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向东出任华夏幸福CEO不是副董事长,有3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等待答案
艳姐说
尘埃落定,一个在地产圈传了4个月的消息终于尘埃落定。
2月19日,在华润置地公告吴向东离任一周后,华夏幸福正式发布公告,任命吴向东为公司CEO暨总裁。
早在去年十月份,就有业内人士透露吴向东将加盟华夏幸福,内部会议文件也有流出。大家在等的,不过是这最终的一纸公告。
表面来看,这就是一个职业经理人跳槽的故事,而地产圈却把这件事情无限放大,在行业内掀起了几波高潮,背后的逻辑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大家关心的是,华夏幸福接下来会如何发展?原有高管团队会不会发生变动?是继续现有的业务模式还是开展新业务?
针对这些问题,艳姐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
先吴向东一步,华润置地前CFO俞建于去年12月4日加盟华夏幸福,担任联席总裁,分管华夏幸福财务及融资等业务。
这对华润置地的老搭档先后“空降”后,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是,华夏幸福原有的团队如何变动?
据地产人言目前掌握的信息,未来华夏幸福将会实行“北京+深圳”,南北双总部的运营模式。
所以,不存在老团队被弱化的问题。
也有人会担心,“双总部”的运营模式会不会让华夏幸福变成两个公司?
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新老业务的总部在地理划分上有所区别,但还是一个协调合作的关系。新业务的发展依托于华夏幸福这个平台,很多新业务也无法脱离产业新城这个阵地。
从华夏幸福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安排也是比较合理的。一方面,环京受限,进行全国复制是必然选择;另一方面,“双总部”既可以享受到新高管团队带来的新利好,又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新老团队在磨合过程中产生问题。
至于具体的人事安排上,目前来看是维稳的。
目前来看,平安入股后,华夏幸福的人事变动更多体现在董事会层面。
一是,来自平安的孟森和王威加入了华夏幸福的董事会,至此,平安在华夏幸福董事会占据了两个席位;
二是,华夏幸福元老级董事胡学文,“因个人原因”离开了华夏幸福的董事会。
三是,最新公告中,郭绍增因个人原因辞任董事,华夏控股提名吴向东为董事候选人。
现年51岁的吴向东被视为华润置地的灵魂人物,1993年加入华润集团,2005年加入华润置地,是华润发展壮大的重要推手。
即便不考虑这25年的任职感情,相较于华润的央企身份以及稳健的运营能力,华夏幸福似乎也并不占优势。
那么,吴向东为什么要放弃体面的央企高位,转身投向华夏幸福?
事实上,吴向东选择离开并非无迹可寻。
在2014年华润集团原董事长宋林贪腐案爆发之后,吴向东“以个人理由”辞任华润置地董事会主席。
2015年,从宋林案脱身的吴向东重新回归华润置地,但此后极少在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人事纷扰的起落沉浮,体制内难以改变的问题,我们把这些串起来,可能会拼接出吴向东选择离开华润的原因。
至于为什么选择华夏幸福,有业内人士透露说,吴向东受邀加盟,是他熟悉的深圳市场,这给吴向东带来过高光时刻。
还有一个比较俗气的猜测。
地产人言早前做过一篇《50家房企674位高管薪酬全曝光,39家房企高管薪酬总额上涨》,国有房企和民营房企相比,薪酬差距明显。华夏幸福为了吸纳人才,在薪资给予上更是慷慨,八险一金和高于行业两三倍的薪水令不少人才趋之若鹜。
虽然对吴向东这个级别的职业经理人来说,早已实现财务自由,钱并不是吸引他的主要因素,但可观的薪酬也是肯定其自身价值的一种方式。
那么,在央企工作了25年的吴向东,能否能适应华夏幸福的民营风格呢?
艳姐倒不是很担心这个问题,因为华夏幸福内部的风格本来就很多样,比如创业班底、做产业新城的、做孔雀城的,风格都不太一样,华夏幸福里还有不少来自于房地产行业外的人员,像是银行的、政府的,大家相处得都还不错。
而且,吴向东虽出身央企,但在做事风格上并不保守。他曾经提出了华润冲击1000亿的目标,也有远见,敢于创新和冲破阻碍,被称作是“激进派”,所以应该能适应华夏幸福的节奏。
后台有不少人问:吴向东以商业运营见长,而华夏幸福以产业新城见长,两者能否兼容?
的确,吴向东在业内被看作是华润置地商业地产崛起的主要推动者,也是他一手缔造了商业地产品牌“华润万象城”。
2002年,华润第一次做商业地产,吴向东操刀的深圳万象城在一片质疑声和反对声中一炮而红,无论是出租率、营业额、回报率等,都如期或超额完成预期目标,该模式也在全国推广,成为华润置地的金字招牌。
负责深圳业务期间,他又为华润拿下了深圳湾体育馆、大冲旧改等项目。直到今天,这些项目依然是华润重要的收入来源,而且抗周期能力很强。
除此之外,有媒体报道称,吴向东在担任董事长之初,大力推动内部改革,调整城市公司,划分六大区域,加强总部管控。华润置地坚持布局一线城市以及强二线城市的发展策略也有他的烙印。
由此可见,除了在商业地产方面有丰富的实操经验和资源储备,吴向东在企业管理上也有独特的视角和理念,这正是当下的华夏幸福所需要的。
一方面,华夏幸福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产业新城的异地复制,其后端复杂的运营管理,对华夏幸福的商业运营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康养、长租等新业务也会涉及繁杂的商业运营,这正是吴向东最擅长的。
再来说俞建。
俞建是一位融资高手。据媒体报道,他今年给华润发债100亿,融资成本是房企最低,个人能力不容小觑。
俞建的加入,有利于提高华夏幸福长期以来在资本方面的短板,既能解决华夏幸福的“输血”问题,也能看到“造血”的可期。
而且,康养、长租公寓这些新业务不仅前期投入巨大,而且需要长期持有,对资金的要求很高。俞建在融资财务上的能力,或许是华夏幸福的最佳选择。
由此也可以看出,虽然华夏幸福为了长远的发展考虑,正在通过“瘦身”、裁员来优化组织结构、解决人员臃肿的问题,但人才依然是华夏幸福的重点,王文学也很清楚自己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迎来吴向东和俞建,我们都替华夏幸福和平安放心。
有了财力雄厚的平安入股,叠加吴向东和俞建的“双引擎”,华夏幸福未来应该能够更好的从开发优化到运营层面。我们也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华夏幸福,尤其是其在财务资金方面的能力。
当然,随着吴向东和俞建的加入,王文学未来可能要试着适应新的高管和团队,以后或不能“一言堂”了。
这场人事变动,改变的不仅仅是两位职业经理人的职业轨迹,也不只是全新的业务。在平安的加持下,华夏幸福或许在谋一个更大局,未来也或将有更大的发展。
而关于吴向东和俞建,在选择民营房企华夏幸福作为职业生涯的下一站之后,是否会有新的职业突破?我们拭目以待。
主编:张艳
责编:达令周、耿牧风
以上感谢“地产人言交流群”的小伙伴提供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