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12:唯有老人才能种枇杷

听说 关注的人变得更聪明了!

种        枇       杷

文/陆生作

见到一株枇杷苗,在公园里,真有点稀奇。大概是园林工人落下的。

几片叶子已缩水,点根火柴定能噼里啪啦地冒出几缕辣眼睛的青烟,但根上仍紧抱着一坨“娘家泥”,它也想活下去呢!便搭救一把,种在门前。

老妈打来电话,我好玩地说起种了一株枇杷树。老妈便幽幽地说,年轻人不能种枇杷树。为什么?追问之下,她才说:枇杷树寿命不长,树死了,种树人也会死,只有老人才能种枇杷树。呃,我只好应着“知道了,知道了”,便扯开去。这样的说法,从老妈口中说出来,自然是迷信,但也是母爱,如小时候挂在脖子上的长命锁。

有心去查资料,无所获。听说,在西施故里也有类似说法,但又不同——枇杷树不能在晴天种,不然会把影子种在枇杷树底下,等枇杷树长大,种树人便要死去。——如当年说拍照能摄了人的魂魄一般。不在太阳下种,阴雨天总是可以的,且也不限于老人了。

不知在您的故乡,可有类似的禁忌?若有,请留言,长长见识。

人们之所以有这样的禁忌习俗,应该是“冰冻三尺”的。只是年岁渐长,不知源头在哪,最终就成了规矩,不问缘由,也没法问。

比如,门前不种桑树,不种柿树——桑者,丧也;柿者,死也。便多有忌讳。换个角度,蚕桑养活了多少人,皇帝耕田做样子,皇后还亲蚕躬桑呢!柿子又有“百事(柿)大吉”的说法。

沿着这条线说开去——

倒挂的、丑丑的蝙蝠,有“福到”之说;

猴子骑在马上逗蜜蜂——马上封侯(蜂、猴);

常摸狮子头,升官发财不用愁;

莲花喻清廉(莲);

唐朝皇帝姓李,鲤鱼就成了保护动物,都姓Li啊;

明朝皇帝姓朱,百姓怎么可以养猪呢,这不是把皇帝圈起来了吗?

武则天连“玉玺”都不说,要改成“玉宝”,说是“玺”与“死”谐音;

隋朝的隋,本是随便的随,杨坚怕走得太快,就去了“走字底”,结果,还是早早走了。

“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多好玩的诗句啊,结果,偏偏读出了“反清”思想,人头落地。

再比如,有款香烟叫“梯杷”,是爬上梯子摘枇杷?是“提拔”!

一句话,百样说,说吉利了,人心喜;说坏了,人心忧。

翻阅古籍,书中枇杷成林,也颇有趣。

谢肇淛《五杂俎》中有言:“槐花黄,举子忙;枇杷黄,医者忙。”枇杷时节,医生忙什么?时已夏季,病从口入,容易传染,医生怎能不忙?

张岱《夜航船》记载:“霉徵衣,以枇杷核研细为末,洗之,其斑自去。”枇杷核,还有如此功效,真是奇!有心人,有好奇心的人,可以一试。

在我的印象中,枇杷叶止咳,乡人常用。摘几片饱满的枇杷叶,洗去叶背细毛,煎汤服下,有奇效。我小时候就喝过,不记得啥味道了,倒对“念慈菴川贝枇杷膏”的味道很有记忆,香味特殊。老家门前有枇杷树、柚子树,常有人来讨要,治感冒咳嗽,总让他们把最好地挑去。人之常情!

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记一则趣事《朱竹坨骗道士》:

秀水朱竹坨,与某道士善。观中有枇杷二株,熟时每饷朱,俱无核。朱诘其故,道士以仙种对,朱终不信。

道士素善啖,尤嗜蒸豚。一日,朱邀之,命仆市一彘肩,故令道士见。不逾晷,即出以佐餐,融熟甘美,饱啖而罢。因问朱以速化之法,朱曰:“偶有小术,欲以易枇杷种耳。”

道士低语曰:“无他,于始花时,镊去其中心一须耳。”朱曰:“然则吾之馔亦无他,昨所预烹者耳。”相与抚掌。

吃货道士,挡不住美食诱惑,道出了无核枇杷的技法:用镊子拔去花心一须。不知这法灵不灵验?有心人,也请一试,弄个十来颗就好,万一不灵呢?哈哈。

周密《齐东野语》也有一则玄乎的记载:“岭南又有蚊子木,实如枇杷,熟则自裂,蚊尽出而实空。”

虽不是枇杷树,而是“蚊子木”,但果子像枇杷,且果子里面竟然是蚊子,难道蚊子的爹娘可以是树?显然不科学,但乐趣十足。

我种下的那株枇杷树,没活过今年夏天,被邻居家的熊娃一剑砍成了两段。

还能说什么呢?生活处处有风险!就让它活在这篇文字里吧!我也想多活几岁!

