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兆正:福克纳的战争书写(2)

综观福克纳的小说创作,其故事的绽开往往始于一个灵光中闪现的画面,如《八月之光》就是他“看到”了一个未婚有孕的姑娘赶路的场景。关于《寓言》,我们所知的构思源头是他在好莱坞担任编剧期间,参加的一次关于“无名士兵”电影拍摄计划的讨论。有人认为这个士兵“可能是耶稣基督转世,带给人类最后一次和平的机会”——这并非灵感,至少这并不是早期或中期的作者愿意接纳的——但这个提议却让福克纳非常兴奋。《寓言》依旧沿袭了他的作品一直以来的故事简要而叙说复杂的艺术风格,其主线内容讲述了一战期间法军某前线军团,在一名下士的策划下主动停止进攻,德军效仿其做法,其结果是六个小时之后西线战事全部停止。在同盟国与协约国的密谋下,那位无名下士以及在其领导下的十二个列兵被迅速枪决,战争由此得以继续进行下去。小说的结构方面,如章节所示,文本首先被切分为十章,贯穿在一周以内的七天,结尾的“明天”预示着未来的某个日子。谋篇上看得出叙述上的预先、重述以及补述,叙述的焦点时而缩小时而扩大,而叙述的进程落实在倒退、前进、停滞等间奏感之上。

恐怕只有仔细读过《寓言》,人们才能理解福克纳何以对那个耶稣复活的想法兴奋不已。小说关于停战的场景至少出现六次,也就是说作者是从不同的人物视角多次捕捉了这个画面。停战的瞬间由是属于一种从那句“可能是耶稣基督转世,带给人类最后一次和平的机会”衍生出来的次生想象。故事中的人既为“从天而降的沉寂”感到震惊,又为此心怀恐惧,因为战争已经持续了四年,漫无尽头的苦熬让他们失去了相信的能力。因此,停战的场景就这样被福克纳做了分屏处理,屏幕的左边是一片死寂的、没有炮火声响的前线(福克纳将其形容为庞贝与迦太基),屏幕的右边则是在战壕内窃窃私语的士兵,他们的情绪被日渐迫近的真相点燃,并且在一位老兵的宣布声中达到高潮:

“或许你最好再给我讲一遍。我可能不记得了。”

“那个信号!”老兵大声说,“那个公告!让全世界都知道他复活了!”(《寓言》,北京燕山出版社2017年版,第71页)

此后分屏重新被聚合在一起,出现了下面这个振奋人心的画面:

长长的战线上的步兵将趁着夜色悄悄地爬出他们在里面住了四年之久的这些野蛮、痛苦、致命的散发着恶臭的沟渠、峭壁和洞穴,惊愕地眨眨眼睛,几乎不敢相信,四下环顾,慢慢开始做出半信半疑的猜测,他试着去倾听,十分卖力,因为他当然应该能够听见,这声音比任何一种只是初露端倪的猜测和疑惑都要响亮、嘈杂。(《寓言》,第107页)

以及土地被蹂躏的意象:

眼下,卡车爬上修复的公路,沿着默兹高地蜿蜒前行,中士从敞开的后门里至少能看见在眼前渐次展开的废墟焦土——地球的尸身,有一部分土壤被火药、人类的鲜血和痛苦污染且永久酸化,再也不能滋养生命,仿佛不仅被人类弃置,而且被上帝永久抛弃了似的:弹坑、旧战壕、锈铁丝、被剥皮和烧焦的树木、像是被炮弹炸得面目全非的头­般的小村庄和农场,这些已开始消失在疯长的野草丛中,而这些野草由于缺乏滋养而暗淡无色,它们并不是从大地表面温柔地长出来的,更像是来自于地表以下数英里的地狱,仿佛恶魔亲自动手试图来掩藏人类对他的大地母亲所做的暴行劣迹。(《寓言》,第379页)

福克纳在1926年写的是战争结束之后的事情,而在1953年他写到了是战争行将结束之际的诸种可能。后者的写作无疑要比前者难度更大:由“停战的局面何以发生”的疑惑会被读者自然地引渡到“战争为何还要继续”以及“如何结束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进而向前推至“战争与人性的关联,其目的何在”这一人类社会的终极困惑。归根结底,战争的无限延宕已然使小说中的人物开始相信它之所以能够继续不再是因为人力推动,而是在最初的决定之后战争本身就扣上了那宇宙间象征着恶的永动齿轮,于是这种运转倒转过来开始支配人类的命运——以便有件事可做的物种——人类由此被送上一条难以停下并且越来越快的履带,且不知送往何方。但这本质上是一种文学性的抒情想象。战争原本是手段,现在却成了根据在于自身的无目的的目的,这么说诚然没错,但我们现在要追问的就是将手段混淆为目的的根据何在?如果说老元帅的形象代表着使得战争继续的动因,下士的形象指涉了战争结束的可能,那么这一部分的考察便初步回应了“战争为何还要继续”以及“如何结束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这两个问题。

福克纳在《寓言》中仅有两次直接写到了老元帅的形象,第一次是:“还有夹在他们之间的最高统帅:一个身材瘦小的男人,头发斑白,面容透出智慧、聪颖和多疑,除了他自身的幻灭、才智和无限的权力以外已不再相信任何事物。”第二次是连续几页写到老元帅站在山顶俯视众生的场景:“老将军此刻站在这座城市上方,已然见惯了人类的坚忍并且不为所动的这座城市现在甚至不再为他们的喧闹所累。”在沉默坚忍这几点上,他与萨德本颇为相像,托马斯·萨德本曾一遍一遍地审查自己人性的隐秘,只为找到他究竟在哪里犯了错,哪里有债而未能清偿,以至于查尔斯·邦如今还要来侵犯他的安宁。萨德本未能找到的地方恰恰处在其自我批判的源头,即由于他对血统纯粹的偏执,他伤害了邦与他的母亲。在福克纳看来,种族主义是萨德本的原罪。可是与老元帅不同的是,萨德本至少还会反观内省(即便他没能意识到自身的原罪),老元帅却是对人性洞若观火。更加讽刺的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内在逻辑,这个资本主义语境中的萨德本又是没有原罪的。他取得了最终胜利。此乃时代本身的吊诡。

