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课堂1157 || 面对孩子沉迷手机,了解需求才能对症下药!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早上好
欢迎您来到博瑞智早课堂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文章是
《面对孩子沉迷手机,了解需求才能对症下药!》
有人说,在现代家庭里,主角有三个:家长、孩子、还有手机。
大家有没发现,自从有了手机之后,原本朝气满满的少年,竟一言不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刷手机。
很多父母为此使出浑身解数,断网、没收手机,都没多大作用。孩子沉迷于手机,成为了众多家长的一大难题。
面对一个问题,我们只有知道了这个问题是怎么产生的,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跟随余新超老师来学习吧~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电子设备的普及。手机使用、网络游戏等问题已经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困扰家长们的“头疼”问题。余新超老师提到:在他的咨询案例当中几乎百分之九十的家长都会谈到手机使用对孩子的影响。互联网发展的浪潮无疑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性,与此同时也对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余新超老师曾经和很多的青少年就他们为什么那么喜欢玩手机进行过一些深度的探讨。当问及他们时,出现的高频答案有下面几个:“我无聊”“烦”“没意思”“又没人和我玩”“那我不玩手机干嘛呀”“我同学人家都在玩,为啥我就不能玩”。试问一下,您家孩子有跟你这样说过吗?其实,孩子们在很多时候都跟我们做过类似的表述,只是我们没有过多关注他内心所想忽略了人的感受而直接说手机的事,结果越说孩子越烦,越说亲子关系越差,孩子就越是在手机网络里面陷得越深。这样看来,你会发现很多孩子在玩手机的时候只是在用这样的一种特别的方式在对抗无聊、化解烦恼、获得认同,寻找人际交往的归属而已。
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首先得了解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他有怎样的内在心理需求,相比虚拟世界我们又该如何帮助孩子在现实世界获得满足。
首先,我们先来谈谈孩子社交需求的满足。社交需求的满足指的是一个人对于亲情、爱情、友情等带来归属感的情感需求。生活中观察你会发现在孩子小的时候使用手机的习惯就是家长给养成的。有时候孩子跟我们说“爸爸妈妈,你们陪我玩一会儿吧”,我们可能正在忙,再或者是累了,一看孩子闹,就跟孩子说“孩子,你自己去玩会手机吧”,我们为了图一时的省事儿将孩子托管给了手机,却反过来埋怨孩子总玩手机。当人际互动的需求不能被满足,孩子就会选择人机互动。在虚拟世界里面,孩子可以在更大的空间里面认识更多的人,他们会以共同的沟通语言、共同的兴趣爱好组成各种社群。要对抗虚拟世界的社交诱惑这就需要我们家长多花一些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在现实生活当中被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接纳着,这样孩子才不会跑到虚拟世界里面去寻找归属感。
其次,人还有被尊重的需要。这里的被尊重指的是一个人渴望被承认和被认可的心理需求。在虚拟游戏世界里,当孩子打游戏失败时,游戏会说“加油,再来一次”给予玩家及时的尊重和鼓励,当取得小小的进步时,游戏会说“恭喜你,通关成功”给予玩家夸张的赞赏和肯定。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往往我们家长却做反了,当孩子遇到挫折失败需要被理解和尊重时我们却往往容易用批评和指责的方式对待,当孩子做事取得小小的进步时我们也容易认为没达到我们的期望而吝于表扬和认可。基于此,我们想要让孩子在现实世界里获得被尊重的感受还真应该向游戏学习,当孩子把事情没做好时,理解和共情孩子的感受及时用鼓励和信任的方式保住孩子做事的勇气和信心。当孩子有一定的突破和提高时也要及时的给予关注和表扬,让孩子真正感受到被看见。所有孩子天然都有取悦于家长的心态的,他希望自己在爸爸妈妈眼中是个好孩子,没有孩子能考个98分却故意考个58分气家长的。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人的最高层次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实现指的是一个人需要最大可能的发掘自身潜能,做一些事情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孩子们在网络虚拟世界里当他做了什么精彩的事情的时候会自感自己被需要,游戏当中虚拟的排名、金币奖励和经验值的增加都会使得他感觉到是因为自己付出了才对换的价值,会带给他虚妄的自我价值感。在现实生活当中,现在有很多的孩子被过分保护和满足着。很多事情家长都越俎代庖、替代包办了。这样一来很多孩子就没有太多机会去因为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怎样的回报,因为没有做太多有价值的事情自然而然价值感也就缺失了。为了能让孩子更好的在现实生活当中更好的自我实现,我们家长要鼓励孩子更多的去自我体验和创造,当孩子做不来的时候,我们可以教会他怎么做,但绝不能替代。我们家长所要做的就是鼓励孩子更多去体会创造性的快乐,他也就不会在虚拟世界里面去享受短暂的消费型快乐了。
除了以上内容,余新超老师在课程中还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很多事情我们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是可以和孩子通过沟通,商定规则一步步改善的。关键是我们家长得信任孩子,遵循成长规律,切不可拔苗助长。
和孩子就手机网络游戏问题制定规则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亲子关系足够良好,这是孩子愿意和家长合作的前提,亲子关系不好,孩子和家长情绪对抗,家长没法走进孩子的内心。
第二:孩子主动自愿,只有当孩子想要自我完善的时候,规则的制定才能更好的开启,执行起来也会更顺畅。
第三:孩子要能够最大程度胜任,不要试图说服孩子接受我们的要求,很多时候孩子高估自己的实际能力做出的承诺,一旦做不到,人自食其言,食掉的并不是简单的那句话而是勇气和信心。
道德经里面有一句话“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讲的是你如果踮起脚尖站立你就站不久,你如果大跨步往前走你就走不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家长爱孩子是无条件的,但绝不是无底线的。在给予孩子自由空间的时候还要注意自由度的把握。
关于孩子沉迷手机这个话题,余新超老师在他的经典系列课《周末超声播》中专门讲了6节课,从青少年易沉迷手机网络的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手机网络产品设计的自身特点等多方面和找到青少年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破解之法。
我们已将其中一节申请为免费课程,您可以点击下方图片进入学习。
余新超老师的《周末超声播》一共有50节课,每节课10-20分钟,短小精悍却干货满满,该课程内容涵盖广泛,涉及到了孩子学习、青春期、亲子关系、兴趣培养、手机网瘾、孩子考试、亲子沟通、习惯养成、师生关系……等多个方面,每一个话题都分析的深刻到位。自开播之日起至今已达到110万次播放,收获了无数家长的好评,相信这个课程总有一个话题能引起你的深思,教育孩子成才并非一朝一夕,那就从点滴积累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