老家门前的枇杷树,是爷爷种下的。枝上蚂蚁爬,果熟鸟先知,鸟吃一半,人吃一半。每当成熟,老妈总会来电告知,家里的枇杷熟了,好回来吃了。

再说“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这句诗。我很喜欢,风调皮,可以写一则好玩的童话。但文字狱是可怕的!虽说杀人不过头点地,不过碗大的疤,但活生生的命是没了的。

民间的那些禁忌,也是可怕的!近怕鬼,远怕水。但这“可怕”更多的是一种“敬畏心”——举头三尺有神明,这样可怕还是需要的。不然人心就无法无天无底线了。

要知道,树也是有灵有神的——赵师雄罗浮梦仙子,寡妇李宪遇黄祖……

最后,图您一乐:女子在前,男子在后;女子卖梨,男子卖枇杷。男子先吆喝:“卖枇杷。”女子后高喊:“卖梨。”一路叫卖,后呼前应,引来一阵坏笑。哎哟,女子吃亏了!

【 往 期 链 接 】

民间故事11:猫死了,为什么要挂在桑树上?

民间故事10:自作孽,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民间故事9:进宫讨赏去(含写作方法)

(0)

相关推荐

  • 民间古老智慧

    简介:民俗研究爱好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清民间古老智慧. 04:14 听到就尴尬的三个姓,取什么名字都像骂人,看看有你的姓吗? 7万次观看 · 昨天 03:53 "树怕三摇,女怕三撩&quo ...

  • 【民间故事】《朱洪武的传说》收集整理/韩永秀

    点击上面蓝字  关注[春风诵读] 关注我哟 春风诵读公众号:cfsd-520 投稿邮箱:3357974336@qq.com 民间故事 朱洪武的传说 从前,有个跑山的人,精通<易经>会卜卦, ...

  • 神兽翻书 | 驱蚊叶

    驱蚊叶 广东某寺里有一位老衲,平日里清修苦行,严于持戒. 夏天,一位道士路过此寺,请求借宿. 老僧说这里蚊子很毒,自己仅有一破布帐遮盖,望他不要嫌弃. 道士说:"若您能借我一小块地方容身,躲 ...

  • 【朱翔东】蚊子击灭记

    蚊子击灭记 福清市实验小学四年一班 朱翔东 指导老师:王瑜云 晚上,我在房间里写作业.突然,从我身边传来"嗡嗡"的声音,我看来看去,原来是一只蚊子呀!我的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竟然打 ...

  • 民间故事传说,老人亲述,旧社会里发生在我奶奶身上的离奇事

    这是发生在奶奶小时候的事情了.奶奶的妈妈命苦,嫁了个男人没出一年就失踪了.大家也可以想到,那个年代的人真是多如牛毛啊,也没有身份证啊什么的,更没有发达的媒头去登寻人启示什么的,再加上世道也乱,说没影就 ...

  • 民间故事村里一个老人说:九百年前武松打虎的地方在我们山东泰安

    康养生活 关注 今天14:40 偶尔遇到98岁的陈大爷,和他闲聊起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我问:"武松出生在河北邢台清河县,怎么打虎的故事发生在聊城阳谷县景阳冈呢?" 他对我说:&qu ...

  • 民间故事屠夫为老人带路,后背却越来越凉,身上的旧衣服帮了他

    本文为<民间故事>之924章,如果您喜欢看民间故事,记得常来! 北宋年间,黄州有一位王姓屠夫.他天生胆大,性子豪爽,从不拘小节,做买卖也十分灵活,而且童叟无欺,附近的乡民们都很欣赏他. 王 ...

  • 民间故事:老人活了二百岁,子孙打开老人藏的木箱,才发现老人不简单

    文/花小范 在唐代时期,太原有个叫李仁忌的卖货郎,他家里有一位二百多岁的老人. 李仁忌这位老祖宗和其它的老人不同,她的身体只有三四尺高,两只眼睛还是异于常人的碧绿色. 更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的是,这位二百 ...

  • 民间故事唐朝一女子,摘菜时离奇失踪,12年后回家说出了真相

    导读:根据古代笔记<广异记>记载,唐朝年间,在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有一个老头,是个卖饭的小贩.有一天,这个小贩的儿媳妇,正在山下自己家的菜园中采摘蔬菜,突然被一只从山中窜出来的斑斓 ...

  • 民间故事   男子粉刷墙壁,老人发现秘密你是凶手

    这天下午,阿峰正在给院墙粉刷石灰,岳父走了进来,他赶紧停下手中的活,拉着岳父去屋里坐.阿峰告诉他妻子彩娟去河边洗衣服了,一会儿就回来.岳父在家喝了会儿茶,见女儿还没回来,就一个人走到河边去找. 天色将 ...

  • 民间故事:老人得一宝贝泥人,不孝子争相来抢,终是自食了恶果

    很高兴又到了给大家讲故事的时间了,今天咱们来讲一篇发生在古时候的民间小故事,希望通过此故事,各位看官都能有所收获! 那么,咱们闲话不多聊,马上开讲今天的民间小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板桥村,村里有个六十 ...

  • 民间故事 | 风水宝地,唯有德者居之

    清朝的时候,冀州定县监生胡为法,家境殷实.他有个儿子叫胡来,天资聪慧,自幼读书,求取功名.胡为法的父母几年前去世了,灵柩一直没有安葬,请了很多风水先生寻求风水宝地,但由于选择的条件太过苛刻,一直没有如 ...

  • 民间故事:哑书生被囚美人窝,借种变成大赢家

    说故事论人生,借古喻今谈天下,聊不完家长里短,道不尽儿女情长.有道是: 曲木为直终必弯,养狼看家比狗难,墨染黄雀黑不长,粉刷鸟鸦不过天,糖浸黄莲终有苦,强摘瓜儿哪能甜,好事终得善人做,哪个凡人当神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