老元帅代表的是“在和平时期管理着所有的民主事务,在战争中才真正独当一面,达到自己真正的事业巅峰”的资本主义,但我们与其说它是“强大得令人生畏的大型组织”,还不如说这是一种让所有人都坦然接受的价值体系,而且正因为所有人都赞同它、需要它,以至于所有人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这是资本主义的真正可怕之处。在这个阶段,便不是战争之于手段和目的的混淆,而是大多数人都变成了少数人的手段。老元帅自身的品德或性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由于所有人的坚信,他“根本不必表态,只消主持会议即可……甚至不需要控制它,任由它不折不扣地沿着既定的路径发展,从结盟的国家到选定的国家,从基层部队到集团军,到野战军,再到特种部队;所有那庞大、冗长而复杂的编年录最后都被精简为一次军团向一小片高地发动的进攻”。这就是“为何战争还要继续”的根底,因为人们相信它是存在的唯一一种可能。这一套价值体系使所有人都丧失了想象另一种可能(和平)的能力。不是他们不想,或不曾想,而是无法设想、无能于设想。有关资本主义对人的物化,可谓言尽于此。

但另一方面,就在日日夜夜于战壕中鏖战的士兵们哀嚎“连上帝也已经不想要我们了”的时候,福克纳又将和平的可能性系于耶稣复活一端。下面这段传令兵与那位最终喊出“他复活了”的老兵之间的对话就是一个例证:

“他?”传令兵问,“现在只有一个人了吗?”

“难道以前不就是只有一个人吗?”老兵说,“有一个人不就够了吗?他对我们说着两千年前人们所说的同样的话:我们所需要的只是说一声,够了;——我们,甚至还不是那些中士和下士,而只是我们,我们所有人,德国人、殖民地居民、法国人和其他困在这泥泞之中的外国人,异口同声地说:够了。让那些已经死去的、伤残的、失踪的人们安息吧——这件事如此容易,如此简单,哪怕是罪孽深重、愚蠢至极的普通人这一次都能够理解并且相信它。去看看他吧。”(《寓言》,第59页)

下士的形象并不象征着直接的和平;他给予其他人以和平的可能性。这就够了,因为这一可能性能够给士兵们以启迪,使他们意识到虽然战争持续了四年,虽然“结束一场战争大概跟发动一场战争一样难”,但“一场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结束这场战争”。和平的可能性指的是:受到下士鼓舞的士兵开始思索战争的继续与结束。

当这两重形象发生冲突,小说便进一步地将问题推进到了“战争与人性的关联,甚至其目的何在”这一人类社会的终极困惑。如果老元帅是资本主义时期的萨德本,那么在这部小说中同样有着对《押沙龙,押沙龙!》里萨德本与查尔斯·邦父子相见场景的改写。下士同母异父的两个姐姐也曾找到老元帅为下士求情,老元帅的答复是:“那么,除了我在他出生时就已经留给他的东西以外,难道他在三十岁时还想从我这里得到更多吗?”这一点与萨德本的态度是一致的,但是弹指间老元帅就“以自由、权力和生命为筹码,提出要拿整个世界来换取下士的回心转意”,甚至说出了萨德本永远也不会说的话:“我会承认你是我的儿子。”这与前文他对下士两个姐姐的拒绝大相径庭,而承认这个黑格尔式的命题无疑也在资本主义的语境中变得复杂起来。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地考察老元帅与下士的交锋。

小说里提到老元帅除了“他自身的幻灭、才智和无限的权力以外已不再相信任何事物”,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点早已超越了人性的范畴。对此大概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老元帅本人也被资本主义的价值体系俘获了,他同样是体系内部工具理性的一枚齿轮。因此,在老元帅与下士会面的那一幕中,他希望后者回心转意,同亲情毫无关联。老元帅通过三个方面来争取下士:自由、权力与生命。权力是被最早排除的(耶稣不正是无权者对犹太教上层教士的反抗吗?);自由对下士而言也毫无意义(这种身体的自由是耶稣所不能理解的事,对他而言,自由的真义是且只能是“天国在你心中”)。老元帅最初还认为自己所捍卫的这个平庸猥琐的世界与下士信仰的那个“承载着人类无限的希望和无限的潜能”的“神秘莫测的王国”可以共存,但在下士坚持己见的情况下,他最终还是从生命的可贵性展开了一番——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很动人的独白。

这次讲的是一个死刑犯的故事:临刑前犯人原本已与上帝达成和解,他笃定自己要进入彼岸世界以救赎和涤净自己的灵魂。就在此刻,一只小鸟飞入了监狱的高墙,这位死刑犯急遽地否定了先前的想法,他开始高呼自己无罪……故事平凡无奇,但着实道出了冲突的实情:究竟生命可贵,还是信仰更高?如果是信仰高于生命,那么死刑犯(老元帅借此暗示下士当前的处境)就不会在看到与听到小鸟飞入高墙的鸣叫后立即高呼无罪。下士因此指责老元帅贪生怕死,于是老元帅接下来几乎是复述了福克纳在诺奖演说中说的话:“害怕人类的不是我,而是你;不是我,而是你相信只有失望才能拯救人类。我比你更明事理。我知道他身上有种东西,使他可以比他发动的那些战争更为长久。”这一想法同时见于《喧哗与骚动》与《我弥留之际》,因此更可见作者此处态度之暧昧。但我们无法回避这一点。

