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2012年陆续发布于一鉴斋新浪博客,今合并修改。中国文化发展的几千年来,无论是书法还是中国绘画,都讲求线条变化,在此文化背景下的明式家具同样会受之影响。直线、曲线以及由线组成的面在明式家具上的立体分割更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线条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明式家具各品类中,椅具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类,它的线条空间变化是明式家具当中最为出彩的一类。我们发现很多重要的拍卖会上,优秀的明式椅具往往会被拍出高价,足以证明明式椅具的独特魅力!官帽椅,是椅具中的一个大的类别,也是中国家具历史中,出现得比较早的一类椅具。
佛教自东汉初年传入中国,至魏晋南北朝动乱年代,得以大力发展。这一时期,是一个灿烂多彩的时代,汉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大融汇,方方面面相互影响渗透,使得人们的坐立方式也随之改变。从敦煌壁画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一时期,人们的坐立方式受到佛教僧人的影响,出现一种带有扶手的坐具。这类带扶手的坐具早期为僧侣坐禅使用,其后推广至民间得以更加广泛地运用,这种搭脑两端及两边扶手都出头的椅具被称为四出头扶手椅。至明代,这种椅具在北方被称为“四出头官帽椅”。为何被称为“官帽椅”,第一种说法是可能当时传至北方的四出头扶手椅,其搭脑称做“官帽翅”,故北方人便称其为“官帽椅”;第二种说法则是其造型从侧面看,像明代官员的帽子形状而得名。
明代官员剧照
明代官帽
另一种搭脑及扶手皆不出头的称为四不出头扶手椅,在南方为文人所钟爱,故称为“文椅”,而北方很少见到此类四不出头扶手椅,便将此类南方用椅称为“南官帽椅”。我们将在后一篇文章中详细介绍南官帽椅。
四出头官帽椅的分类
一、从用材角度分为圆材与方材两种。圆材比较多见,方材相对少见。方材亦有将四角棱角处理成八棱角形态的。
圆材
方材
二、从搭脑与扶手出头方式又分为平切与圆头结尾两种。原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弯材四处头官帽椅,为出头平切结尾。
平切结尾
圆头结尾
三、有、无联邦棍结构之分。
有联邦棍结构
四、从背板修饰又分素板与有雕花修饰。
五、背板造型,四出头官帽椅背板多为“S”形背板,少量“C”形及直背板,下图这例“C”形背板四出头官帽椅比较少见。
“C”形背板
“S”形背板
四出头官帽椅,除了以上五种分类之外,还有一些特殊形制。这些特殊形制的椅具,大概是因为造型上显得不够美观,或是累赘,故成为小众,并不多见。
在南官帽椅中也有类似形制,只是反过来,搭脑不出头,扶手出头。另一类特殊形制为椅具下部有束腰。椅具下部有束腰,大多出现在清式家具,明式家具比较少见。但明代版画中出现过这类形制的椅具,可证明有束腰椅具至少出现在明代。
四出头官帽椅的鉴赏与形制要求
在古代社会,考取功名是读书人的终极追求。官帽椅正好形似中国古代官员的官帽,在造型上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人们对官帽椅的喜好部分就来自于它承载的象征意义。官帽椅的下部分枨子,除了起到固定连接的作用之外,又称为“步步高升”枨,表达出人们希望在仕途上步步高升的愿望。这些象征性语义让官帽椅更加具有文化内涵。因此四出头官帽椅,无论是造型婉柔还是大气者,大多挺拔、端庄,有种威严的感觉。
