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懂得遵循规律,方能在纷繁多变的世事中从容不迫
01
这个世界上永远不变的就是万事万物都在不停的发生着变化,太阳东升西落、草木春荣冬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世间的事物都在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变化着,欢喜也好,厌恶也罢,都不可能改变事物的发展规律,因为,我们选择来到这个世界前,它们就是这样运行的。
“一阴一阳谓之道”,万事万物都随着条件的不同,而在阴阳往复中时刻发生着变化,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事物的发展规律,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能掌握事物的变化规律,就完全可以根据变化的规律,来把握和利用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以使事物在变化中最大程度的有利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并储藏,熊熊燃烧的“天火”能伤人,亦能用来取暖烧饭,浊浪排空的洪水经过引导,也能灌溉农田等等,不都是在必须顺应的大自然规律中,很好的把握和利用了对人类有利的条件,而使人类得以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吗?
02
《围炉夜话》:“变固宜防,而君子但守其常,常无失,变亦能御。”
意思是说,事物的发展变化应该有所警惕,但通达的人懂得遵守事物发展的规律,以不变的应万变,无论世事如何变幻,都能做到从容应对。
警惕固然重要,但百密难免有一疏,世事千变万化,只是一味地被动应变,始终会显得有些仓促,古人说“执本而末自从”,如果我们能跳出认知的局限,找到问题真正的根源所在,并且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那么,无论事物如何变化,我们都可以从容不迫的应对。
其实,作为宇宙中的一分子,我们本身就是规律的一部分,只有在接受事物自然而然发生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凭着有限的认知,主观的好恶取舍,就是妄想妄为,不仅不会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产生影响,而且会对自身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甚至是毁灭。
有一个老大娘,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靠卖盐为生,小儿子以卖伞过活,然而,当天气晴朗时,老大娘就特别担心小儿子的伞不好卖,天阴下雨时,老大娘又开始为大儿子的盐不好卖而发愁,所以老大娘一辈子都是愁眉苦脸的在烦恼与痛苦中生活。
生活中有很多人,就像这位老大娘一样,在有意无意的抱怨、抗拒,甚至对抗自然规律,凭着自己的喜好,选择接受或不接受事物,可很多事物发展终究不会因为我们的抱怨、抗拒,甚至对抗而发生改变,反倒是自己在随着抗拒程度的加剧,而更加痛苦。
03
《道德经》里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意思是说,天下的人认为美好的事物是美,是因为在我们的心里有所厌恶,都知道善良的是善,也是因为心里有对不善的界定。其实都是受我们的主观意识的局限,人为造成的区别。
有人说,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只是我们选择看到的,具有很强的片面性,“盲人摸象”的经典故事,就充分说明了人们只是在根据自己的认知去判断和界定事物,所以,同一个事物,就会在不同人的眼里产生世大的差异。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是因为我们看待事物的主观差异造成了不如意或者是遗憾的结果,有些时候我们会发现,可能我们每天疲于应付,到头来却没有一件事情能如人所愿,有句话叫“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在错误认识的指导下,怎么能有正确的结果呢?
稻盛和夫先生在创办京瓷之初,也曾因为自己是技术出身,而非管理专业而苦恼过,但他转念一想,世间任何事物再繁杂,也都是规则规律的衍生物,“干脆就把小时候父母教我们做人的基本原则贯彻下去”,结果,京瓷在一外“门外汉”手里一跃成为世界500强。
王阳明说:“心既理,天下无心外之理”,这里的心是指人本来的那颗天然的、纯粹的,没有被私心私欲所污染的心,只有祛除主观认知的人欲,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自然而然地“天理”,能最大程度的认识“天理”,才能指导我们在生活中有正确的思维和言行,生命的过程才能更如愿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