同样,试图在字里行间寻索老元帅与福克纳诺奖演说的细微差异也注定徒劳无功。因为这是1953年的《寓言》,而非1930年的《我弥留之际》。《寓言》中只有观念(而非意识)的真实性。这意味着什么呢?它或许意味着福克纳开始戏仿或嘲弄他曾经坚持的那些空洞无物的能指:灵魂、同情、牺牲、忍受、荣誉……福克纳后期作品的复杂性远未见诸诺奖演说,后者不过代表了作家1940年代某个短暂阶段的想法,或者干脆说它代表的是那个现代主义的自我松懈,由维多利亚时代的声音独当一面的福克纳。之于理解《寓言》的复杂性而言,诺奖演说只是一份不可靠的手抄本;相比之下,另一份文件——《关于<寓言>的一点声明》——倒可能更有裨益。但现在还是让我们先试着从作者的这部小说与其他文本寻觅一些对以诺奖演说为代表的这种空洞思想进行反省的蛛丝马迹。

在《寓言》中福克纳同样写到了荣誉的礼赞:

在他们的国家还没有参战,还没给他们一份值得炫耀的花名册之前他们就已经心甘情愿赴死;地面上、烂泥里的那些军队,那些可怜的该死的步兵——他们所有人都从未要求过安乐窝,甚至也不要求那些头戴铜色军帽、已经极尽其所能的高级军官明天别再让他们失望,他们只是要求巴黎、华盛顿、伦敦和罗马所代表的国家都承认,承认他们所有的人都曾勇闯危局,而且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然接受了挑战并因此战死沙场,这是不容置疑、无可争辩的事实;它仅次于勇敢的胜利本身和同样勇敢的失败,于胜利而言,它会赋予荣誉,而于失败而言,它会洗刷耻辱。(《寓言》,第109页)

但在更早的一个段落,作者则不动声色地写出了这样的话:

二十年前的那一天,为了换取在炮火浸染的外衣前襟挂上那道象征着英勇、坚忍、忠诚、伤痛和牺牲的彩色条纹绶带的机会,他出卖了自己生为人类一员的权利。(《寓言》,第7页)

对于熟悉了那个维多利亚福克纳的读者来说,这是非比寻常的。藉乎此,它也点明了那“勇闯危局、战死沙场”换来的并非荣誉,而不过是人类的虚荣和痴妄。由于这一点在《寓言》中始终隐而不漏,它还需要我们倒退回1938年的《没有被征服的》。后一本小说标志着福克纳开始在“沙多里斯”系列里对那一系列近乎蛮干的荣誉观念有所反省。但此一回溯不能不遇到1950年的诺奖演说,对此的唯一合理解释是《寓言》一书的写作初衷,即福克纳试图在这本小说里总结他的两个自我——一个是现代主义的先锋自我,一个是维多利亚的保守自我——且试图在此基础上超越两者的局限(因为它们都难以有效地回应现实问题)。诚如弗莱德里克·R.卡尔所言,这部小说的“重要性还在于它是福克纳在思想上彻底地思考他是谁和他是什么”。从这一点来说,当我们从1953年的《寓言》开始向后追溯,途中行经1950年的诺奖演说(其思想主旨也可用《去吧,摩西》这个版本里的《熊》替代),从而退回到1938年的《没有被征服的》一书时,我们就是从一个未知的福克纳经过了维多利亚阶段的福克纳,最终退回到了现代主义阶段的福克纳。反过来看,这一轨迹也是正反合式的螺旋式上升。

从对荣誉加以质疑这一点来看,《寓言》中的作者显然要更接近于那个1930年代末的现代主义形象。从1934年到1936年,福克纳分别在《星期六晚邮报》与《斯克里布纳》杂志发表了六篇关于南北战争及战后情形的小说,它们分别是:《伏击》《撤退》《突袭》《沙多里斯的小冲突》《第三次反击》《族间仇杀》。在1938年,即《没有被征服的》出版同年,福克纳又写了一篇《美人樱的香气》直接收录到小说集里。在这部系列小说中,福克纳开始表露出一种不同寻常的态度:他终于意识到了沙多里斯家族所代表的那种传统道德的问题所在。乔治·马里恩·奥唐奈曾在《福克纳的神话》开宗明义地提到了内在于福克纳作品中的两种势力的对抗。他的看法尽管在1939年具有极为重要的开拓意义,但在今天看来无疑过于天真了:“这是一场带有普遍性的冲突。沙多里斯们按传统精神行事;他们本着道德上的责任感行事。他们代表了生命力的道德——人道主义。从沙多里斯的观点来看,反传统的斯诺普斯们是不道德的。但是斯诺普斯们并不承认这个观点;他们的行动只从私利出发,根本不管什么道德上的责任。因此,他们实际上是超道德的,他们代表了自然主义或兽性。沙多里斯与斯诺普斯的冲突,实质上是一场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之间的冲突。”也正是在1939年,尽管此时“斯诺普斯三部曲”的第一部(《村子》,1940)还没有问世,福克纳已经在沙多里斯的道德中指认出一种神话属性。

至于斯诺普斯的形象,则逐渐被福克纳从道德评价推到了事实确认的前厅——他意识到斯诺普斯的崛起是二十世纪必然发生的事情。《没有被征服的》出版一年之后,福克纳出版了“斯诺普斯系列”的第一部《村子》。其中的一些描写已能例证福克纳关于这一点的敏锐见识。斯诺普斯何以是资本主义的象征?将《村子》中弗莱姆·斯诺普斯的话全部粘贴在一起大概不会超过一页,而像康普生先生这样的在野演说家则常常会几页几页地展开道德议论。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语言上的吝啬正暗示着金钱上的悭吝,它是资本主义的封闭体系惯于自我消化的象征。馈赠之于对南方小城的居民是一种挑战,话语则如同射击;接受却不回赠,听到却不回答,便中断了交流(资本主义的积累与生产的顽念),这反倒是自我赋予的羞辱。此外,弗莱姆也从不在乎南方居民视之生命攸关的荣誉,后者在沙多里斯家族那里表现得最为清楚。那个现代主义的福克纳有时也嘲笑沙多里斯们仅仅是一群乡巴佬,惯于感情用事,为了荣誉不计后果,但不得不说,此中荣誉观念已然内化到了南方居民的生命之中,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关键所在。

