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告别这个时代唯一的王牌

历时17天,东京奥运会在昨天正式落下帷幕。

中国奥运军团以傲人的成绩,结束了这次迟迟才来的东京之行。

38金,32银,18铜。

88枚奖牌,总排名第2。

奥运结束了,余韵犹在。

本次奥运会,中国队创造了一个新盛景——10次同时升起两面五星红旗。

老骥伏枥,新人辈出,霸榜的未来也是一片光明。

但也不可避免地迎来送别。

8月2号结束的「中国vs阿根廷」小组赛,郎平指导的最后一场女排赛。

自此之后郎平便会离开这个执教8年的女排队,离开国际赛事的女排场。

郎平,太值得一场盛大浪漫的告别式。

比赛结束后,中国女排的队歌《阳光总在风雨后》「恰当」地响了起来,这是场内一位热爱中国女排的中国志愿者早早准备好的。

阳光总在风雨后许美静 - 都是夜归人

女排队员们手拉手围成一圈,向郎平深鞠一躬。

这鞠躬里,有感谢,有尊敬,更有浓浓的不舍。

前几天中国女排回国,无数驻日华人华侨赶到机场和郎平、中国女排告别。

可这似乎也是郎平第一次不完美的离场。

作为中国最具夺冠优势的项目之一,中国女排出师不利,3负2胜未能出线,成了这次东京奥运会最大的遗憾。

但她一如之前所说:

「这一次虽然非常郁闷,非常不满意,但这也是一种生活,也是一种历练,我得去面对它。」

郎平面对了失利,面对了退休。

我们却无法就任由郎平从此默默淡出大众的视野。

因为我们这个时代——

再也不会有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如神一般不断拯救处于水火中的中国女排。

也太难再出现一位如此伟大的女性,强如钢铁却又温柔如水。

初代女排精神

没经历过1981年11月16号盛况的人,也一定听过那个传说。

那天街道上空旷寂寥,人都凑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前,屏息等待一场女排赛。

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决赛在日本大阪举行,中国队对战日本队。

这场比赛持续了近2个小时,中国扣球高达1116次,一半都出自3号郎平之手。

最后几分钟,郎平一记暴扣让中国队拿回了赛点,队友两次拦网得分,中国队以3:2拿到了冠军!

夺冠的那一瞬间,中国土地上迎来了一场盛大的狂欢典礼。

万人空巷,大家摇旗呐喊,甚至点起了扫帚唱起歌,场面蔚为壮观。

《夺冠》

那是十年动乱刚刚结束不久,生活该怎么继续过,所有民众都不自信,百废待兴。

比起输赢,这场夺冠更像是一场精神胜利。

女排死咬不放弃任何一个球的状态,让人发现了一种新活法——

再苦,只要人不认输,还在拼,我们就能赢。

一次夺冠可能有运气,五连冠则是绝对实力。

中国女排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一路勇闯,拿下世锦赛、奥运会,实现了最真正意义上的五连冠。

无数人从比赛中获得力量,有了继续与苦日子斗争的勇气。

而一直担当主攻的郎平也成为了女排精神的代名词。

解说宋世雄在一场比赛中,神仙解说郎平扣球:

「中国的铁榔头,一锤一个雷霆。」

自此「铁榔头」成了郎平的代名词。

「郎平扣」,成了1981年最伟大的动作。

国际排联主席魏纪中在《我的体育生涯》中写道:

「在那个年代,再没有比女排酣畅淋漓的扣球更能让中国人感到扬眉吐气的事了。」

排球雄霸一方,郎平的明星路越走越顺。

她陆续登上了《体育杂志》《中国妇女杂志》《中国青年杂志》封面。

「郎平在,就能赢。」

一段时间里,这句话就是真理。

郎平是怎样练成的

如果有人告诉13岁的郎平,她将来会进女排、成为时代巨星,她肯定是一副「这丫有毛病吧」的表情。

那时,她还在羡慕姐姐进了篮球队,但自己因为太瘦被拒而伤心。

篮球教练拒绝她后,随口建议她试试排球,误打误撞走上了排球路。

后来一次比赛,袁伟民看中她,把她选入了国家队,那时候她才觉得,打排球是条正道。

「就是喜欢打球,就是为国争光,就是拿世界冠军。就特别简单,其他的都可以放。」

国家队和校队的自然不是一个级别,但郎平有三宝:「能吃、能睡、能练」。

当初经费有限,训练场是竹子搭的棚子,一下雨便泥泞不堪,郎平便在这样的地上滚一整天;

每天早中晚几千下的弹跳,各练扣球300下,经常练到手脚发麻;

为激发出姑娘们更大的力量,袁伟民让男陪练带她们练习;

