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赵丁:老翁忆旧6——​ 稷子

稷子

俗话说的“黍稷”不是指一种农作物,它是指黍子和稷子两种农作物。这两种作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形象极其相似。都是夏播作物,生长期短,可以在麦收后的地里播种,不宜春播。所以才有“稙黍(稷)晚麦,不收莫怪。” 的农谚。从小苗期到抽穗前,很难分清哪是黍子哪是稷子,就是很有经验的老农,也难以辨别。黍子果穗上的果枝较短,籽粒较紧密,籽粒的壳呈淡黄色。稷子果穗上的果枝较长,籽粒比较松散,籽粒的壳呈淡绿色。

稷子是小杂粮,不是主食品种,所以就是耕地多的农户,也较少有大面积种植者。有时候种成大垅田,就是种一耧(三垅)黍稷,种一耧绿豆相间隔。绿豆和黍稷会同时收割。据说在无霜期短的地方,一年只种一季黍稷,叫糜子。

稷子的果穗脱粒后,有一项特殊的用途,就是可以缚扫炕和扫屋里地的笤帚。稷子的小果枝长,且很柔韧,适宜缚笤帚。因为种植者少,所以每逢割稷子时,村中的妇女领着孩子拿着簸箕到场里去捋笤帚,场景非常热闹。

搬一捆割下的稷子,蹲下身子或坐在地上,左手抓住一颗稷子果穗的茎部,右手从此向下捋去两个叶片,到一尺多点为止。这样一颗一颗的捋,直到捋完所有割下的稷子。场里备有铡刀,铡掉没有捋的部分。剩下的工序还有三步。

第一步,摔笤帚。就是把果穗上的稷籽粒摔下来。这是个技术活,既要把籽粒摔下来,又要使果枝不致折断。

第二步,刮掉剩余的籽粒,稷子穗上的籽粒是摔不完的,会留下零星的少量籽粒,必须把它完全刮下来。如果刮不净,缚成笤帚后,老鼠偷吃稷子粒时会把笤帚咬坏。刮时用腿或脚固定住簸箕,使簸箕舌向上,左手持一小把稷子果穗按在簸箕舌上,同时右手紧紧按住果穗的茎部,此时右手用力要适当,太大可使果枝折断,过小不能刮下剩余的籽粒,左手用力拉果穗,几次刮过之后,果穗上没有残留的籽粒了,再换下一小把。

第三步,把刮干净的果穗绑成鸡蛋粗细的小把。点清有多少把,因为5小把可以缚一个笤帚。

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包袱,包好“战利品”,高高兴兴地扛回家,在晴天的日子,一把一把地搭在房檐上或窗台上晒干后保存,绝不可使受雨淋和潮湿而霉变。

稷子收获后的日子里,不时会有缚笤帚的工匠下村来缚笤帚。此时可拿出晒干的稷子果穗来缚笤帚。那时候几乎每家都使用稷子果穗缚的笤帚。果枝密度大、柔韧、耐用。无论是扫地、扫炕,都扫得很干净。

现在稷子种得少了,缚笤帚的工匠也很少见下村来缚笤帚了。人们开始到集市上去买用一种野草或是高粱果穗缚的笤帚,用起来不如稷子果穗缚的笤帚好用,但也无奈。

谷子脱皮后叫小米,黍子脱皮后叫黄米,稷子脱皮后叫稷米。稷米在清水中涝一遍,轧成湿米面,可以做一种特殊食品。这种食品,在过年的时候,几乎是赵县人家家必备的食品,已成为一种习俗。这种食品有个雅名,叫煎饼,或叫饼折。我介绍一下它的做法:

准备工作:将湿米面用开水泼后,搅拌成糊状,晾低温度后加入酵子。待发酵后,即可开始摊煎饼。

工具:摊煎饼有专用的煎饼锅,煎饼锅中央向上突起,四周有浅槽,边沿上翘与突起平,煎饼锅有铁盖,盖上有提纽,提纽上绑布条,便于用手提起、放下时不烫手。还有刷油的刷子,铲煎饼的铲子,舀面糊的勺子。

操作:

支锅。在两块土坯上放两根水车轴(铁棍也可),水车轴上放两个煎饼锅。

备柴。用易燃易灭的柴禾,便于控制火势。一般用炊帚糜儿(碾轧脱粒后的高粱穗)、谷挠(碾轧脱粒后的谷穗)、黍稷秸、芝麻秸等。

摊饼。将煎饼锅加热后,抹油,用勺舀一勺面糊倒在煎饼锅上,加盖。在另一个煎饼锅上倒面糊。稍等,掀开前一个锅盖,用铁铲将已熟的煎饼对折取出,这也是叫饼折的缘由。再倒面糊后,取出另一个煎饼。如此反复操作,若是熟手,一人可使用三个煎饼锅。

有时可在煎饼上加馅。馅一般是白菜、豆腐和碎粉条。

刚摊出的热煎饼最好吃。我小时候就在摊煎饼处等着吃摊出的第一个煎饼。

稷子面还有另一种做法,不摊煎饼,蒸发糕。做法很简单,把发好的面糊,摊在笼屉上,上锅大火蒸熟,出锅时用刀拉成巴掌大的方块。俗称米面卷子。有时候也用小米面做。

过去,生活水平低,过白事时也很少吃白面馍馍。在停灵期间,撺掇的、陪灵的,吃的饭是米面卷子杂面汤。只有出殡那天的中午饭才吃白面馍馍,多数还是把亲友送的祭品大卷切成三段,上笼再蒸热。所以在熟人间相互调侃的笑料中常有的一句话,好说:“什么时候叫吃你的米面卷子杂面汤呢?”