总的来看,这一从《没有被征服的》就开始的对沙多里斯道德和斯诺普斯道德的双重清算,虽然几经中断,却逐渐成为了福克纳后期创作的主要题目。在1950年代这一创作力衰退的时期,当他不再可能用现代主义的方式去调和维多利亚的道德之际(用形式和想象力去消融坚硬的真理),对曾经坚持的信念加以戏仿就成了福克纳的一个保留项目。因为无论是哪一种道德,福克纳都不再相信(但也并未因此陷入到犬儒或怀疑的火焰中)。因为如果说传统道德在一个斯诺普斯的世界不再有任何效力,而人们依然在不加反思的继承中对这样一种神话顶礼膜拜,那不过是表明了《寓言》中战事无望终结的第二个主观原因:对待荣誉的狂热。他也意识到那个艾萨克·麦卡斯林仅仅凭借舍弃无法消除南方历史的罪恶,或者说,他理应比单纯舍弃祖产的艾萨克做得更多。这自我批判的尝试直到《寓言》才真正告一段落。接下来就让我们重新审视那份1950年代的文件:《关于<寓言>的一点声明》。

福克纳在这份文件中开门见山地谈到了他这一时期的想法:“这不是一本和平主义的书。恰恰相反,本书作者对和平主义与对战争一样,仅仅有过极其短暂的信仰,原因是和平主义不起作用,根本对付不了制造战争的那些力量。……本书想显示的是,要结束战争,人类必须找到或是发明某种比战争、比人的好战性、比人的不顾一切的权力欲更为有力的东西,要不就是用战火本身来对抗战火,扑灭战火。”从这里开始,他在现代主义与维多利亚道德、斯诺普斯与沙多里斯的基础上建立了更高的合题:放弃和平主义的念头,既“不是为了道德或是经济上的理由”(斯诺普斯),也“不是为了简单的面子问题”(沙多里斯),而是“因为他们害怕战争,不敢冒险发动战争,因为他们知道在战争中他们自己——不是作为国家、政府或是政治意识,而是作为简简单单的人、很可宝贵不应该战死与受伤的人——会首先成为被消灭的对象”。这里的关键是行动这一因素取代了他在诺奖演说中高扬的那些信念:灵魂、同情、牺牲、忍受、荣誉……

在这篇文章里他主要谈到了三个人物:代表虚无主义的英军飞行员莱文、逆来顺受的法国军需官、积极针对现实情况展开行动的传令兵。原本信奉荣誉观念的莱文,在小说中因为知悉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的共谋而选择自杀。法国军需官和老元帅有同学之谊,但在目睹老元帅的真实面目后,他又既无法说服老元帅,也无法阻止他。最后是那个始终都愿意有所作为的传令兵,他深受下士精神的鼓舞,试图在法军内发起第二次兵变,却因此身受残疾。在这篇说明里,福克纳澄清了传令兵与下士之间的精神传承:“他在最后的一场里说,‘那很对;正是颤抖。我不打算死——永远也不打算。’也就是说,世界上存在着恶,对此我是准备采取一些行动的。”如果我没有理解错,是行动而非那些空洞的信念构成了福克纳后期创作的一条思想基准(当然,这也使得1950年代的福克纳如同萨特那样频繁地介入到社会事务中去),这同时也是我们理解《寓言》的一把钥匙,甚至是唯一一把。此时的福克纳已然将行动本身视作了人类的希望与出路所在。人类必须在行动中为自我祝福。

徐兆正,青年评论家,现居北京。主要著作有《一个绝对的世界》《总体性破碎之后》等。

来源:天涯杂志社

综观福克纳的小说创作,其故事的绽开往往始于一个灵光中闪现的画面,如《八月之光》就是他“看到”了一个未婚有孕的姑娘赶路的场景。关于《寓言》,我们所知的构思源头是他在好莱坞担任编剧期间,参加的一次关于“无名士兵”电影拍摄计划的讨论。有人认为这个士兵“可能是耶稣基督转世,带给人类最后一次和平的机会”——这并非灵感,至少这并不是早期或中期的作者愿意接纳的——但这个提议却让福克纳非常兴奋。《寓言》依旧沿袭了他的作品一直以来的故事简要而叙说复杂的艺术风格,其主线内容讲述了一战期间法军某前线军团,在一名下士的策划下主动停止进攻,德军效仿其做法,其结果是六个小时之后西线战事全部停止。在同盟国与协约国的密谋下,那位无名下士以及在其领导下的十二个列兵被迅速枪决,战争由此得以继续进行下去。小说的结构方面,如章节所示,文本首先被切分为十章,贯穿在一周以内的七天,结尾的“明天”预示着未来的某个日子。谋篇上看得出叙述上的预先、重述以及补述,叙述的焦点时而缩小时而扩大,而叙述的进程落实在倒退、前进、停滞等间奏感之上。

恐怕只有仔细读过《寓言》,人们才能理解福克纳何以对那个耶稣复活的想法兴奋不已。小说关于停战的场景至少出现六次,也就是说作者是从不同的人物视角多次捕捉了这个画面。停战的瞬间由是属于一种从那句“可能是耶稣基督转世,带给人类最后一次和平的机会”衍生出来的次生想象。故事中的人既为“从天而降的沉寂”感到震惊,又为此心怀恐惧,因为战争已经持续了四年,漫无尽头的苦熬让他们失去了相信的能力。因此,停战的场景就这样被福克纳做了分屏处理,屏幕的左边是一片死寂的、没有炮火声响的前线(福克纳将其形容为庞贝与迦太基),屏幕的右边则是在战壕内窃窃私语的士兵,他们的情绪被日渐迫近的真相点燃,并且在一位老兵的宣布声中达到高潮:

