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伟大的一生:儿子1988年授中将,孙子是家喻户晓的大导演
前言
1996年,电影《红樱桃》在第1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中获得最佳故事片,这部以二战作为时代背景的电影,讲述了从延安去到苏联学习的少年在那里的所见所闻,平静而深刻第向我们展现了反法西斯战争给那个年代的人所烙下的印记。
这是一部视角独特、充满人文主义关怀的非典型战争电影,导演叶大鹰也因此获得了当年金鸡奖最佳导演提名,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会被两位主角楚楚和罗小蛮的经历所打动,感叹这两个孩子在面对战争时内心所经历的挣扎。
而叶大鹰之所以能够拍出这样一部刻画细腻的电影,其实也和他自身的故事分不开,这位出身军人家庭的导演的爷爷,正是赫赫有名的中国解放军创始人叶挺。
革命的心愿
叶挺,原名叶为询,1896年出生在广东。根据考证,叶挺祖上并不是广东本地人,而是从河南迁居,很多年后才来到沿海地区。
当时的广东地区已经和海外建立起了规模化的农产品贸易,特别是水果,所以在省内逐渐发展出了种植园的模式,本地的贫农和一些外地人就靠给种植园园主做工来勉强维持生计,叶挺的父亲就是其中的一员。
叶挺经常跟着父亲去给人家做农活,清贫的生活没有在他的身上留下太多消极的东西,总的来说,还是一个精力十足非常开朗的孩子。
1911年,当时的同盟会获得了很大发展,多次在广州地区发动了起义,在与清军的谈判破裂后,孙中山带领自己手下的革命党人再次发动了起义,以争取全国的响应,这次起义的地点在广州黄花岗,所以又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这时的叶挺已经是血气方刚的15岁学生,看到这样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心中备受鼓舞,于是在学校里带头响应,也学习革命军一样把自己辫子剪掉,但是他没有得到同学的支持,反而因为这件事被开除了。
十八岁的时候,叶挺去了湖北,在那里的一所陆军学校里开始了军事学习,并且凭借优秀的学习成绩被顺利保送到了陆军军官学校。
此时的中国社会正在经受一场思想革命的洗礼,新的观念、学说在各个地区的学校里受到新青年的追捧,他们希望从中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道路,来指导民族复兴,叶挺也不例外,他甚至还给《新青年》杂志写了长信,表达自己救国救民的愿望。
辛亥革命之后不久,他经人介绍,加入了国民党。
建立新四军
在国民党军中任职期间,叶挺先后参与了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并因优秀的军事表现而不断得到提拔,到1927年北伐战争进入后期的时候,叶挺已经兼任了师长和军长职务。
这一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因为国民党方面的不配合最终破裂,叶挺选择了加入共产党方面,并跟随周恩来、朱德等人一起组织了著名的武昌起义。
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国共第二次统一战线建立,叶挺再也没有为国民党方面做过事,即便他曾经多次在党内工作中遇到不顺,蒋介石也多次向他递出橄榄枝,但他依然坚持立场,不为所动。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周恩来与大将陈诚商议,决定组建一支新的革命队伍,全称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并由叶挺出任军长。
在经历了筹备、组建、整编等一系列工作,克服了接连不断的状况之后,新四军终于建立起来,并在和周恩来的共同协商下,定下了这支军队的作战方针。
新四军在叶挺的带领下成为了一支作战能力优秀的队伍,很快在整个抗日部队中脱颖而出,成为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1941年,这支军队在国共内战中被蒋介石指认为叛军,叶挺也在一次突围战中被国民党俘虏,并囚禁在了湖北恩施。六年后,受尽牢狱之苦的叶挺才终于得到解救,并再次加入中共,重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结语
1946年4月,就在叶挺重获自由刚满一个月的时候,他乘坐的由重庆飞往延安的飞机在山西黑茶山附近发生了坠毁,车上全部机组人员和乘客都在这场事故中丧生。
在新中国的授衔仪式上,聂荣臻曾经这样说道,如果叶挺还在,他也一定会获得元帅军衔。
也许是上天也想把这个遗憾弥补上,他的儿子叶正明在1988年被中国军队授予了中将称号,也算是继承了叶挺的衣钵,给他坎坷却不凡的军旅生涯做了一个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