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 盒马鲜生跨过中间环节要做50%的自有商品,他的底气在哪里?
近日,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盒马鲜生CEO侯毅在盒马的零供大会上,发表了盒马鲜生零供关系发展的未来判断。侯毅的观点在零售界、快消品界引发了诸多热议。热议的核心围绕两点:第一,取消进场费、促销费、新品费,等一切乱七八糟的渠道费,探索新零供关系;第二,推出50%的自有商品。
不少业内人士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当下的零供关系现状,想要改变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取消一切费用的背后,只是将后台毛利转为前台毛利而已,其实本质上没有变。事实是否真的如此?50%的自有商品真的能够实现吗?
我们分析一下背后的逻辑,看是否能够成立?
买手制是什么鬼?
侯毅在大会上讲述了传统零供关系的弊病之后,说了这么一段:
盒马将全面采用买手制,生鲜已经全面实现了,接下来推动标品团队全面买手制,当然很难,因为现在的供货渠道超牛,品牌为先,我们要让三分,但是要去改变这个事情。我们坚持鲜度第一,买手制逐步推广到标品,这是今天讲新零供关系的核心,因为我们采用了买断制。腐败这个零售业阴魂不散、解决不了的问题,我相信在我们手上能逐步得到解决。
在解释之前,先科普一下“买手制”概念:买手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其起源是由于大部分设计学院的学生并没有被作为设计师录用,于是这些人到百货公司兜售自己的技能,说“我来帮你买货吧”。这批人作为设计师的助理,帮助设计师衔接设计和市场,慢慢延伸出买手的趋势。
所以买手制与传统连锁零售业的采购员职能不一样。采购员的任务一般是依照已有的采购计划进行采购,属于单纯的执行层。采购员关注的核心问题仅仅只是产品的质量、品牌、价格、交货、日期、物流等问题,同时,采购员的采买往往是大批量的,可用于直接的销售。
而买手除了以上工作之外,买手的工作重点是放在对市场、消费者甚至周边商圈的调研,掌握消费需求后进行分析判断,确定商品的生产、研发、设计、定价以及后期的企业等,围绕消费者需求定制商品、并设定商品的动销方案。
严格意义上说,买手逻辑颠覆了过往的采销逻辑。对买手的唯一考核标准是消费者对商品的接受度,买手需要商品的全销售过程负责。卖不掉的货,不是供货商的问题,也不生产商的责任,考核的对象只有买手。
因为买手制,所以有了取消渠道费的底气
在过去,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是博弈的关系,因为有博弈,有矛盾,再加上总部到地方的链条层级过长,为了调和矛盾,推进商品的销售,所以过程中容易滋生腐败,长年累月,“莫名其妙”地衍生出了官方约定的进场费、促销费、新品费……
买手制的逻辑是将采销一体,责任归于买手,因此商品的控制权完全掌控在了零售商手中,这当然也意味着承担着更大地售卖风险。
当然其中益处也很明显,买手制能够将过往复杂的零供关系变得更简单、单纯。关系变得单一,买手制的效率也能够得到很好地解决。上游供应商专心做好商品,回归“制造业”,研发产品、创新产品;买手围绕消费者的消费特征,专注选品,单纯的零供关系,提高了效率,减少中间环节因为博弈、矛盾带来的耗时耗力。
事实上,在国内,买手制早期也应用在服装行业,但是服装行业的买手关键是对时尚流行趋势的把握,更倾向于衣服款式的选择。快消品、生鲜的买手则更倾向于从原材料到商品的整个过程。
改变传统零供关系确实是挺难的一件事,因为没有借鉴的途径,国外的成功经验难以完全复制到国内,但不可否认的是,逻辑成立的正确性。
50%的自有品牌底气在哪里?
50%的自有品牌,生鲜品类是容易成立的,因为过去本身就没有形成品牌,只要做好品控就可以,但对于品牌集中度非常高的标品能成立吗?
首先理解作为商品的上游生产商,做品牌的目的是什么:第一,溢价,提高企业盈利水平;第二,品牌符号能解决消费者的信任机制问题。看到这个名字,看到这个符号,消费者就能确认这商品是值得信赖的,有保障的,选这款商品不会犯错。
目的是两个,但核心关键点是信任机制的建立,品牌建立的信任背书,减少消费者对商品的质疑,同时随着消费群体的总量扩大,自然也就带来了盈利。
盒马建立自有商品的逻辑是:“你不需要再通过建立品牌来获取消费者的信任了,盒马就是品牌,消费者只要在盒马买的东西,都能确保是好东西”,渠道控品,将信任品牌转嫁给了信任渠道(盒马)。
这只是其中一点,除此之外,谁来陪你玩这件事呢。
所以我们就能看到阿里对上游的战略合作、战略投资,比如2017年12月21日,阿里系资金入股恒天然供应商纽仕兰新云。另外,在零供大会上侯毅也说,“我们已经具备了全球的采购能力,全球的供应商已经跟我们建立战略合作……”
当然,只有上游陪你玩还不行,如果单纯只是盒马这64家(截止目前),或者以后的数百家店也是难以支撑其综合的运营成本,但可别忘了还有背后阿里系的大润发、天猫小店、飞牛便利、联华超市、苏宁……
严格意义上说,盒马只是排头兵,试验田,当自有商品在盒马沉淀、验证成功之后,复制阿里系的零售版图,就能够在规模效应下解决成本问题。
显然若是沿着这样的逻辑,这无疑会对未来的品牌商产生深远影响:第一,品牌名字的本身越来越不重要;第二,过去信奉的“渠道为王”越来越不重要;第三,对品牌商的产品研发、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结来说,在消费升级的大浪潮下,消费者对品质消费的能力和意愿日益凸显,这给盒马的50%自有商品战略提供了丰富的土壤;阿里通过收购或者投资的方式战略合作上游供应商,为商品的品质提供了基础保障;买手制,又为商品的落地提供监管的过程,让零供关系变得单一;最后,盒马作为渠道品牌,为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提供了信任背书。
未来已来,虽然路途坎坷,但不用怀疑,方向正确,盒马要的只是需要时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