“或许你最好再给我讲一遍。我可能不记得了。”

“那个信号!”老兵大声说,“那个公告!让全世界都知道他复活了!”(《寓言》,北京燕山出版社2017年版,第71页)

此后分屏重新被聚合在一起,出现了下面这个振奋人心的画面:

长长的战线上的步兵将趁着夜色悄悄地爬出他们在里面住了四年之久的这些野蛮、痛苦、致命的散发着恶臭的沟渠、峭壁和洞穴,惊愕地眨眨眼睛,几乎不敢相信,四下环顾,慢慢开始做出半信半疑的猜测,他试着去倾听,十分卖力,因为他当然应该能够听见,这声音比任何一种只是初露端倪的猜测和疑惑都要响亮、嘈杂。(《寓言》,第107页)

以及土地被蹂躏的意象:

眼下,卡车爬上修复的公路,沿着默兹高地蜿蜒前行,中士从敞开的后门里至少能看见在眼前渐次展开的废墟焦土——地球的尸身,有一部分土壤被火药、人类的鲜血和痛苦污染且永久酸化,再也不能滋养生命,仿佛不仅被人类弃置,而且被上帝永久抛弃了似的:弹坑、旧战壕、锈铁丝、被剥皮和烧焦的树木、像是被炮弹炸得面目全非的头­般的小村庄和农场,这些已开始消失在疯长的野草丛中,而这些野草由于缺乏滋养而暗淡无色,它们并不是从大地表面温柔地长出来的,更像是来自于地表以下数英里的地狱,仿佛恶魔亲自动手试图来掩藏人类对他的大地母亲所做的暴行劣迹。(《寓言》,第379页)

福克纳在1926年写的是战争结束之后的事情,而在1953年他写到了是战争行将结束之际的诸种可能。后者的写作无疑要比前者难度更大:由“停战的局面何以发生”的疑惑会被读者自然地引渡到“战争为何还要继续”以及“如何结束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进而向前推至“战争与人性的关联,其目的何在”这一人类社会的终极困惑。归根结底,战争的无限延宕已然使小说中的人物开始相信它之所以能够继续不再是因为人力推动,而是在最初的决定之后战争本身就扣上了那宇宙间象征着恶的永动齿轮,于是这种运转倒转过来开始支配人类的命运——以便有件事可做的物种——人类由此被送上一条难以停下并且越来越快的履带,且不知送往何方。但这本质上是一种文学性的抒情想象。战争原本是手段,现在却成了根据在于自身的无目的的目的,这么说诚然没错,但我们现在要追问的就是将手段混淆为目的的根据何在?如果说老元帅的形象代表着使得战争继续的动因,下士的形象指涉了战争结束的可能,那么这一部分的考察便初步回应了“战争为何还要继续”以及“如何结束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这两个问题。

福克纳在《寓言》中仅有两次直接写到了老元帅的形象,第一次是:“还有夹在他们之间的最高统帅:一个身材瘦小的男人,头发斑白,面容透出智慧、聪颖和多疑,除了他自身的幻灭、才智和无限的权力以外已不再相信任何事物。”第二次是连续几页写到老元帅站在山顶俯视众生的场景:“老将军此刻站在这座城市上方,已然见惯了人类的坚忍并且不为所动的这座城市现在甚至不再为他们的喧闹所累。”在沉默坚忍这几点上,他与萨德本颇为相像,托马斯·萨德本曾一遍一遍地审查自己人性的隐秘,只为找到他究竟在哪里犯了错,哪里有债而未能清偿,以至于查尔斯·邦如今还要来侵犯他的安宁。萨德本未能找到的地方恰恰处在其自我批判的源头,即由于他对血统纯粹的偏执,他伤害了邦与他的母亲。在福克纳看来,种族主义是萨德本的原罪。可是与老元帅不同的是,萨德本至少还会反观内省(即便他没能意识到自身的原罪),老元帅却是对人性洞若观火。更加讽刺的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内在逻辑,这个资本主义语境中的萨德本又是没有原罪的。他取得了最终胜利。此乃时代本身的吊诡。

老元帅代表的是“在和平时期管理着所有的民主事务,在战争中才真正独当一面,达到自己真正的事业巅峰”的资本主义,但我们与其说它是“强大得令人生畏的大型组织”,还不如说这是一种让所有人都坦然接受的价值体系,而且正因为所有人都赞同它、需要它,以至于所有人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这是资本主义的真正可怕之处。在这个阶段,便不是战争之于手段和目的的混淆,而是大多数人都变成了少数人的手段。老元帅自身的品德或性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由于所有人的坚信,他“根本不必表态,只消主持会议即可……甚至不需要控制它,任由它不折不扣地沿着既定的路径发展,从结盟的国家到选定的国家,从基层部队到集团军,到野战军,再到特种部队;所有那庞大、冗长而复杂的编年录最后都被精简为一次军团向一小片高地发动的进攻”。这就是“为何战争还要继续”的根底,因为人们相信它是存在的唯一一种可能。这一套价值体系使所有人都丧失了想象另一种可能(和平)的能力。不是他们不想,或不曾想,而是无法设想、无能于设想。有关资本主义对人的物化,可谓言尽于此。

但另一方面,就在日日夜夜于战壕中鏖战的士兵们哀嚎“连上帝也已经不想要我们了”的时候,福克纳又将和平的可能性系于耶稣复活一端。下面这段传令兵与那位最终喊出“他复活了”的老兵之间的对话就是一个例证:

“他?”传令兵问,“现在只有一个人了吗?”