官帽椅的各个构件以及它们之间的构成关系充分反映了人坐的行为的需要,因而一把椅子最重要的问题要看是否能满足人坐的行为。官帽椅与之对应的部件分别是:座面、扶手、搭脑与背板的组合,它们都反映出肢体的形态特征与基本需求。无论靠背是有“C”形还是“S”形,搭脑的高低、弧度,与扶手的高低、弧度,座面高度都要协调一致,让人坐下去能坐得稳(不会前倾滑动),坐得舒适(能让人全身放松),坐得健康(身体自然放松不窝起来)。就四出头官帽椅来说,由于椅背较高,想坐感舒适,“C”形背板较“S”形背板设计难度要高得多。正因此,“S”形背板的四出头官帽椅要远多于“C”形背板。一把各个构件设计得当的椅子,当人体坐下且人的骨盆与脊椎失去直立状态时,头部的重力可通过颈椎与枕骨分散到搭脑上,胸椎与腰椎也能依托于靠背板的曲面而得到放松。如此即身体得到放松,又不至于某个部分因长时间压迫对身体造成不适。反之,如沙发,人虽然可以放松地坐下去,但一些部位窝进去,久坐后压迫会导致疲倦,且对人身心健康不利。沙发久坐后,特别是老人,站立起来膝盖压力很大,长久对膝盖不利。《非诚勿扰》有一期节目中,有位男嘉宾是做红木家具生意的,孟非说红木家具坐起来不舒服,这个结论有些绝对片面。一件好的家具,首先要坐感舒适,但凡坐起来不舒服的椅子,一定是设计不当的(明式家具中的玫瑰椅例外),比如清式家具。孟非之所以有这样的结论,可能是他还没有坐到真正意义上的明式椅具吧!生活中,常常也会听到有人说古典家具坐起来不舒服,这样的印象多半来源于对清式家具或是设计不当的民俗家具的古板印象。(参见《明式家具与民俗家具》)笔者非常喜欢原藏上博的这款弯材四出头官帽椅,就是因为此椅设计得当,坐下后不仅舒适,而且让人感觉身姿端正。即便偶有小瞌,给人的感觉依然是坐姿端正,不失礼仪。
除了表达挺拔、端庄、威严感,坐得舒适健康之外,再就是造型的美感。审美性是家具外在体现的形式美。明式椅具展现的其实就是线条的空间关系, 直接、曲线以及由线形成的面在空间中的变化,使得椅具呈现出各种变化。官帽椅的线就是搭脑、椅腿、扶手等元素,面就是官帽椅的靠背座面等。
在线与面的组合中,四出头官帽椅的局部变化甚多。如搭脑弯度的变化,扶手及鹅脖弯度的变化,还有搭脑与后腿、扶手与鹅脖的相交处等等,每一外的变化,都可以衍生出不同款式的椅具形式。当然,这些变化,必须是以美为前提,如果随意改动创造,亦可能因为稍微的差异,就成了明式家具与民俗家具的区别。(参见《明式家具与民俗家具》)
就椅子自身而言,线、面、形、色彩、材质构成了其造型审美的基本元素,这些内容不拘一格的相互烘托,为形体的展现推波助澜,元素的异合多变成为了审美表达的源泉。对称与平衡一直是美的法则。无论是在视觉上,还是心理上都给人很好的平衡感以及静态美。同时对称与平衡也可以增强家具本身的稳定性,体现了家具形式与功能的一致性。而对这些的理解,需要有一定的美学修为,再就是多到各大博物馆看实物,或是从知名图册中欣赏经典款式的家具,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与辨识古典家具的雅与俗,美与丑。
四出头官帽椅的应用
在明代,厅堂里的陈设,基本上是根据临时需求来随意配置的,并不拘泥于成对摆放,两椅中间无小几,而小几的摆放是到清代才开始作为两椅中的标配,成了一种定式。其实,在现代家居中,此款椅具单独使用效果更好。
根据四出头官帽椅的特点,适合陈设于书房作为画案配椅。
留馀斋书房中的四出头官帽椅
四出头官帽椅大多挺拔、端庄、威严,亦适合陈设于大厅之中,单把、成对皆出彩。
四出头官帽椅不适合作为餐椅和茶椅使用。一是形体相对比较大,移动不便。再则扶手较高,限制手臂活动。且椅具搭脑、扶手出头,人员频繁交流时容易挂到衣物。四出头官帽椅本身是具有威严感和仪式感的一款家具,故不适合放在过于休闲的环境中使用,会格格不入。
参考阅读:
渔隐山房(专辑)
渔隐山房
新一鉴斋书斋
话说端砚 | 老坑
话说端砚 | 麻子坑
明式家具 | 灯挂椅
高仿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与民俗家具
弯材四出头官帽椅
要查询更多明式家具及文房文章,
请百度搜索“一鉴斋”博客。
头条“一鉴斋”、“渔隐山房”为关联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