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小儿退热八法 2024-05-20 05:14:17 【中医儿科】小儿退热八法 陈宝义教授为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师从著名中医儿科专家李少川教授,曾任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儿科教研室主任,兼任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儿科分会主任委员。陈宝义教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近60年,其中医理论功底深厚,临证经验丰富,熟谙伤寒,对儿科风湿病、哮喘、急性高热、肾病、癫痫及病毒性心肌炎等病症多有心得。陈宝义教授从医60年,对小儿发热的病理生理、临床辨治颇具心得,其倡导的小儿发热辨治八法,内容全面,机圆法活,临床屡获奇效。小儿退热八法1. 辛温解表法 适用于秋冬季节或初春乍暖还寒之际外感风寒,病在肺卫的表证。发热骤起,恶寒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咽痒,痰多清稀,头疼体痛,呕吐纳呆,腹胀腹泻,苔薄白或腻,脉浮弦或滑。治疗常以辛温疏解类药物,疏风散寒,解表退热。可依葱豉桔梗汤、杏苏散、荆防败毒散等方加减化裁。葱豉桔梗汤为辛平微温的轻剂,可用于冬春季节普通感冒发热,病情轻微且无里证者;杏苏散为辛温平剂,兼有宣肺理脾、化痰止嗽的功效,用于治疗风寒外感伴有肺失宣肃、脾胃不和者,较为适宜;荆防败毒散为辛温重剂,可用于较大儿童秋冬季节身热无汗、恶寒体痛的外感风寒重证。小儿风寒在表极易内传化热,或因素有内热复感风寒,从而形成“外寒内热”之证,此时可在相应方剂中适量加入连翘、黄芩、栀子或生石膏,可收表里双解之效。2. 辛凉解表法 适用于四季外感风热的肺卫表证。症见发热重恶寒轻,汗出不畅,鼻塞流涕,咽红疼痛,咳嗽有痰,口渴烦躁,便秘,面赤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举凡上呼吸道感染、多种传染病的初期和发疹性传染病需要清解透发者均可治从此法。治疗常以辛凉疏解类药物,疏风清热,解表利咽,宣肺化痰。通常以银翘散、桑菊饮为基本方加减化裁。鉴于辛凉解表法的适用范围广泛,临床之际不能刻舟求剑,必须依据不同疾病和病情需要灵活选方化裁。例如以扁桃体炎、咽炎、喉炎为主时,可以银翘散为主方加生地、元参、射干、金果榄、蝉衣清热利咽;烂喉丹痧加大青叶、生石膏、知母、丹皮清热透疹,凉血化斑;腮腺炎或淋巴结炎加柴胡、僵蚕、生石膏、公英、蚤休、山慈菇、浙贝母,或宗李东垣普济消毒饮化裁,清热解毒,散结消肿;肺热痰盛、咳嗽喘促,可宗桑菊饮或银翘散加黛蛤散、前胡、瓜蒌、浙贝母、枳壳、炙麻黄、生石膏,宣肃肺热、化痰止咳;小婴儿烦躁惊悸或高热痉厥,可加钩藤、僵蚕、羚羊角,或另服紫雪散、泻青丸,清热镇痉息风,或加针点刺十井、十宣以宣泄身热。3. 和解清热法 适用于外感表证失于疏解,内传少阳的半表半里证,湿蕴热郁、邪伏膜原证,或表邪未解里证已成的表里合病。可见高热不退,迁延数日,汗出身热不解或寒热往来,烦躁口苦,呕吐纳呆,胁痛腹胀,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数或滑数。治疗常以和解清透为主,可依病情选用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达原饮、蒿芩清胆汤、柴葛解肌汤、秦艽鳖甲汤、清骨散等方加减化裁。