“难道以前不就是只有一个人吗?”老兵说,“有一个人不就够了吗?他对我们说着两千年前人们所说的同样的话:我们所需要的只是说一声,够了;——我们,甚至还不是那些中士和下士,而只是我们,我们所有人,德国人、殖民地居民、法国人和其他困在这泥泞之中的外国人,异口同声地说:够了。让那些已经死去的、伤残的、失踪的人们安息吧——这件事如此容易,如此简单,哪怕是罪孽深重、愚蠢至极的普通人这一次都能够理解并且相信它。去看看他吧。”(《寓言》,第59页)

下士的形象并不象征着直接的和平;他给予其他人以和平的可能性。这就够了,因为这一可能性能够给士兵们以启迪,使他们意识到虽然战争持续了四年,虽然“结束一场战争大概跟发动一场战争一样难”,但“一场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结束这场战争”。和平的可能性指的是:受到下士鼓舞的士兵开始思索战争的继续与结束。

当这两重形象发生冲突,小说便进一步地将问题推进到了“战争与人性的关联,甚至其目的何在”这一人类社会的终极困惑。如果老元帅是资本主义时期的萨德本,那么在这部小说中同样有着对《押沙龙,押沙龙!》里萨德本与查尔斯·邦父子相见场景的改写。下士同母异父的两个姐姐也曾找到老元帅为下士求情,老元帅的答复是:“那么,除了我在他出生时就已经留给他的东西以外,难道他在三十岁时还想从我这里得到更多吗?”这一点与萨德本的态度是一致的,但是弹指间老元帅就“以自由、权力和生命为筹码,提出要拿整个世界来换取下士的回心转意”,甚至说出了萨德本永远也不会说的话:“我会承认你是我的儿子。”这与前文他对下士两个姐姐的拒绝大相径庭,而承认这个黑格尔式的命题无疑也在资本主义的语境中变得复杂起来。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地考察老元帅与下士的交锋。

小说里提到老元帅除了“他自身的幻灭、才智和无限的权力以外已不再相信任何事物”,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点早已超越了人性的范畴。对此大概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老元帅本人也被资本主义的价值体系俘获了,他同样是体系内部工具理性的一枚齿轮。因此,在老元帅与下士会面的那一幕中,他希望后者回心转意,同亲情毫无关联。老元帅通过三个方面来争取下士:自由、权力与生命。权力是被最早排除的(耶稣不正是无权者对犹太教上层教士的反抗吗?);自由对下士而言也毫无意义(这种身体的自由是耶稣所不能理解的事,对他而言,自由的真义是且只能是“天国在你心中”)。老元帅最初还认为自己所捍卫的这个平庸猥琐的世界与下士信仰的那个“承载着人类无限的希望和无限的潜能”的“神秘莫测的王国”可以共存,但在下士坚持己见的情况下,他最终还是从生命的可贵性展开了一番——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很动人的独白。

这次讲的是一个死刑犯的故事:临刑前犯人原本已与上帝达成和解,他笃定自己要进入彼岸世界以救赎和涤净自己的灵魂。就在此刻,一只小鸟飞入了监狱的高墙,这位死刑犯急遽地否定了先前的想法,他开始高呼自己无罪……故事平凡无奇,但着实道出了冲突的实情:究竟生命可贵,还是信仰更高?如果是信仰高于生命,那么死刑犯(老元帅借此暗示下士当前的处境)就不会在看到与听到小鸟飞入高墙的鸣叫后立即高呼无罪。下士因此指责老元帅贪生怕死,于是老元帅接下来几乎是复述了福克纳在诺奖演说中说的话:“害怕人类的不是我,而是你;不是我,而是你相信只有失望才能拯救人类。我比你更明事理。我知道他身上有种东西,使他可以比他发动的那些战争更为长久。”这一想法同时见于《喧哗与骚动》与《我弥留之际》,因此更可见作者此处态度之暧昧。但我们无法回避这一点。

同样,试图在字里行间寻索老元帅与福克纳诺奖演说的细微差异也注定徒劳无功。因为这是1953年的《寓言》,而非1930年的《我弥留之际》。《寓言》中只有观念(而非意识)的真实性。这意味着什么呢?它或许意味着福克纳开始戏仿或嘲弄他曾经坚持的那些空洞无物的能指:灵魂、同情、牺牲、忍受、荣誉……福克纳后期作品的复杂性远未见诸诺奖演说,后者不过代表了作家1940年代某个短暂阶段的想法,或者干脆说它代表的是那个现代主义的自我松懈,由维多利亚时代的声音独当一面的福克纳。之于理解《寓言》的复杂性而言,诺奖演说只是一份不可靠的手抄本;相比之下,另一份文件——《关于<寓言>的一点声明》——倒可能更有裨益。但现在还是让我们先试着从作者的这部小说与其他文本寻觅一些对以诺奖演说为代表的这种空洞思想进行反省的蛛丝马迹。

在《寓言》中福克纳同样写到了荣誉的礼赞:

在他们的国家还没有参战,还没给他们一份值得炫耀的花名册之前他们就已经心甘情愿赴死;地面上、烂泥里的那些军队,那些可怜的该死的步兵——他们所有人都从未要求过安乐窝,甚至也不要求那些头戴铜色军帽、已经极尽其所能的高级军官明天别再让他们失望,他们只是要求巴黎、华盛顿、伦敦和罗马所代表的国家都承认,承认他们所有的人都曾勇闯危局,而且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然接受了挑战并因此战死沙场,这是不容置疑、无可争辩的事实;它仅次于勇敢的胜利本身和同样勇敢的失败,于胜利而言,它会赋予荣誉,而于失败而言,它会洗刷耻辱。(《寓言》,第109页)

但在更早的一个段落,作者则不动声色地写出了这样的话:

二十年前的那一天,为了换取在炮火浸染的外衣前襟挂上那道象征着英勇、坚忍、忠诚、伤痛和牺牲的彩色条纹绶带的机会,他出卖了自己生为人类一员的权利。(《寓言》,第7页)

