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课堂】解剖学学科发展-传统的解剖学仍大有可为

解剖学的诞生

人类诞生以后,为了生存而寻找食物。最初的解剖知识是从狩猎中获取,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有了宗教礼法,有了疾病,人们开始有目的地屠宰动物和解剖诊疗,具有了解剖行为,积累了解剖知识,最后用文字记录下来,经过不断改进、修正、完善,诞生了解剖学。

解剖学学科史

Career In Business

翻开解剖学学科史就会发现,“以人名命名的解剖学名词”几乎没有以国人命名的,实验技术也不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每次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虽有解剖学的影子,遗憾的是没有大陆中国人的名字。这个现实需要我们认真反思。

尽管中文“解剖”一词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但在中国的知识结构中却没有“人体解剖学”学科。解剖学是近代传入中国的西方科学知识。

鸦片战争时期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为推行殖民主义政策,开辟国外市场,把触角伸向世界各地,医学成为文化侵略的重要工具。在这种背景下,一些传教士相伴来华,创办医院,开设学堂。同时,一批留学精英陆续回国。外国传教士来华和留学人员归国带来了解剖学知识,催生了中国近代解剖学。

解剖学成为独立学科

自1850年起,教会医院陆续设医学班,教授解剖学等知识,利用医院尸体检验的机会给学生讲解解剖学,更多的是利用从欧洲购置的人体挂图和人体模型进行教学。1894年中国第一所官办的医学院校-北洋医学堂成立,宣告解剖学在中国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912年教育部颁布医学专门学校章程,规定学生所修学科包括: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解剖学实习等。从这时起,中国大学中的解剖学科步入正轨。1927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审定,科学名词审查委员会决定将英文“Anatomy”和拉丁文“Anatomia”译为“解剖学”。事实上,译著中的英文“Anatomy”在西方古代医学中并不是一门学问,而是一门技巧与技术。这与中医文献中“解剖”的意思完全一致。当西方解剖学开始传入中国时,最早用“人身”“格体”,后来用“全体”解释“Anatomy”。

新中国成立初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根本无法满足当时国家的需要,以苏联为“样板”进行改革。“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坏,学科建设无从谈起。“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学校开始走向正轨、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不断改革、开展科学研究并进行学科建设。加强了解剖学等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促进了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各个医学院校争创双一流院校和学科,提高了学校的整体教学与科研实力,解剖学科科学研究平台得到了很大提升。

解剖学仍大有作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体解剖学的概念已远远超出了原有的范畴,由此而派生出一些分支学科,形成庞大的学科群。

20世纪末,多种新技术的应用,使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层次由整体、器官、组织和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极大地推动了各亚学科的大发展、大分化。近10年来,围绕国家需求,面向学科前沿和热点,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加强学科交叉和融合,产生了发育生物学和再生医学等,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腔镜外科的出现,为解剖学学者带来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科研选题。社会在进步、人类在发展、环境在改变、疾病在进化,加之寿命的延长,疾病表现出新的特点,特别是个性化医疗和精准医疗给形态学研究提出了新课题。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的知识经济时代,解剖学的研究也随之进入了纳米、分子和基因水平,数字解剖学(digital anatomy)、分子解剖学(molecular anatomy)和基因解剖学(gene anatomy)、动态解剖学(dynamic anatomy)等分支亚学科应运而生,解剖学领域不断涌现出新的学科增长点和发展方向,生命科学的研究也不再局限于微观的深入,开始注重宏观的回归和整合。这些新问题都需要解剖学工作者予以科学回答。

展望

最后,希望更多能人志士可以加入到解剖学的研究队伍中,让我们共同迎接解剖学那“柳暗花明”“古树开花”的美好明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