大柴胡汤具有和解清热、表里双解的功效,临床时用于发热迁延时日,表邪未解里实已成,多有退热的卓效;清骨散具有和解清热、凉血化瘀的功效,用于表邪已解,营热血瘀,发热缠绵不退者。4.和中清热法 适用于外感表证内兼食滞,胃肠型感冒及肠道感染初期。可有发热、手足心热、呕吐、口臭、纳呆、腹胀、腹痛、便秘或腹泻,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治疗以消食导滞、和胃清热为主,可依病情选用藿连保和汤、藿香正气散、葛根芩连汤、凉膈散、大承气汤加减化裁。经验方藿连保和汤(保和丸加藿香、黄连、厚朴、枳壳、荆芥穗、薄荷)可用于外感夹食或宿食中阻的发热呕吐;藿香正气散适用于夏秋季节外感风寒,湿郁中阻,胃肠不和而证见发热恶寒、呕吐腹泻、腹胀腹痛者;葛根芩连汤则适用于夏秋季节湿热蕴郁,表里俱病的肠道感染初期;凉膈散重在清热泻实,适用于表邪内传化热,里实已成而表邪未净的表里合病。5.清暑化湿法 适用于濡暑盛夏之季暑热夹湿,蕴结气分的暑证或湿温证。可见高热稽留或身热不扬,汗出而热不解,神倦困乏,呕吐纳呆,胸满腹胀,面垢,舌红苔白腻厚浊,脉濡数或弦缓。治疗以芳香宣化、淡渗通阳、清热化湿为主,可依病情选用新加香薷饮、三仁汤、霍朴夏苓汤、甘露消毒丹加减化裁。新加香薷饮用于夏季暑热伤表,身热无汗,湿重者加藿香、佩兰,热重者加黄连、石膏或选用暑热宁(院内制剂)每次20~30ml,每日3次;三仁汤适用于湿阻三焦,氤氲气分的湿温证,治疗重在宣达气机、淡渗通阳;甘露消毒丹则适用于湿邪弥漫三焦,湿热并重的湿温证。6. 清气泄热法 适用于表邪已解,邪热壅郁肺胃的气分热证。可见高热不退,烦躁,口渴欲饮,汗出身热不减,面赤舌红,苔白或黄厚,脉滑数。治疗以辛凉重剂清气泄热为主,可依病情选用银翘白虎汤、竹叶石膏汤、加味玉女煎、黄连解毒汤等加减化裁。银翘白虎汤(银翘散与白虎汤合)用于邪在肺胃的气分实热证,表邪已解或表邪未净均可使用;竹叶石膏汤多用于热邪稽留日久或疾病的恢复期,气阴已伤,余邪留恋而低热缠绵不退者;经验方加味玉女煎是玉女煎与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合方,用以滋阴清热、宣痹通络,临床治疗湿热稽留关节,热痹而身热持续不退;加味黄连解毒汤用以清热凉血解毒,可治疗疮疡痈肿或皮肤烫伤,毒热内壅引起的发热。7. 凉肝清热法 适用于表邪内传,涉及心、肝二经或表证未解内兼肝胃实热等证。可见发热日久不退,或以夜热为主,夜卧不宁,烦躁惊惕,痉厥抽搐,二便赤涩,面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疗以清热凉肝、息风镇痉为主,可依病情选用加味泻青汤、加味犀角地黄汤加减。加味泻青汤(《小儿药证直诀》泻青丸加黄芩、荆芥穗、僵蚕、甘草)具有解表清热、凉肝镇惊的功效,用于外感风寒、内兼里热,或肝经实热所致的发热惊风;加味犀角地黄汤兼具清营凉血、和解退热的功效,用于温热重证热入营血,发热持续不退或夜热为甚者。8. 清营透热法 适用于温毒内传,气营两燔或热入营血证。可见高热日久不退,或入夜热甚,烦躁嗜睡,斑疹红赤,痉厥抽搐,舌绛红苔少,脉弦细数。治疗以清气凉营,或清营凉血为主。临床多以清瘟败毒饮、清营汤加减。清瘟败毒饮用于气营两燔证,治疗重在清气凉营;清营汤用于热入营血证,治疗重在清营凉血;临床治疗时,若高热不退、痉厥抽搐,可加紫雪散、安宫牛黄丸。 赞 (0) 相关推荐 中医儿科学重点(珍藏版) 中医儿科学重点(珍藏版) 附子温阳法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皮肤病大多因风热血热.