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挖响石/务宗贤

看了一档电视节目《中国地理探奇--神秘响石》之后,便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决心去挖几块响石。

2017年农历正月十二那天,年味尚浓,顾不得欣赏走街穿村的舞狮子踩高跷演出,偕爱人、弟弟三人驱车十多公里,来到舞钢市尹集镇九头崖风景区千峰山下,把车停在山脚下的农家乐停车场,我把铁锨、钢镐、钢钎用化肥袋子卷了背在肩上,弟弟也背了一把头,手里拿着锤子,爱人则背着吃的喝的,我们三人如同出征的将士,雄赳赳气昂昂,就要踏上探宝之旅,这时,农家乐老板却给我们泼了冷水,他说:从这里进山,光是沿着这条峡谷走就得十多里,峡谷尽头是悬崖峭壁,没有正儿八经的路,你们上不去山,即使到了也精疲力尽,哪有力气刨响石?我说道:天都峰、日月山都曾被我们踩在脚下,还怕这个千峰山?老板嗤笑说:名气大的旅游景点都修有栈道台阶,登上去没什么稀奇,咱们这个景区中心地段修的还可以,你们要去的千峰山还没开发。正说着,一个羊倌甩着羊鞭从山下来,对我们说:上去也刨不到了,从85年发现有响石到现在几十年了,有响石的地方都刨了个遍,前几天有寺坡的奇石馆长领着几个外地人来刨,一个都没挖到,几个外地人不死心,在坡上捡了几个烂的拿回家玩儿,我劝你们还是死了心吧。听了羊倌的话,我很受打击,爱人却给我打气儿,她说:不去看看心不静,不去挖挖怎么知道有没有?弟弟也说,既然来了,总不能半途而废吧。我们在峡谷里穿行,沿山溪逆流而上,循时断时续依稀可辨的前人足迹,迤逦而上,真是脚踩顽石腿蹚荆棘,累了就歇会儿,在小溪里洗把脸,渴了,就喝几口山泉,吃点食物,历经两个小时,终于到达小溪尽头,那是一泓巨镜般的山泉,泉水清澈,底部石子粒粒可辨,休息片刻,便开始爬山。我一手扶着肩上的工具,一手攀缘,身体前倾,有时几近亲吻到岩石,不知什么时候,阴风呼啸,吹跑衣服里的热汗,山脊陡峭风大,不敢怠慢,顾不得欣赏周边奇石怪木,一口气越过山脊,到了一个高台之上,举目四望,千峰在南,从东北向西南雁行排开,峰头连绵,高低错落,虽未必有千峰之多,但数了几次都未能得出大确数,倒也不枉此名。脚下便是清一色的泥岩,一片一片紧密地叠加着,如果把一片片泥岩比作一页面书纸的话,那么这里就是一本大自然馈赠的无字天书,它记录着亿万年的沧桑变迁,古海洋、古冰川、古火山等地质运动都镌刻下神秘痕迹。舞钢响石其实也是地质化石一般的存在。