对于熟悉了那个维多利亚福克纳的读者来说,这是非比寻常的。藉乎此,它也点明了那“勇闯危局、战死沙场”换来的并非荣誉,而不过是人类的虚荣和痴妄。由于这一点在《寓言》中始终隐而不漏,它还需要我们倒退回1938年的《没有被征服的》。后一本小说标志着福克纳开始在“沙多里斯”系列里对那一系列近乎蛮干的荣誉观念有所反省。但此一回溯不能不遇到1950年的诺奖演说,对此的唯一合理解释是《寓言》一书的写作初衷,即福克纳试图在这本小说里总结他的两个自我——一个是现代主义的先锋自我,一个是维多利亚的保守自我——且试图在此基础上超越两者的局限(因为它们都难以有效地回应现实问题)。诚如弗莱德里克·R.卡尔所言,这部小说的“重要性还在于它是福克纳在思想上彻底地思考他是谁和他是什么”。从这一点来说,当我们从1953年的《寓言》开始向后追溯,途中行经1950年的诺奖演说(其思想主旨也可用《去吧,摩西》这个版本里的《熊》替代),从而退回到1938年的《没有被征服的》一书时,我们就是从一个未知的福克纳经过了维多利亚阶段的福克纳,最终退回到了现代主义阶段的福克纳。反过来看,这一轨迹也是正反合式的螺旋式上升。

从对荣誉加以质疑这一点来看,《寓言》中的作者显然要更接近于那个1930年代末的现代主义形象。从1934年到1936年,福克纳分别在《星期六晚邮报》与《斯克里布纳》杂志发表了六篇关于南北战争及战后情形的小说,它们分别是:《伏击》《撤退》《突袭》《沙多里斯的小冲突》《第三次反击》《族间仇杀》。在1938年,即《没有被征服的》出版同年,福克纳又写了一篇《美人樱的香气》直接收录到小说集里。在这部系列小说中,福克纳开始表露出一种不同寻常的态度:他终于意识到了沙多里斯家族所代表的那种传统道德的问题所在。乔治·马里恩·奥唐奈曾在《福克纳的神话》开宗明义地提到了内在于福克纳作品中的两种势力的对抗。他的看法尽管在1939年具有极为重要的开拓意义,但在今天看来无疑过于天真了:“这是一场带有普遍性的冲突。沙多里斯们按传统精神行事;他们本着道德上的责任感行事。他们代表了生命力的道德——人道主义。从沙多里斯的观点来看,反传统的斯诺普斯们是不道德的。但是斯诺普斯们并不承认这个观点;他们的行动只从私利出发,根本不管什么道德上的责任。因此,他们实际上是超道德的,他们代表了自然主义或兽性。沙多里斯与斯诺普斯的冲突,实质上是一场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之间的冲突。”也正是在1939年,尽管此时“斯诺普斯三部曲”的第一部(《村子》,1940)还没有问世,福克纳已经在沙多里斯的道德中指认出一种神话属性。

至于斯诺普斯的形象,则逐渐被福克纳从道德评价推到了事实确认的前厅——他意识到斯诺普斯的崛起是二十世纪必然发生的事情。《没有被征服的》出版一年之后,福克纳出版了“斯诺普斯系列”的第一部《村子》。其中的一些描写已能例证福克纳关于这一点的敏锐见识。斯诺普斯何以是资本主义的象征?将《村子》中弗莱姆·斯诺普斯的话全部粘贴在一起大概不会超过一页,而像康普生先生这样的在野演说家则常常会几页几页地展开道德议论。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语言上的吝啬正暗示着金钱上的悭吝,它是资本主义的封闭体系惯于自我消化的象征。馈赠之于对南方小城的居民是一种挑战,话语则如同射击;接受却不回赠,听到却不回答,便中断了交流(资本主义的积累与生产的顽念),这反倒是自我赋予的羞辱。此外,弗莱姆也从不在乎南方居民视之生命攸关的荣誉,后者在沙多里斯家族那里表现得最为清楚。那个现代主义的福克纳有时也嘲笑沙多里斯们仅仅是一群乡巴佬,惯于感情用事,为了荣誉不计后果,但不得不说,此中荣誉观念已然内化到了南方居民的生命之中,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关键所在。

总的来看,这一从《没有被征服的》就开始的对沙多里斯道德和斯诺普斯道德的双重清算,虽然几经中断,却逐渐成为了福克纳后期创作的主要题目。在1950年代这一创作力衰退的时期,当他不再可能用现代主义的方式去调和维多利亚的道德之际(用形式和想象力去消融坚硬的真理),对曾经坚持的信念加以戏仿就成了福克纳的一个保留项目。因为无论是哪一种道德,福克纳都不再相信(但也并未因此陷入到犬儒或怀疑的火焰中)。因为如果说传统道德在一个斯诺普斯的世界不再有任何效力,而人们依然在不加反思的继承中对这样一种神话顶礼膜拜,那不过是表明了《寓言》中战事无望终结的第二个主观原因:对待荣誉的狂热。他也意识到那个艾萨克·麦卡斯林仅仅凭借舍弃无法消除南方历史的罪恶,或者说,他理应比单纯舍弃祖产的艾萨克做得更多。这自我批判的尝试直到《寓言》才真正告一段落。接下来就让我们重新审视那份1950年代的文件:《关于<寓言>的一点声明》。