火毒热毒.湿热湿毒所致,治疗常用疏风清热.清热解毒.清利湿热为法,方多用消风散.黄连解毒汤.龙胆泻肝汤寒凉之类.对于急性阳证.热证.实证疗效确切.但是临床上往往会遇到很多顽固性皮 ... 中医清热法方剂举例 ​中医清热法方剂举例 中医儿科辨证处方口诀 儿科疾病分四种,普通实行杂新生. 莫把儿科等闲看,最难问诊少语声. 咳分虚积风与痰,桑菊风热金沸寒, 兼湿杏苏加术朴,挟热三拗加元芩, 痰热清宁湿二陈,气阴生脉肺六君, 阴虚沙参麦冬治,食积曲麦入二陈 ... 小儿常见病,中医儿科有妙方 中医中药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已经运用了几千年的历史,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证实了中国的中医中药无论是在治病上.在防病上,还是在养生上,都是确凿有效可行的. 而身为父母,学会如何给孩子进行家庭治疗.运用中 ... 中医儿科 初生儿病证 胎怯 胎黄 脐风 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硬肿症 赤游丹 脐湿 脐疮 脐血 脐突 斜颈 时行疾病 麻疹 奶麻 风痧 水痘 痄腮 流行性乙型脑炎 病毒性脑炎 脊髓灰质炎 急性感染性多 ...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第878 了解中医长知识 中医脐疗十八法(上) 曾乐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第878 了解中医长知识 中医脐疗十八法(上) 曾乐 默默 曾老师您好,我从去年一直过敏,自我检测过敏源有这些:鸡蛋,鸡肉,某种核桃,河北酸菜,某种雪饼(不是旺旺雪饼,杂牌的). 吃 ... 26个中医儿科治疗妙招 妙招一:流鼻血,用细绳扎住中指下部可以迅速止血,很有效果,这是武当道家方法,简单但是理论高深摸测. 妙招二:孩子发烧前一周有四大症状,耳朵晚上红一只或两只都红,口气重,大便臭或干,手心热或手背热.要是 ... 中医除热十八法临床应用探析 发热是疾病发展过程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它既是机体正气与邪气相争的结果,又是疾病发展转化的重要指征.中医认为,发热分为外感发热和内热发热两大类.外感发热是因感受外邪而引起的一般与恶寒并存的一种发热,而内伤 ... 古中医治病之“八法”汗法—发汗、解肌、透... 古中医治病之"八法" 汗法-发汗.解肌.透疹--麻黄汤 吐法-催吐-瓜蒂.藜芦 清法-治疗里热诸证-黄连解毒汤.龙胆泻肝汤 下法-用于通利大便--大承气汤 温法-治疗里寒诸证-附子 ... 中医儿科“盘肠气痛”经验用于成人。遇到一... 中医儿科"盘肠气痛"经验用于成人.遇到一个腹痛患者,很莫名,生化与影像检查无特殊,时时阵作颇恼人.处方:柴胡,香附,木香,钩藤,青皮,川朴,吴茱萸,全蝎,乌药,小茴香.有效.组方借 ... 中医治疗美尼尔氏病八法 中医治疗美尼尔氏病八法滨州市中心医院中医科赵秀玲 美尼尔氏病是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是由内耳膜迷路水肿所引起的,突然发作的眩晕.站立不稳.活动眩晕加剧.耳鸣耳聋.恶心呕吐.出汗等为特征的疾病.该病属于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