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解剖学系列(五)
皮层分支动脉
扫码观看MCA、ACA三维模型
脑血管影像解剖到目前为止,内容只包含ICA、willis环和PCA,主要展示了血管三维形态和分段,受制于影像素材精度,很多细小的三级以远的血管目前还无法用三维影像来探索,所以内容相对较粗枝大叶。影像解剖比想象要难做,对素材要求较高,三维影像的分割和展示除了考虑精细还要美观,所以很费时间。以后有合适的血管素材会继续填补
个人理解:影像解剖的定位应该位于解剖图谱和实体解剖之间。解剖图谱是简洁易懂的,往往强调解剖共性的一面。而实体解剖又太过于个体化,共性的东西强调不够。而影像解剖则位于两者之间,它的价值在于能从个体化解剖去还原共性化的解剖特征。就拿本期中大脑中动脉M1段来说,它有多个分叉,到底是三分叉还是两分叉?这些问题解剖图谱回答不了,但只要再多看几个数据,多看一些个体化差异的影像,再回头看,就会清晰很多,而且可以和解剖图谱完全对上。这可能就是认知升级过程
其次,影像解剖还有优势就是:我们都会提供三维模型,可以很方便扫码在手机或电脑上“全方位、任意角度”交互观看,有助于建立立体解剖概念。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年轻医生在看额下外侧入路利用颈内动脉-视神经间隙切除肿瘤时,很难理解垂体柄的位置、走向,鞍结节、后床突的空间关系。那是因为大家脑海里只有一张经典的颅脑俯视图:垂体柄在两侧视神经之间,向前下进入垂体窝。但手术入路,比如额下外侧、翼点入路,都是从斜侧方进入的,垂体柄的位置和走向当然和俯视时不一样。只有当脑子里有了立体解剖,就能看懂手术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