书法读书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因为用新式读书法读书,只需在每个页面上划一、两道杠杠,“一目”又何止只十行、二十行?传统读书法的对象既可是学生,亦可是成年人;其读书地点既可在学校,亦可在家中、在单位、在图书馆,抑或在其他场所;既可是白天,亦可是深夜;既可占用个人的休息时间,亦可是专门的学习、工作时间。而且,用传统读书法读书心只能一用,怕喧哗、吵闹,不能分神。新式读书法的对象无一例外是成年人,而且是在机关工作的成年人;其读书地点多在单位,在单位的办公室、会议室,有时为了赶任务,不得不在家中“加班加点”。而且,新式读书法分身有术,“心”可“二用”乃至“三用”。无论大会小会,均可堂而皇之地用来划杠杠,或在手机上调静音挂网“学习”;即便是领导讲话的声音再大,也一样可完成“学习任务”。都说读书如同吃饭,不能代替,只能自己去完成。这只不过是对传统读书法而言。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一些陈旧的观念也得变。新式读书法就颠覆了“不能代替”的这种陈旧观念,不仅自己可以读、可以划杠杠、可以挂网学习,领导让下属、年纪大的职员让年轻的职员或让雇员、实习生取而代之,一样可完成学习任务,甚至可取得更丰硕的成果。因为,无论是划杠杠,还是挂网学习,人越年轻,其优势往往会越明显。用传统方法读书的读书人,对书本倍爱有加,尤其是在校学生,还要给新书包封皮,生怕将书弄旧了、弄破了。用新式读书法读书,则正好相反,书的拥有者就怕书不旧、不破。一些坐在办公室的“读书人”,为了让书更旧、更破,以显示自己读得多、读得细、读得深,还别具心裁,将书反复搓揉,或有意识将书的内页折叠,然后垫坐在自己的屁股下,让书页反复挤压,形成折痕。写到这里,鄙人斗胆向出版社支一招,今后在出版供坐办公室的“读书人”就读的书籍时,建议出版社仿园林古建“以旧修旧”之法,想办法出一些看起来很陈旧的书,免得他们绞尽脑汁去折腾,人为将新书变旧。
原载2021年第10期(上)《杂文月刊》
刘家云,1964年3月生,鄂州市人,大冶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省作协会员、杂文学会会员、检察文联文学学会副主任委员,黄石市散文学会副主席,大冶市作协副主席。近些年主要从事杂文时评创作,发表各类文学作品近百万字,出版个人作品集2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