福克纳在这份文件中开门见山地谈到了他这一时期的想法:“这不是一本和平主义的书。恰恰相反,本书作者对和平主义与对战争一样,仅仅有过极其短暂的信仰,原因是和平主义不起作用,根本对付不了制造战争的那些力量。……本书想显示的是,要结束战争,人类必须找到或是发明某种比战争、比人的好战性、比人的不顾一切的权力欲更为有力的东西,要不就是用战火本身来对抗战火,扑灭战火。”从这里开始,他在现代主义与维多利亚道德、斯诺普斯与沙多里斯的基础上建立了更高的合题:放弃和平主义的念头,既“不是为了道德或是经济上的理由”(斯诺普斯),也“不是为了简单的面子问题”(沙多里斯),而是“因为他们害怕战争,不敢冒险发动战争,因为他们知道在战争中他们自己——不是作为国家、政府或是政治意识,而是作为简简单单的人、很可宝贵不应该战死与受伤的人——会首先成为被消灭的对象”。这里的关键是行动这一因素取代了他在诺奖演说中高扬的那些信念:灵魂、同情、牺牲、忍受、荣誉……

在这篇文章里他主要谈到了三个人物:代表虚无主义的英军飞行员莱文、逆来顺受的法国军需官、积极针对现实情况展开行动的传令兵。原本信奉荣誉观念的莱文,在小说中因为知悉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的共谋而选择自杀。法国军需官和老元帅有同学之谊,但在目睹老元帅的真实面目后,他又既无法说服老元帅,也无法阻止他。最后是那个始终都愿意有所作为的传令兵,他深受下士精神的鼓舞,试图在法军内发起第二次兵变,却因此身受残疾。在这篇说明里,福克纳澄清了传令兵与下士之间的精神传承:“他在最后的一场里说,‘那很对;正是颤抖。我不打算死——永远也不打算。’也就是说,世界上存在着恶,对此我是准备采取一些行动的。”如果我没有理解错,是行动而非那些空洞的信念构成了福克纳后期创作的一条思想基准(当然,这也使得1950年代的福克纳如同萨特那样频繁地介入到社会事务中去),这同时也是我们理解《寓言》的一把钥匙,甚至是唯一一把。此时的福克纳已然将行动本身视作了人类的希望与出路所在。人类必须在行动中为自我祝福。

徐兆正,青年评论家,现居北京。主要著作有《一个绝对的世界》《总体性破碎之后》等。

来源:天涯杂志社

(0)

相关推荐

  • 深秋怀福克纳

    1.2 仍是那张旧沙发,那间老宅 呆坐在沙发上,目光游移:福克纳 窗外的枣树,兔婴耳般的叶 密集而欢闹,风来,叶叶声响 地面碎点子的光斑舞动着 前后簇拥而摇撼 田间小溪里的水草,左右流之 也是这样的韵 ...

  • 新四军副军长,罗炳辉如果健在,1955年,会不会授予大将?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名将的故事,例如董振堂将军.左权将军等等.今天,我们聊聊罗炳辉将军.罗炳辉将军历经了红军时代和新四军时代,曾经担任了新四军的副军长.1946年逝世.一个问题出现了, ...

  • 敢和海明威掐架的小冤家福克纳

    1961年七月二日,海明威把双膛火枪塞进嘴里.远在弗吉尼亚的福克纳得知海明威死讯时,未知原因就直接说:"他是自杀的." 这两位从未谋面却隔空唇枪舌战过N次的老冤家,成了最了解对方的 ...

  • 徐兆正:福克纳的战争书写

    福克纳的战争书写 徐兆正 一 通过<寓言>,福克纳重新回到了他创作的源头(<士兵的报酬>),并且深化和改写了那部小说的主题.两部小说时间间隔二十八年,空间上则跨越了那片意义深重 ...

  • 福克纳写《致爱米丽的一朵玫瑰》小说,为什么全篇没有一朵玫瑰?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叙述者跳跃的回忆凸显了作者精巧的匠心. 以叙事时间代替故事时间来结构小说,错乱的时序呈现出独特的时间内涵. 一.叙事时间与 ...

  • 福克纳:记舍伍德·安德森 | 西东合集

    李文俊 译 那是在新奥尔良,有好几个月,我们总是边走边聊,不然就是安德森聊,我听.有一天,我发现他坐在杰克逊广场的一张长凳上,独自发笑.我的印象是他这样已经有好一阵了,一个人坐在长凳上暗自发笑.这不是 ...

  • 我弥留之际——福克纳写尽了阴暗的现实,人性的丑陋和绝望的命运

    我弥留之际——福克纳写尽了阴暗的现实,人性的丑陋和绝望的命运

  • 福克纳发表《喧哗与骚动》的时间 意识流小说大师的杰作

    "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毫无意义."威廉·福克纳借用莎士比亚的悲剧<麦克白>里的名句,向世人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他的"约克纳帕塔法"王国的 ...

  • 威廉·福克纳:经历的越多,越喜欢沉默

    在他的前方,在稍稍高出他头的上面,山清晰地映衬着蓝天.一阵飕飕的风拂过,宛如一泓清水,他似乎可以从路上抬起双脚,乘风游上并越过山去. 风充满了他胸前的衬衫,拍打着他周身宽松的短外衣和裤子,搅乱了他那宁 ...

  • 名家美文6:山(威廉·福克纳)

    山 [美]威廉·福克纳 在他的前方,在稍稍高出他头的上面,山清晰地映衬着蓝天.一阵飕飕的风拂过,宛如一泓清水,他似乎可以从路上抬起双脚,乘风游上并越过山去.风充满了他胸前的衬衫,拍打着他周身宽松的短外 ...

  • 【总第357期】《智泉流韵》主编郭进拴原创文学评论《读福克纳《喧哗与骚动》有感》

    [郭进拴原创]读福克纳<喧哗与骚动>有感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著名作家福克纳第一部成熟的作品,小说讲述的是南方没落地主康普生一家的家族悲剧.老康普生游手好闲.嗜酒贪杯,其妻自私 ...

  • 徐兆正:排行榜与文学经典的生成

    让文艺成为一种生活 排行榜与文学经典的生成 文 | 徐兆正 最近几年,时逢年初或年底,总会有大大小小的文学排行榜出现,为过去一年的文学创作进行一番总结.自从文学"失却轰动效应以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