就是这里了,这里有响石。爱人最先发现一处缓坡上散落有响石残块,我跑过去看到,在她面前遗弃有好多残破的响石,大多呈匣子状,颜色有黑、有褐、有黄,形状有方有圆,大点像盆、像碗,像烟灰缸,小一点的如火柴盒,如鸭蛋,爱人说可以栽多肉,我说可以打磨成酒杯。弟弟说,我们先挖吧,真挖不到品相完整的再拾漏。我们鼓起劲来,在遗弃残破响石的附近又是刨又是铲,但本应致密坚实的泥岩似乎成了戈壁沙漠,都是挖过的!我们就顺着挖过的地方向前追挖,终于挖到了边缘地带,这里有一个深坑,我们二人把大坑里面的碎石全部清理出去,奇迹在这一刻出现了,到膝盖深的坑底部有一个碗口大的响石,它通体褐红色,像极了一只趴着的乌龟,我内心异常激动,为了不破坏响石的完整性,我们开始扩大坑口,把原来只有水桶粗细的坑扩大到蒸馍锅大小,我们先用大锤、钢钎撬开裂缝,再用铁镐、头一层层刨开,再用铁锨把破碎的岩块铲出来,现在说起来似乎容易,但当时的艰辛只有亲历才能体悟得到。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汗水滴下都顾不得擦拭,只有流入眼里火辣辣地疼时才不得不停下来抹一把儿汗水,手上早已打了血泡,破裂了,沾上汗水,刺痛,用纸巾吸干,继续干,总算开凿成功,下一步就是深挖起响石了。爱人建议我们先休息休息吃点东西,等攒足劲了再干。我也确实累得浑身酸软无力,顺势躺在石滩上,闭着眼,意识里掀开一幕幕壮阔的画面:海浪起伏、海底上升、火山喷发、岩浆横流、烘烤淤泥、造山隆起……休息够了接着干,我们就像是考古工作者一样,小心翼翼地从响石四周向下挖起,就像是蚂蚁啃骨头一样一点点一片片地清除,直到这块响石整体突出在坑底,我才敢轻轻地掏挖响石底部的岩石,一点一点儿,终于挖成了蘑菇状的成柱,摘取胜利果实的时机成熟了,我双手小心翼翼地抱起整体响石,前后左右地摇晃,响石松动了,脱离了支撑它的岩石,我缓缓搬起,从石坑里取出,放置在袋子上,啊,真是响石!只见它器形完整、漂亮,外壳色泽鲜艳,呈褐红色,通体石质坚硬,没有裂纹,形似巨大的荷包蛋。爱人兴奋地催问响不响,我便双手抱起用力摇动,隐约听到沉闷的响声:咚、咚、咚。但并不真切,我怀疑是幻听,正在心神不定之时,忽然我想起来节目中的地质专家说刚挖出的响石要晒一晒、风吹一吹,等干燥了再震动一下才会响的介绍,就立即按照电视节目上专家讲的,我们便将响石放置在岩石上晾晒,趁着这个机会,我们又去开挖,费了很大的功夫,但再无所获。没有办法,就去以前人家废弃的响石残骸堆里寻找,期望捡漏,这是很有可能的,因为才挖掘出的响石,摇不响,往往怀疑不是响石,顺手就扔了,这其中必然外壳和内核分离困难的,即使当时在地上嗑一嗑,或用木制工具击一击,帮助分离,也不一定会响,只有历经风吹日晒雨淋,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之下,内核与外壳才慢慢分离,留出空腔,摇动起来才会响。抱着幻想,捡起一个,在耳边摇动,不响,丢弃,再捡,再摇动,再丢弃,如此循环,但运气似乎已经用尽,终究没有摇到一块响石。现在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挖出来的那块响石上了。看看时间晾晒有两个多小时了,应该差不多了,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再一次抱起那块响石,就在胸前用力摇动,不响,转一转角度,再摇动,还不响,我头上汗下来了,心里很紧张,难道费劲挖出的是一块废石?我不甘心地放下响石,翻过来,在碎石堆上磕几下,然后抱起再揺,“咚、咚”响了,我兴奋起来,大声喊道:你们听到响声了吗?二人异口同声地说:听到了。我又使出浑身力气摇动起来,更响了,咚、咚、咚的声音类似击鼓,这说明内核是舌头状的硬核,属于上等的石胆响石。据电视节目中专家介绍说,如果内核成块状的(有舌头状、椭圆等),摇动时会发出“咚咚”的响声,内核成碎块状的为“哗啦”声,成碎末状的为“沙沙”声,这几类通称为固体响石;壳内是水的,摇动时能听到“哗哗”的水响声,这叫水胆响石,最为稀有珍贵。如今挖到一枚质地坚硬、外形奇特、颜色鲜艳的石胆响石,实在是老天赏赐。不,不是老天的赏赐,是大自然的馈赠,是我们排除干扰,坚定信心,用双手挖出来的。看着响石,我很自豪,大自然处处有宝藏,就看你有没有一双慧眼,有没有一双能劳动的手,有没有一个创造奇迹的梦想。

日降西山,鸟雀归鸣。弟弟收拾起工具,我背起响石,一行三人匆匆下山。到了停车场,老板根本不信我们挖到响石,我也懒得多说,便道了别,驾车而去。虽然只挖一块响石,但我觉得收获颇丰。

作 者 简 介

务宗贤,舞钢市尚店镇教师,文学爱好者。








(0)

相关推荐