稷子还可以给小孩子作枕头。枕头里装稷子,光滑易流动,不硌头脸。枕上舒适,特别是夏天,孩子枕上稷子枕头,滑软、清爽,能舒服地睡觉。

贺赵丁:十四个坚持
贺赵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诗12首
贺赵丁:抗震救灾颂歌
贺赵丁:五四有感
贺赵丁:回忆文化大革命贺赵丁:牢记历史发愤图强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而作贺赵丁:学习党史笔记 (一)贺赵丁:学习党史笔记 (二)
贺赵丁:学习党史笔记 (三)
贺赵丁:学习党史笔记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贺赵丁:学习党史笔记(六)——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曲折发展贺赵丁:学习党史笔记九
贺赵丁:学习党史笔记十
贺赵丁:老翁忆旧——谷子
贺赵丁:老翁忆旧2——麦子
贺赵丁:老翁忆旧3—— 高粱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贺赵丁:老翁忆旧4—— 玉米的故事

作者简介  贺赵丁,赵县肖庄人,一生在本县从事教育工作。当过初小、高小、初中、高中教师。任过中学校长、乡镇总校长。受到国家教委、计委、财政部、劳动部、省委、省府、地委、行署、县委和县府的多次奖劢。1991年离休。离休后,爱写些短文。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0)

相关推荐

  • 不用和面揉面,这样的早餐饼拌拌面糊就能烙,清香软嫩,多吃也不腻

    要说这香椿,可是咱爱吃的春季小菜.香椿口感鲜嫩,香味独特,用它裹上面糊油炸,和豆腐一起凉拌,或者和鸡蛋一起煎成蛋饼,都非常美味.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道选自<家常主食分步详解>一书中的--香椿 ...

  • 黍米之乡——繁峙的黍米文化

    黍米之乡--繁峙的黍米文化 齐大春 一 十月九日,文友王永胜在我们文学爱好者群里发了一个链接,我打开一看原来是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下发的一份2021年第3号红头文件.文件是发给忻州市繁峙县人民政府的,主要 ...

  • 贺赵丁:老翁忆旧——谷子

    <老翁忆旧>:我回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赵县的农耕状况,计划写几篇短文以记之.今天首第一篇<谷子>. 1.谷子 谷子是五谷之首,在我国种植已久,这从一些物候中可以证明.二十四 ...

  • 贺赵丁:老翁忆旧2——麦子

    2.小  麦 小麦对谷子玉米等而言,俗称细粮,在六七十年前的农村,属高级粮食,用它加工成面粉(俗称白面)后,可做成各种各样的熟食,多成为商品,非一般人能常享用. 小麦在赵县种植已久,何时引入赵县,我不 ...

  • 贺赵丁:老翁忆旧3——​ 高粱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高粱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高粱的粱字,现代汉语辞典注:谷子优良品种的统称.可见高粱是优中之优的粮食品种.赵县人把高粱面叫蜀黍面,所以高粱又叫蜀黍.高粱在赵县种植已久,这可以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广泛 ...

  • 贺赵丁:老翁忆旧4——​ 玉米的故事

    玉米的故事 玉米,亦称玉蜀黍,我们这里的农民根据其果穗形状,叫它棒子.玉米的种植是何时引入赵县,我不知道. 玉米在引进赵县之初是春播,因不是当地农民的主食,种植者少,只在小户农家少量种植,做为&quo ...

  • 贺赵丁:老翁忆旧5——​ 黍子与民俗

    黍子与民俗 黍子在我县种植已久,它是小杂粮,不做主食用.通常只说"黍稷",其实黍和稷是两种不同的农作物,它们的生长习性.植株外貌极其相似,在幼苗期很难分清.但它们的品质风味迥然不同 ...

  • 贺赵丁:老翁忆旧7——​ 荞麦

    荞麦 先说个与荞麦有关的小故事: 从前,在农村有个殷实的小疙瘩户,也就是后来说的富裕中农.户主想让自己的儿子上学,学文化.学技术,好弄个一官半职,来光宗耀祖改换门庭.于是就把孩子送进县城的小学,从小学 ...

  • 贺赵丁:老翁忆旧8——​ 红薯

    红薯 红薯不是我国原产,何时何人从何地传入我国,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我在这里不谈,有兴趣者,可去查资料. 红薯在我们这里为什么都叫山药,我也没有寻根问底.我想是:因为在我国种植已久 ...

  • 贺赵丁:老翁忆旧9——​ 豇豆和绿豆

    9.豇豆和绿豆 豇豆.从表皮的颜色来分,有红豇豆.白豇豆和花豇豆之分.从生长形态上分,有串蔓的和不串蔓(挑秆)之分.多与谷子.玉米混种,俗称"带",如谷子地里带豆,棉花地里带芝麻等 ...

  • 贺赵丁:老翁忆旧10——​ 豌豆和大麦

    10.豌豆和大麦 为什么把豌豆和大麦想提并论呢?因为它们的播种期和收获期相同之故.农谚云:"春分顶凌种豌豆大麦." 春分时节,还在有霜期,夜晚还上冻,有小水坑,还会结薄冰,俗称&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