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药膳】​马铃薯炖肉除了味美以外,对胃寒喜暖、消化不良、腹部隐痛等病症也很有效!

马铃薯炖肉

文/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基础理论分会首届副主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2015版)中药材及饮片临床标准修订专家组成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 蓝森麟教授

马铃薯炖肉

材料:马铃薯400g、猪肉500g。

做法:将马铃薯洗净去皮切块,肉切块,同入锅内小火炖,至八成熟时,放入葱、姜、精盐、桂皮等调味品,至猪肉炖烂后起锅即可。

功用:用于胃寒喜暖、消化不良、腹部隐痛等病症。

根茎类蔬菜的营养与食疗养生效用——马铃薯

来源:马铃薯为茄科植物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inn.的块茎。

别名:土豆、山药蛋、地蛋、洋芋。

食材挑选:以完整块茎、不带绿色为优。变绿、发芽者不能食用。常温下可保存数周,保存时注意防潮,放在干燥通风处即可。

营养成分含量(每100g):热量318kJ、维生素B10.08mg、钠2.7mg、蛋白质2.0g、维生素B20.04mg、钙8mg、脂肪0.2g、尼克酸1.1mg、铁0.8mg、食物纤维0.7g、维生素E0.34mg、锌0.37mg、糖类16.5g、维生素C27mg、磷40mg、维生素A5μg、钾342mg、硒0.78μg。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归胃、肠经。

中医解读: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故有洋芋、洋番薯之称。中药典藉首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其功效《湖南药物志》谓其能:“补气,健脾,消炎。”《食物中药与便方》亦言其:“和胃,调中,健脾,益气”。可用于胃痛,痄腮,痈肿,湿疹,烫伤等。

食疗效果:马铃薯功能健脾和胃,消肿解毒。马铃薯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以及钙、钾等微量元素,营养丰富,能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降低中风的发病率;所含少量的龙葵素,能减少胃液分泌,缓解痉挛,对胃痛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马铃薯含有大量膳食纤维,能宽肠通便,帮助机体及时排泄代谢毒素,防止便秘,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能供给人体大量有特殊保护作用的黏液蛋白,保持消化道、呼吸道以及关节腔、浆膜腔的润滑,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血管的弹性,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马铃薯同时又是一种碱性蔬菜,有利于体内酸碱平衡,中和体内代谢后产生的酸性物质,是美容养颜、抗衰老、减肥瘦身的食疗佳品。

其他食疗方

1. 用于脾胃呆滞,体虚浮肿诸病症:马铃薯500g,奶油、面粉、胡椒各适量,鸡蛋1只。将马铃薯洗净,去皮切片,蔡盆(1种铁制的烙饼器具,平面圆形)内加奶油,待奶油煮滚时,加1匙面粉,1杯开水,再下马铃薯片、胡椒盐,烧片刻,离火,用1只蛋黄、l大匙冷水,打好,倒入蔡盆内,调和拌匀即可装盘。

2. 用于病后体虚:将500g马铃薯洗净去皮,放入沸水中煮透,熟后去汤,将马铃薯摇动,待热气散发,撒一些精盐装盘。

3. 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马铃薯500g、猪瘦肉100g、荠菜150g、鸡蛋1只、面粉50g、面包渣25g、花生油750ml。将马铃薯洗净,煮熟去皮,捣烂成泥,放入大碗内,加入少许面粉、精盐、花生油,拌匀待用;猪瘦肉切好成末,荠菜去老根,洗净控水,放入开水中过一下,捞出置冷水中浸透,挤干水分,剁末待用;鸡蛋磕入碗内打散。炒锅放火上,倒入少许花生油烧至六成热时,投入葱、姜末,煸炒出香味,放入猪肉末、酱油煸炒,加少许清水烧开,用湿生粉勾芡,撒上胡椒粉,盛入碗内,放入荠菜末,拌匀成馅;将马铃薯泥做皮,用手掌按一下,包上馅卷起来,两端封口,抹上鸡蛋液,沾上面包渣,做成土豆卷生坯;炒锅放火上,倒入花生油,待油六成热时,将土豆卷生坯入锅,炸至皮脆馅熟,捞出沥干油即可食用。

食疗禁忌:发芽的马铃薯,皮色变绿变紫者有毒,不可食用。马铃薯含有大量淀粉,糖尿病患者少食。

编辑:刘庆钧
复核:郑小英、杨艳
责编:冯殷

审定:方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