郎平回忆说,一个球砸到脸上都不是痛,而是要爆了。

最恐怖的事,这种苦是连续性的,一周六天半,天天如此,五六年如此。

积累催生经验,最终变成智慧。

那时郎平满脑子都想着比赛,猜测可能出现哪几种情况,能不能应付。

会控制身体,有脑子,这比天赋异禀更重要。

1981年夺冠后的六年时间里,郎平抵达了女排球员很难到达的高峰。

与美国的海曼、古巴的路易斯并称为世界女排“三大主攻手”。

国际排联赞她是中国女排五连冠的驱动力,日本山田忠雄称赞她是「五十年难一遇的奇才」。

但郎平发现一切都太不对了——冠军在重复。

这是郎平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后一个非常明确的感受。

五连冠后再打比赛似乎进入了一种循环,而这种循环带来的只是荣耀的堆砌和生活困扰。

逛街会被无数球迷「封锁」,她干脆就不出门,每天就在宿舍、训练场来回跑。

她的生活,就是一间方方窄窄的集体宿舍,没有任何光彩。

还有每天都会袭来的伤病痛苦。

这是郎平的膝盖。

已经动过7次手术,两边髌骨全部取出。

这是郎平的手指。

一次训练里郎平拦网,一个球过来两根小指骨头直接断了,再也没好过。

这都算小伤。

她曾几次在死亡线上徘徊。

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女排喜夺桂冠,当时郎平阑尾炎复发,所有腰腹动作都是用命在撑。

老女排「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的确震撼人心,可一旦伤病越来越频繁,没有人能与之对抗。

1986年,26岁的郎平退役。

郎平「忘恩负义」

郎平再一次火出圈,是2005年。

2005年2月7日,美国排球协会宣布任命“铁榔头”郎平担任美国国家女子排球队主教练。

剑指2008年北京奥运会。

一石激起千层浪。

3年后,家门口的比赛,曾经的中国女排最高峰郎平,真的以美国教练的身份,出现在了赛场上。

在这一年,美国队拿下了银牌,创造了彼时美国女排在奥运会上最好的成绩。

不甘、愤怒、耻辱涌上很多支持中国女排的人的心头。

「卖国贼」、「放下筷子忘了娘」……骂声铺天盖地。

可,但凡网友对郎平多一些盖了解,都该知道,我们没资格指责她,更不该质疑她对中国女排的情谊。

《杨澜访谈录》

退役后,国家任命她为北京体委副主任,她没接。

「我不是当官的料。」

「国家和人民待我太好了,我不能躺在冠军的奖杯上吃一辈子。」

她想学点科学的、实在的、有用的东西,因此自费去了美国读大学。

但在美国的一半时间,郎平都在为钱所困。

退役前,她一个月工资只有56块,她和前夫白帆带着家里凑来的150美金闯美学习。

本科是和学校做了置换,学校给她减免学费,她在学校带训排球队,每天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

到了硕士,学费与其他国际学生一样,她做大学教练根本无力支撑学费。

于是郎平休学去了意大利的一家俱乐部打球。

「房子是从意大利打球回来买的,两年打球,膝关节动了三次大手术才有钱买的房子。」

生活远谈不上轻松,但也逐渐趋于稳定。

那时出任八佰伴全明星队的主教练,年薪已经高达20万美元。

只是身在大洋彼岸的郎平,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中国女排的关注。

某次比赛国际排联的一些误判让女排士气大挫,郎平挺着8个月的孕肚,坐了12个小时的车去给她们支持。

1994年,她接到了中国排协打来的电话。

相关领导希望她能够回国,执教当时陷入低谷的中国女排。

郎平犹豫不决,彼时她的女儿只有两岁。

老教练袁伟民也出山,电报纷纷发到她所在的大学,有句话把她彻底打动——

「郎平,祖国真的需要你。」

她因为这句话,放下稳定生活回了国执教中国女排,一个月工资1000块。

「郎平在,就能赢」的真理,再一次应验了。

1995年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第三名;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1997年第九届亚洲女排锦标赛冠军;1998年第13届亚运会排球比赛金牌。

但只有郎平和她身边的人知道她有多辛苦:

4年时间,她不夜不休研究队员,在训练场一站七八个小时,甚至一度在餐厅昏厥过去。

郎平执教期满了,中国女排也走出了低谷——拿到了冠军。

郎平再次回到美国,回到自己的生活里,为自己的身体赚钱。

她的伤病需要更多的钱、更好的医疗技术才能堪堪维持。

更何况她的女儿还一个人独自在美国。

她让球队「死而复生」的名声越来越响,越来越多的球队找到她,希望能让她「治疗」。

她率领意大利一支平平无奇的排球俱乐部,拿下欧洲女排冠军联赛冠军。

带领低沉了很多年的美国女排拿下了2008北京奥运会的银牌,同时带土耳其女排闯进了联赛四强。

教练声名越来越大,但她的身体每况日下。

她的女儿说,郎平只有脖子以上好使,脖子以下都不行。

她自己也开玩笑说,这副身体早就不知道是几级残疾了。

退休,成了她最迫切的愿望。

中国传奇

从1999起,郎平就在期待一种生活——

平静的、有家气息的,那种普通人活法。

这种生活直到2013年才看到一丝曙光。

2013年,她在恒大的合约即将到期,她决定就此退休,和女儿一起游山玩水,环游世界。

没想到采访中一句「每次说退休就老退休不了」一语成谶。

《风云会》

排协又打来了电话。

时隔12年,中国女排又陷入低谷,体育总局换了三个主教练,依然无力回天。

他们又一次想到了郎平,这位最会治疗女排颓废症的神医教练。

郎平似乎也注定会接受这个请求。

2012年伦敦奥运会,郎平负责女排解说。比赛结束后,目睹了中国女排失败的郎平,心痛到忍不住落泪。

身体已经很不好的郎平重新回到中国担任女排的教练。

但她做了个大胆的决定——改制度,从根源上解决中国女排的问题。

游转世界各大强队的郎平,将所有的精力、经验、阅历都放到了这支女排身上。

她全面启用新人,从各省征调队员,组建了一支前所未有的「大国家队」。

为团队配备了技术分析师、体能指导团队,建立更科学稳定的训练系统。

她的大脑变成了一个精准的阅读器。

谁的基本功不行,谁现在需要加强训练激发潜力……

为了阅读精准,她每天要在场地上不停地走,不停地变化角度看她们,伤病缠身的她一堂课下来常常酸痛难忍。

为了让队员们日后能独当一面,拥有准确分析球况的能力,她时常带着队员学会「读比赛」。

对手的所有信息,她选择性给队员看,但自己要全部看完。

漫天工作量,就这样精细到每一天可执行的计划。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扬眉吐气,重新回到冠军宝座。

郎平似乎可以再次功成身退了。

但向往退休的她,却意外选择了续约。

57岁的人,拖着70岁的身体,希望能让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再往上走一走。

年轻一批的球迷,都会喊郎平「郎妈」。

她给了这批女排运动员太多太多爱了。

某次大赛前,主力队员一个个因为伤病倒下,郎平心疼又心焦,她安抚好了剩下的姑娘们后,崩溃到一个人躲到仓库去哭。

主攻朱婷是被关爱最多的那个。

她身高1米94,体重却只有70公斤,郎平拿出从国外背回来的蛋白粉,嘱咐朱婷课后要喝。

今年东京奥运会开幕式,朱婷作为女旗手上台,衣服都是郎平给熨烫好的。

她的指导思想也很简单:

足够真诚,足够认真。

她身上背着所有姑娘们的运动生命,她必须认真对待,让她们个人生命也能精彩绽放。

郎平的存在,也给女排精神加了一层新的定义——

「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上,我努力追求了,也获得了,我觉得很充实,很满足。」

尽管今年,中国女排成绩并不理想,但从郎平这一次坚定离开的态度,或许她已经看到了一个不错的未来。

该教的,她都已经教给了这群不服输的姑娘们。

她的伟大无需讲再多,但感谢说再多也不为过。

希望中国女排不再需要郎平出山。

如此,郎平这八年做的一切就真的成功了。

郎平在采访里,80%都非常理智,但有20%的内容会让她笑得一脸褶儿。

一个是谈到自己的女儿浪浪,

她讲女儿的运动史,说女儿先是想学足球、篮球,她都很酷地同意了,却在女儿终于说出想打排球时暴露了本心。

还有就是她聊到当年,笑得像梦回青春期的妈妈们。

她讲自己时髦的发型,开心地说「我每天期待着满二十岁,就可以烫头了!」

她在老女排里是老小,老队友们都叫她「郎儿」,在队里大家关爱她,会时常拍拍她屁股,「糊弄糊弄我脑袋」。

这是普通人郎平的柔软。

她是别人的妈妈,也是别人眼里的可爱小女生。

她不是什么铁人,也不是什么女强人。她离婚时痛苦万分,在日记里写:

「有时我会在电话里哭,我没有想到,感情的纠纷,会让我感到这样痛苦难忍。」

郎平的父亲曾在她一次心脏出问题晕倒后,哽咽着说「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中国女排了。」

郎平的女儿健康快乐地长大了,成绩优异,独立乐观。

但谈到自己小时候见不到妈妈的情况,依旧会忍不住掉眼泪。

或许,是我们霸占那个神一般的郎平太久了。

我们是时候把她还给那些本该拥有她的家人、朋友了。

也是时候对她说一声——

郎导,退休快乐!

去做个健康快乐的普通人,去实现和浪浪环游世界的约定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